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一端午節公眾假期的晚上,英國《金融時報》刊出英國最高法院前法官岑耀信的評論文章,他以〈香港法治岌岌可危〉為題,罕有地公開評論法院裁決,指高院原訟庭在民主派初選 47 人案的裁決,「在法律上站不住腳」,又指裁決反映「香港司法機構日益萎靡」。
岑耀信在任終審法院海外非常任法官 4 年半,他的任期原定至明年 12 月,但上周提早辭任。他的文章激起震盪,港府凌晨發長文指極不同意,特首李家超見記者時以中文及英文補充,指對香港法官「被同事背棄」感遺憾。
終院首席法官張舉能發出 5 點聲明,指公開發表的意見,可能會對法庭構成壓力或干預,「必須極度審慎」,而嚴重指控「必須理據具體且充分,絕不應輕率作出」。前首席法官李國能、大律師公會與律師會都分別回應。
究竟岑耀信的文章說了甚麼?他說 47 人案裁決「站不住腳」,背後有何理據?《法庭線》亦翻查他在 2021 年為自己決定留任終院而撰寫的文章,比對之下,發現他事隔 3 年,對《國安法》和香港法治的看法有不少改變。
以下整合《法庭線》就岑耀信撰文風波的報道,以簡短文字導引,讓讀者更容易掌握事件:
岑耀信指在 47 人案中,《基本法》規定普選是「最終目標」,賦權立法會否決預算案,但高院仍裁斷以否決施壓,並非法律容許的手段,裁決反映司法機構「日益萎靡」。
加拿大前首席大法官麥嘉琳亦於周一發聲明,指因已屆 80 歲,5 月 24 日已向張舉能表達將退任,她將是今年第四名離任的海外非常任法官。不過司法機構一直未有主動公布。
李家超回應時指法官的專業是要按法律原則,正確地詮釋法例。他對香港法官稱「整個香港社會都支持你哋」,稱對他們「被同事背棄」感遺憾。
兩任首席法官都有回應。張舉能指嚴重指控「必須理據具體且充分,絕不應輕率作出」。李國能稱「與其沉溺過去,香港更重要應秉持承擔續向前行」。
岑耀信於 2021 年曾在《泰晤士報》撰文,疾呼英國應避免削弱香港司法機構。記者比對兩文,整理他在 3 年之間,對《國安法》及香港司法,以至對自己去留看法的改變。
大律師公會重申,對本港司法機構獨立運作有絕對信心,又呼籲公眾支持法官工作。律師會新任會長湯文龍指,法律專業者會從法律角度解釋法律,不應從政治角度出發。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