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示威者获奥地利新媒体颁授金尼卡奖,以表彰他们在反修例运动中的创意和艺术性。这是该奖是历史上首次授予不具名的团体。主办方称赞香港抗议者成为「电子社区」的典范。他们也表示政治与艺术是不可割裂的。香港抗议者感谢主办方顶住中共压力与港人同在。(吴亦桐/程文 报导)
奥地利新媒体电子艺术中心(Ars Electronica Center)周一宣布:五位国际评审一致决定将「电子社区」(Digital Community)单元最高奖——金尼卡奖(Golden Nica Award)授予香港抗争者,以表彰他们在整个「反送中运动」数位化抗争的创意和艺术性。奥地利新媒体电子艺术中心艺术总监斯托克(Gerfried Stocker)及小川绘美子也向传媒表示,该奖不只是为表扬香港人的创意,也是表彰其勇气。香港抗争可以成为世界各国公民如何在数位时代、用艺术和创意推动社会变革的示范。
电子艺术大奖的负责人小川绘美子(Emiko Ogawa)介绍了香港「反送中运动」的背景,她表示今次是这个奖项在历史上首次颁发给不具名的公民团体,她称赞香港抗争者在很多方面成为「电子社区」的典范,特别是在武汉肺炎病毒蔓延世界的背景下。
目前人在香港的大陆独立导演黄文海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香港人的抗争从审美、创意都带给他极大的震撼,他从中读懂「自由」的意义。
黄文海说:这是香港自由的人对抗一个极权非常厉害的一点,所以他变化莫测,他充满著想像力,从创意的角度讲真的是非常厉害,我觉得他对很多人都有启发,他给我们一种示范,展现一种自由的可能性。
黄文海也赞赏主办方作为艺术机构,对社会政治议题并未回避。
黄文海说:奥地利给予这个奖,她是对艺术非常重要的标准的捍卫,艺术一定是政治的艺术,摆在香港这样一个环境里面,那就更加的是政治的艺术。
多次参与海外声援香港「反送中」运动的德国艺术家丹旸也表示,香港抗争不是政治权力操纵下的集体意志,而是个体自由和一种与专制不同的审美,西方艺术机构从香港的抗议中看到民主价值。
丹旸说:香港抗争者能获得这个奖,是因为他们的抗争运动在西方社会唤起了深刻的共鸣,不是国际政治利益角逐层面的,而是一种更本质的作为人追求自由和个体权利的共鸣。因为他们的抗争本身就体现出勇气、团结、创造力和行动力,这些人性中的美。 人类要创造和维护一个能保护这种人性之美的社会,正是民主的价值。
香港抗争者Afred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被推到退无可退境地的香港人为了捍守家园,被激发了所有创意和凝聚力,他们这些行动被世界看见,他们以文明、和平的方式参照的中共的野蛮。他感谢奥地利的艺术机构有勇气与香港人站在一起。在对抗中共极权方面,欧洲艺术机构走在政治家前面。
Afred说:我们愿意付出很大的代价,我们抗争、觉醒、ideas比较容易让别国接受,有这么一个奖,艺术家用他们的话语权召唤大家去行动,对中共出声。我肯定是感谢主办单位的,他顶住中共的政治压力。
香港艺术家萧子文(Eric Siu)和策展人邝佳玲(Joel Kwong)早前以「Be Water by Hong Kongers」为主题,为所有的香港抗争者申请该奖,展现香港人利用不同的电子媒体、通讯软体,通过网路讨论社区、网上连署、众筹等多元的活动、并以创意连侬墙、《愿荣光归香港》等传播广泛的艺术形式和歌曲等,进行了具有审美、创意和持续的抗争。
萧子文和邝佳玲向主办方阐释「Be Water」主题时表示,如同武打巨星李小龙的「无形无状,适应任何情况」,香港的抗议运动接受了这一理念,将数位技术贯穿整个运动,数位化抗议运动已成为维护民主自由的示范案例。
金尼卡奖被誉为艺术界的「奥斯卡」,主办方表示政治与艺术不可割裂,赞赏香港年轻人在中国政府用高科技进行监控和审查时,用电子科技反抗的合法性。目前尚不知中国方面是否复制2010年挪威将诺贝尔和平奖颁给刘晓波后的报复行动。
香港抗争者此前还获得美国议员和挪威议员提名竞逐诺贝尔和平奖。
奥地利新媒体电子艺术中心(Ars Electronica Center)周一宣布:五位国际评审一致决定将「电子社区」(Digital Community)单元最高奖——金尼卡奖(Golden Nica Award)授予香港抗争者,以表彰他们在整个「反送中运动」数位化抗争的创意和艺术性。奥地利新媒体电子艺术中心艺术总监斯托克(Gerfried Stocker)及小川绘美子也向传媒表示,该奖不只是为表扬香港人的创意,也是表彰其勇气。香港抗争可以成为世界各国公民如何在数位时代、用艺术和创意推动社会变革的示范。
电子艺术大奖的负责人小川绘美子(Emiko Ogawa)介绍了香港「反送中运动」的背景,她表示今次是这个奖项在历史上首次颁发给不具名的公民团体,她称赞香港抗争者在很多方面成为「电子社区」的典范,特别是在武汉肺炎病毒蔓延世界的背景下。
目前人在香港的大陆独立导演黄文海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香港人的抗争从审美、创意都带给他极大的震撼,他从中读懂「自由」的意义。
黄文海说:这是香港自由的人对抗一个极权非常厉害的一点,所以他变化莫测,他充满著想像力,从创意的角度讲真的是非常厉害,我觉得他对很多人都有启发,他给我们一种示范,展现一种自由的可能性。
黄文海也赞赏主办方作为艺术机构,对社会政治议题并未回避。
黄文海说:奥地利给予这个奖,她是对艺术非常重要的标准的捍卫,艺术一定是政治的艺术,摆在香港这样一个环境里面,那就更加的是政治的艺术。
多次参与海外声援香港「反送中」运动的德国艺术家丹旸也表示,香港抗争不是政治权力操纵下的集体意志,而是个体自由和一种与专制不同的审美,西方艺术机构从香港的抗议中看到民主价值。
丹旸说:香港抗争者能获得这个奖,是因为他们的抗争运动在西方社会唤起了深刻的共鸣,不是国际政治利益角逐层面的,而是一种更本质的作为人追求自由和个体权利的共鸣。因为他们的抗争本身就体现出勇气、团结、创造力和行动力,这些人性中的美。 人类要创造和维护一个能保护这种人性之美的社会,正是民主的价值。
香港抗争者Afred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被推到退无可退境地的香港人为了捍守家园,被激发了所有创意和凝聚力,他们这些行动被世界看见,他们以文明、和平的方式参照的中共的野蛮。他感谢奥地利的艺术机构有勇气与香港人站在一起。在对抗中共极权方面,欧洲艺术机构走在政治家前面。
Afred说:我们愿意付出很大的代价,我们抗争、觉醒、ideas比较容易让别国接受,有这么一个奖,艺术家用他们的话语权召唤大家去行动,对中共出声。我肯定是感谢主办单位的,他顶住中共的政治压力。
香港艺术家萧子文(Eric Siu)和策展人邝佳玲(Joel Kwong)早前以「Be Water by Hong Kongers」为主题,为所有的香港抗争者申请该奖,展现香港人利用不同的电子媒体、通讯软体,通过网路讨论社区、网上连署、众筹等多元的活动、并以创意连侬墙、《愿荣光归香港》等传播广泛的艺术形式和歌曲等,进行了具有审美、创意和持续的抗争。
萧子文和邝佳玲向主办方阐释「Be Water」主题时表示,如同武打巨星李小龙的「无形无状,适应任何情况」,香港的抗议运动接受了这一理念,将数位技术贯穿整个运动,数位化抗议运动已成为维护民主自由的示范案例。
金尼卡奖被誉为艺术界的「奥斯卡」,主办方表示政治与艺术不可割裂,赞赏香港年轻人在中国政府用高科技进行监控和审查时,用电子科技反抗的合法性。目前尚不知中国方面是否复制2010年挪威将诺贝尔和平奖颁给刘晓波后的报复行动。
香港抗争者此前还获得美国议员和挪威议员提名竞逐诺贝尔和平奖。
文章来源:RFA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