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5日星期二

审查、敌意和恐惧:在中国寻找真实的声音



钟旻是最近遭中国政府驱逐的几名美国记者之一。
钟旻是最近遭中国政府驱逐的几名美国记者之一。 YUYANG LIU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回想起来,我在中国期间最大的遗憾之一,就是没有养成抽烟的习惯。
这样说有些夸张,但也不算太夸张。在中国,没有什么比一支烟更能帮你和陌生人搭上话了。每当我想了解一家大公司内部发生了什么事,我就会在办公楼或工厂外寻找出来抽烟的人。一起抽烟似乎能让时间静止。作为一名外国记者,身处一个人们并不总是乐意跟你交谈的地方,即使只是一支烟的工夫,就能决定你能否得到一个精彩采访还是空手而归。
中国当局感到最难控制的,就是外国记者在工作中与普通人的接触,尽管政府在这上面没少花力气。即使这个国家对言论和思想有着严格的限制,在记者施展一些亲和力和执着后,人们还是愿意打开心扉的。
不过,上个月,中国政府切断了我和几乎所有为《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以及《华盛顿邮报》工作的美国人与这些人的接触,命令我们离开这个国家。这是特朗普政府与北京之间不断加剧的对峙的一部分。
我在中国度过的两年时间里,大部分时间都在报道这个僵局,从我们记者经常报道此类事情的那种高度——通过政治人物的声明和政府政策,通过贸易数据和公司决策——看上去似乎两国都存在巨大的力量将它们推向不可避免的冲突。
然而,当与中国普通百姓交谈时,情况通常看起来又是另外一个样子。就像世界各地的人们一样,比起国家领导人,他们通常没有那么教条,而且对世界有着更大的好奇心。透过他们的眼睛,双方的敌意所带来的更广泛的代价变得清晰起来,同样清楚起来的,还有这种敌意在多大程度上是受到焦虑的驱使,即使它与受到这种敌意直接影响的群体相距甚远。
例如,去年的时候,我去了南方城市珠海,参观了美国制造商伟创力(Flex)在当地的一座工厂。特朗普政府打压它的客户——中国科技巨头华为,当时伟创力正在遣散珠海的工人。
在8月的酷暑中,我见到了38岁的詹远仙,他刚刚交回员工证。他说,很难为所发生的事情生伟创力或美国的气。多年来,该公司的进驻为这个城市曾经的落后区域带来了转变,吸引来了商店、餐馆和住房。
另一名员工龚义安表示,在伟创力的工作很不错,但在过去比这还要好,那时公司派外国人来经营工厂。他说,最近有越来越多中国上司,他们非常严厉。
刚开始时,“不干活有点不太好意思,”龚义安说。“慢慢变了国内员(工)的话,就变了这种强压式的,压着你干。”
第二天,在附近的东莞,我遇到了布鲁斯·徐(Bruce Xu,音),他的公司为美国市场生产牛仔靴。他很担心下一轮关税会波及自己。但是他同样关心自己的美国客户,他会定期去拜访他们。
我问他对美国的看法。
“美国毕竟比中国都好,”他说。更干净,那里的人更有礼貌。在美国,“去抽烟都不能抽烟,”他说。“你住几楼,要跑到楼下外面来抽。”
用几个采访就想摸清这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的真实脉搏实属妄想。但是这也比别的选择要好——比如,刷社交媒体。最近,随着中国政府加强网络宣传和审查、散布不实信息的努力,几乎无法透过网络这层面纱来了解中国民众的真实想法。
去年,由于一名高管在Twitter上发表支持香港抗议活动的推文,NBA在社交媒体上遭遇了网络暴力,这件事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出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之盛,还是说它只是反映了北京雇佣的水军的效力?如果有人在读了官方宣传机器的文章后感到生气,这个人的愤怒是人为的还是真实的?甚至,真正受到了冒犯是什么意思?所有这些层层的虚幻之物都令人感到窒息。
即使与中国民众面对面,也很难进行真实的对话,这并不只是因为我讨厌尼古丁。当人们开始感到危险时——太个人化、太政治化——他们就结束采访。威权制度就是这样来压制批评的:它使每个人都有理由认为私人事务也有政治性,他们可能会因为讨论自己的生活和观点而惹上麻烦。
不过,我在中国也经常遇到因为终于有人倾听自己而感到宽慰的人。
猪农在夺命瘟疫肆虐之后,恳求当地政府的援助。卡车司机的收入已被类似Uber的新应用所击溃,这些应用将硅谷的高效带入了他们情愿低效的行业。粗暴的反污染行动逼迫垃圾回收人员转入地下。程序员厌倦了科技行业对员工的冷漠
在离开中国时,我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相信,普通百姓能让我们对一个地方了解的更多——这可能是政府盼着我们赶紧离开的原因之一。
我在这个国家的最后几次谈话中,有一次是与两名警察。他们帮我拿到了临时签证,这样我可以停留多一点时间来收拾东西。
邵警官和他的搭档轻松友善,看上去根本不在意我被驱逐的状态。在等待签证时,他们向我问起了时报。如果报纸不受政府控制,那么谁能保证你的报道属实?如果全凭你的编辑裁决,那么编辑又由谁来任命?
我们讨论了新冠病毒在中国和美国引发的恐惧和排外心理。他们表示,他们甚至听说美国人在囤枪,虽然他们并不确定这是不是假新闻。我很遗憾地告诉他们,那不是假新闻
那两名警官发出的是中国真实的声音吗?也许不是。但是他们让我瞥见了这个国家在那一刻的生活,并且他们为熟悉的事物带来了新的视角。对我而言,这就足够了。
Raymond Zhong是《纽约时报》科技记者。在2017年加入时报前,他在新德里为《华尔街日报》报道印度快速增长的经济。欢迎在Twitter上关注他 @zhonggg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文章来源:纽约时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