二百万人大游行、大埔连侬隧道、理大围城,2019年发生的种种事情,无论是悲是喜,都标志著这一代香港人的集体记忆。其中散落各区的连侬墙,更是不少港人亲身参与的历史见证。在反送中运动期间,港人摄影师Grogu曾与其他摄影同行纪录了无数个抗争时刻,当中更走访各区,为近百幅连侬墙拍下影像纪录,试图保存香港民主抗争重要一页。
「连侬墙」的概念始于1980年代的捷克,当时捷克人民在首都布拉格的修道院大广场的一面墙上,透过各式涂鸦表达对共产主义政体的不满,以和平的抗争手段表达对民主自由的渴望。香港的连侬墙则初见于2014年雨伞运动的金钟占领区,并于2019反送中运动散落全港18区。
连侬墙成功聚集了不同背景、互不相识的香港人走在一起,透过在墙上留下的一字一句,诉说自己的感受。Grogu和其他摄影师走访港九新界,走访了近一百幅连侬墙,共拍摄了超过100GB的相片,记录了民众踊跃表达意见的盛况。Grogu说:「当时有位朋友问我,说我既然喜欢摄影,看到连侬墙周围开花,数量众多,会否可记录下来。于是我从那刻开始启动了这件事。」
Grogu:连侬墙令社区关系更紧密
Grogu回忆起在连侬墙遇见的人和事,不少仍然印象深刻:「(其中)筲箕湾巴士站遇到约十一时多,见到有社工朋友和其他手足一起修补被其他人破坏的连侬墙,那个时间社区的关系紧密了很多,那种感受很亲切,亦深深感受到大家的共鸣感。」另一个令他难忘的地方是大埔连侬隧道,他形容连侬隧道规模之大,就算走马看花亦需要花上五分钟才能走访一圈。而因为摄影的关系,他在那里仔细看遍每个角落,最终逗留了约三小时。
拍摄周梓乐遇害现场历历在目
Grogu在拍摄期间,亦经历轰动全城的「周梓乐事件」,当时他在悲剧发生后,即时赶到将军澳,记录了尚德停车场气氛沉重的一刻:「(通往)尚德停车场沿途很多人已聚集在天桥上,男女老幼,甚么年纪的人都有,大家都目光呆滞地站在天桥边向外望,而天桥下的地面则布满著发泡胶和砖头,车辆不能驶进。我花了很多时间问人才找到事发现场,现场环境很震撼,除了memo纸外,有很多人蹲下摺纸鹤,环境很宁静及沉重。」Grogu形容自己当时尽力记录现场环境,现在回看仍然非常感触。
现已身在加拿大多伦多的Grogu,为了让这段历史不被遗忘,于多伦多举办《Memo-Ries! 墙话短说》互动摄影展,期望鼓励观众留下所思所想,一同写下历史见证:「我们一直很想让大家知道连侬墙是怎样一回事,是一个给自己的提醒。对于非港人的其他族裔,他们未必很了解现场环境,亦不知道为何会有连侬墙。(展览)可让大家有个感觉可知道,整件事未升温之前,到底香港人是用哪些和平方法去表达自己,我想让大家知道前因是甚么,而非只看结果。」
续办摄影展望承传信念
策划展览期间,Grogu得悉捷克港人团体「我哋」正营运艺术基金,鼓励大家以艺术承传香港人信念,Grogu形容双方一拍即合,「过程间他们都给我很多建议及支持,其实大家都不是同一个时区,而可一起做同一件事,是很universal(普及)的事情。有那种(连侬墙)的感觉回来,见到大家即使是四散、流散了的人,不代表我们已经切断连系。」Grogu又形容今次展览只是他计划的第一步,他正筹备于世界不同城市继续举办香港连侬墙的摄影展览,每次展出不同的作品之馀,亦打算收集各地离散港人于运动期间拍下的照片,让这些珍惜的回忆在世界各地得以继续保存下去。
记者:胡彗蓝 责编:李荣添
文章来源:RFA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