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4年07月31日讯】(大纪元记者宁海钟综合报导)中共对互联网的控制持续收紧,近日更拟推出网号、网证制度。北京清华大学教授劳东燕在微博发文质疑,“网号网证”是给每个网民安上的监视器,将带来极大的社会风险。文章随即遭全网封杀。
“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收录了劳东燕这篇被“404”的文章(链接),但海外社交平台X上流传更长的版本。
劳东燕指“网号网证”制度将带来极大社会风险
据多家陆媒报导,中共公安部与网信办联合发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7月26日起至8月25日是“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办法》中提到,当局以“安全”为由,根据法定身份证件信息,为自然人提供申领网号、网证以及进行身份核验等。
劳东燕7月30日发表的前述文章开篇说,“既然是公开征求意见,我也想公开表达一下我的意见。”文章直指当局拟推行统一的网号与网证制度,作为部门规章,明显缺乏上位法依据。与2023年9月出台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相比,带来的社会风险有过之而无不及。
文章质疑,这个《办法》的真实用意,到底是基于保护个人信息的目的,还是加强对个人在网络上的言行的管控?因为在网络实名制推行12年之后,超过十亿的网民都已在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处留下认证所需的个人信息,当初推行网络实名制,就是以保护普通公众的名义推出,保护的效果如何,大家有目共睹。看来这个新制度和网络实名制一样,真正的目的是管控人们在网络上的行为,所谓保护个人信息云云不过是虚晃一枪,至少不是主要的目的所在。
劳东燕说,网号与网证制度就类似于疫情期间的健康宝,只不过是将通过健康宝的社会管控日常化与常态化了。它并且是健康宝的升级版。
她形容说,网号制度就相当于给每个人的上网行为安装一个监视器,所有网上的痕迹(包括浏览痕迹)都可一网打尽打尽地轻易加以收集。网证制度则意味着,上网或使用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服务,将在实质上成为一种需要经过许可才能享有的特权。
劳东燕还说,对特定个人的网络痕迹的追踪,属于刑侦措施。网号和网证制度等于将原来针对涉嫌犯罪人员的刑侦措施,无限放大到适用所有普通个人。
在《办法》中,当局拟推出的网络身份认证制度多次提到“自愿”。劳东燕表示,官方虽然提到自愿,但未对自愿的原则提供基本保障,由于自愿原则在中国语境下被架空的现实,同样难以为网号和网证制度提供正当依据。“有人脸识别的教训在前,自愿原则只是实际充当的不过是转嫁风险的借口”。
据悉,申请人要取得网证,需要向警方提供人脸、指纹及身份证芯片等生物与个人资料,中共公安部核实后发出网证。当个人用户在使用APP等需要身份信息进行认证时,用“网证”可以代替。
劳东燕最后表示,以部门规章推出网号和网证制度,缺乏基本正当性,有越权之嫌,有必要提交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进入合宪性审查。
除了劳东燕,大陆社会学者于建嵘7月31日也在微博上对网络身份认证制度提出了质疑,认为存在法律不确定、技术标准不统一、操作层面挑战等问题,可能带来社会风险。建议在相关问题得到解决之前,审慎推行网证制度。
劳东燕文章已遭全网封杀,于建嵘的文章似因为温和而还没被删除。有网友表示,“教授很节制了,没有从自由权上阐述。”
前中共总理李克强的大学同学陶景洲律师在X上转发截图说:“清华大学劳东燕教授对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在微博和微信上被删除,这真是匪夷所思。要么真征求意见,那就要让大家说话,畅所欲言;否则,那就是根本不让人说话,那就别征求意见了。”
中共监控升级惹议:奥威尔没料到《1984》被做成《2024》
不少X网友对中共拟加推网证网号这类网络监控手法发表评论:
放飞的大柿子:“这是延续健康码的控制手段,压缩人民自由空间,前景就是“上海四月”。这会快速激化社会对立关系,让2022年12月的大混乱再来一次。也可能这是最后一次。”
Tom5465:“几个公知改变不了开倒车路线。”
cyuan5170:“那三年的封锁,共匪搞的健康码,行程码让共匪尝到甜头,网证就是网络上的健康码,行程码。这样管理和封锁变得十分容易。”
aryanzac@sna:“所谓网证,大概是来自申纪兰的建议——‘那个网不能想上就上,要管起来’,难道不怕网证引发下一场运动?”
自由散漫喵:“本来就是个大监狱,现在想着给每个囚犯写个编号了。”
记者小舞:“人民退一步,统治者就前进两步,未来这些量身定做的措施还会更多。”
Simon Chat:“缺乏合法性的政府对所有人都紧张。”
洼地老刘:“老大哥很忙,一直在看着你。”
硅谷湾区华裔通讯网络工程师钟山(zu wang)近日在接受大纪元采访时表示,上网证是疫情期间全面监控水到渠成的产品,技术路线是跟疫情防控码管理连在一起的,划地为牢又复活了。因为技术性的官僚被养出来,他们就形成利益集团,一直要往前进,所以网证网号应运而生,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钟山表示,这个网证网号是捆绑在手机上的,等同于手机上绑了一个身份证,一个电子凭证。就像《1984》科幻小说,现在把电幕(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设备)植入到手机里头,当时乔治‧奥威尔都没有想到的,中共把《1984》做成了《2024》。
责任编辑:李沐恩#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