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5日星期六

中国债务泡沫大而不破 银行效率垫背?




信贷评级机构标普全球(S&P Global)一项新的研究报告显示,新冠病毒疫情大流行将令全球银行蒙受巨大的损失,而中国的银行受损尤为严重。尽管目前看来银行面临的坏账问题不至于导致信贷危机。但债务泡沫渐大不见破,代价是丧失效率。
标普全球近日发布的研究结果显示,到2021年底,疫情大流行将给全球银行造成合计高达2.1万亿美元的贷款损失,而今年的这个数字为1.3万亿美元,已经是2019年的一倍。
中国银行业将面临巨大贷款损失
标普全球上周发布的分析报告估计,其中60%的贷款损失来自亚太地区,而北美和西欧的相对增幅则最大,比2019年损失水平高出一倍多。
报告估计亚太地区银行2021年的贷款损失将达到1.2万亿,其中4分之3来自中国。
中国银行系统贷款损失所占比例之大,反映了中国银行系统的庞大。中国银行系统的客户贷款量相当于美国、日本、德国和英国银行系统的客户贷款量之和。
报告分析认为,中国银行系统的客户贷款量巨大的部分原因是其金融系统融资方式较少,例如在美国,公司债券市场提供的数万亿美元的融资并不记在银行的账面上。
贷款损失是否会引发中国信贷危机
标普全球的分析认为,这方面的损失还不至于造成信贷危机,但也显示出失业和破产攀升将带来的经济阵痛。
迄今为止,中国的银行相对而言尚未因新冠肺炎大流行给经济造成的冲击而受创。但随着不良贷款增高,银行的利润将会受到挤压和缩减。中国的金融监管机构上周末警告,疫情大流行消退后经济增长放缓,商业银行可能面临不良贷款大幅反弹。
中国银行保险监管委员会表示,银行业资本和拨备整体较充足,但是分布不均衡,一些中小机构资本和拨备水平较低,资金不实到位,且补充资本能力有限。银保监会表示会进一步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拨备计提。
中小银行坏账风险更大
美国财经电视网CNBC报道援引惠誉评级(Fitch Ratings)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惠誉博华(Fitch Bohua)对银行坏账的分析,预计今年中国的城市银行将面临较大的不良贷款反弹。 
经济学家们看到,中国从此次衰退中的复苏是不均衡的。市场研究机构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的资深中国经济分析师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在近期的中国经济周报中谈到,严重依赖国家主导投资以弥补消费疲弱将会推高中国负债率并导致中国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恶化。不过,他认为那是中期性的问题,而短期内,储蓄率居高不下意味着消费者信心尚待恢复。 
2008年,中国当局为应对金融危机推出大规模刺激措施后,遗留下巨大的债务令其至今仍未摆脱困扰。北京在应对此次疫情引发的危机期间,有意避免那种以债务为代价换取稳定的策略。
债务泡沫不破的代价
巨额债务是过去十年来中国经济中最受关注的问题。尽管各种预言和警告层出不穷,泡债务泡沫越吹越大,但泡沫破灭的预言却一直没有应验。
彭博社首席经济学家汤姆·奥尔里克(Tom Orlik)在其近期出版的新书《中国:永远不破的泡沫》(China: The Bubble that Never Pops)中,试图揭示外界就中国债务作出的预言往往不会应验的原因。奥尔里克认为,外界忽视了两方面因素:其一,中国有很高的储蓄率,加之资本账户受到控制,银行系统可以持续积累储蓄,因此触发危机的因素不存在。
奥尔里克所说的另一个往往被外界忽视的因素是中国高层决策者有能力以有效方式推动宏观经济增长。
奥尔里克在近期亚洲协会(Asia Society)的一个视频讨论会上将新冠病毒疫情视作对中国和世界的压力测试。奥尔里克说:“如果中国的主要借贷方国有企业、房地产商和各地方政府今年 债务泡沫不破的代价 上半年因疫情控制措施造成收入骤降,影响到他们的还贷能力。如果在这一阶段其经济中的主要借贷方亮起红灯,就有可能引发中国出现金融危机。”
但奥尔里克说,金融危机并没有出现。
研究机构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的创建合伙人荣大聂(Daniel Rosen)则指出,这个泡沫越大,投资边际收益就越低。他说,对于这个资产30万亿美元的庞大金融系统而言,泡沫破掉才是银行效能的解决之道。而泡沫至今没有破,结果就是去年底时,财务效率降到有史最糟糕的水平。

文章来源:VOA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