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争不只局限于街头示威,亦能透过艺术创作表达不公。有流亡港人在台北二二八国家纪念馆举办人权艺术展览,展出由多个国家甚至香港监狱内收集到的艺术作品。即使23条生效,但今次征集到的作品反而比以往多。主办人之一赴汤希望,大家勇于抗争阻止中共持续侵害,「白色恐怖到香港就停止,不要再回到台湾」。
第二届香港人权作品展将于周二(4月1日)开幕,对比起第一届,今次场地更大,且更具意义的是于台北二二八国家纪念馆举行。主办人之一、流亡港人赴汤指出,这里记录了「台湾前辈如何抗争,经历白色恐怖年代」,就像看到香港的将来:「我觉得香港现在还不是最恐怖的时期,应该会再压榨更严重。我们在这举办就是另一个反转,你会见到一个相对民主自由的地方,没了法治公义后开始没落进入白色恐怖时期。这像一个历史轮回,还是来自同一压力来源(中国)。」他希望大家勇于抗争阻止中共持续侵害,「白色恐怖到香港就停止,不要再回到台湾」。
另一策展人、香港艺术家黄国才介绍,展览分为三部分,分别是「破窗自由比赛」的作品、公开征集的作品以及来自因抗争被捕入狱的人的书信及画作。展览中心由一个用纸管搭建而成、呈房屋形的棚架贯穿,比喻对在囚人士来说既是「家」也是「监狱」;配合贴上红色玻璃纸的窗,当光线从窗外照射到场内,整个场馆会变成红色。
黄国才解释:「想讲关于中共的红线及红区,或整个弥漫在空气的一种令你感到恐惧的气氛。」
「墙内手足」作品比上年更多
今次展览收集到的作品累计近百件;即使23条通过,但收到的「墙内手足」作品比上年更多。赴汤解释:「虽然23条会令某些人退却,但反过来又会激起另一些人觉得,参加一个艺术展览,讲人权,是否真的这么严重会影响到你的国家安全呢。你23条太离谱、太过份,我们看不过眼反而更想发声告诉世界,你们真的太过份。」
参展的还有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台湾人 Ducan在2019年7月21日身处香港,那次经历对他来说有很深感受,于是他与学生展出三份作品,其中一个是微电影,以抽象影像方式记录他在香港的经历:「有一个香港妈妈在港铁里面发免费单程票,她刚好跟我说很抱歉因为我们香港自己的事情让你们没办法好好在这城市里享受。我听到后就超难过但也很感动,我就讲了一句广东话就是我撑你。所以影片最后故事中的女主角对那个受伤的抗争者讲的那句话就是我撑你。」
「苹果」已褪色 记忆不会淡却
香港人Fly则展出雕塑作品《一日一苹果》,这作品早于2021年港苹结业当年,Fly以《苹果日报》报纸所折而成用作悼念,但因久经阳光照射「苹果」已经褪色。Fly说:「不是忘记,可能是淡却了。重新在这个时候展出这个作品,有一个对比,是说是否记符当初发生过这件事。」
最令赴汤深刻的一份作品是由一位12岁台湾小朋友创作,用画作表达中国监控的社会情况。他希望透过香港情况,让世界知道当一个地方失去民主自由会怎样,所以更应尽力守护。
编辑:李荣添 网编:余港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