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5日星期四

蚂蚁上市急煞停 中国监管部门粗暴干预 学者:令国际投资者失信心

蚂蚁集团在上市前夕被煞停,引起金融市场哗然,也导致不少国际机构及中港投资者蒙受损失。有专家认为,蚂蚁集团的营运方式出现问题,但更大问题在于中国监管部门这次粗暴处理。甚至有专家认为,事件或令国际投资者进一步失去对中国、甚至是香港的投资信心。(文海欣/高锋 报道)

过去一周,正当全球将近200万投资者疯狂认购蚂蚁集团首次公开招股(IPO) 的时候,中国大陆才传出蚂蚁集团出现问题,中国大陆舆论指责「蚂蚁」实际控制人马云,意图避开传统金融监管体系,无限放大自己的利润。

大陆经济学者珍妮在网上警告,如果让蚂蚁集团在中国这个缺乏监管的环境下发展下去,大陆会出现不可想像的严重后果。

珍妮说:马云想玩,高本杆杆循环放贷。蚂蚁金服把30多亿元资本金,通过资产证券化,循环的发放贷款,在几年里循环了40次,造成了30多亿元资本金,发放了3000多亿元的贷款,成了上百倍的高本杆杆。

其实,蚂蚁集团的经营模式问题不是这几天才被发现。中国监管部门在一年多的审批过程中,亦完全了解,但上市前一刻才煞停,对所有投资者来说或多或少都有损失。

蚂蚁集团周三(4日)早上公布退款安排,香港公开发售的申请股款将不计利息,分两批退回。蚂蚁集团表示,原先已作初步抽签和做分配确定,指退款会连同 1.0%经纪佣金,0.0027%香港证监会交易征费,以及 0.005%香港联交所交易费。

红蚁资本投资经理李泽铭对本台指,若有投资者借孖展认购蚂蚁集团,唯一的损失就是这5天内产生的利息。

李泽铭说:因为所有费用都可以退,包括认购金额、中间的手续费、经纪佣金等全部都要退。唯独是他们有机会承担的是,这几天如果他们借了孖展(认购蚂蚁集团)、可能就要损失5天的孖展利息。但都要视乎个别券商的安排,有些券商全数承担孖展利息、有部份就帮客户承担一半,因为孖展利息都是大约3厘至4厘之间。

对于蚂蚁集团作为金融市场触目的IPO,上市被急煞停;金利丰证券研究部执行董事黄德几对本台指,估计「蚂蚁」只会被监管得更严厉,并影响他日估值和估价表现等。

黄德几说:今次很不平常,引伸很多问题,可能令到以后大家对于内地这些Fintech(科技)巨企有个估价。因为以往大家很高的入价,蚂蚁又是做那些、可能建行又是做那些,但蚂蚁的估价就高很多,但以后可能会有多些变化,因为只会面对更严厉的监管。

前香港汇丰环球市场经济师林浩波接受本台访问时说,当局在蚂蚁集团上市之前,理应是妥善商量及检查了法规等问题,但在上市前夕才急煞停,可见中国的金融市场运作与其他国际集资中心的自由市场运作有明显不同,而香港同样暂缓上市,这个现象会让投资者有遐想以为「香港中国化又进一步」。他相信今次事件会令人有深刻印象,影响外国和本地投资者他日的投资信心。

林浩波说:其实都给外国投资者一个讯息,就是香港和中国其实是一样。基本上香港和大陆那个密不可分的程度是增强了。香港以往比较独立的角色开始淡化,令人有一种感觉是由一个较为市场主导的金融市场、变成政策主导。即是香港又进一步(迈向)中国化。

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高级讲师李兆波接受本台访问时指,原本是全球规模最大的IPO演变成如今的局面,与中国当局法规不够完善有关。

李兆波说:程序方面是一定有问题,否则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律师团队对于有关风险和法规,可能未能完全掌握。始终中国大陆对于国际上的惯常做法经验不足。这次上市受到全球投资者触目,必须要有规矩。要不不让它上市,否则不能因为某些人发表了言论,就把它叫停。如果马云讲话事先经由法律部门审核、制定了框架,事情就不会发生。

另外,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说,马云等人被中国证监会等监管机构约谈,内容涉及要把蚂蚁集团视为金融控股公司,需要遵守与银行类似的资本和杠杆监管规定,意味如果蚂蚁集团卷土重来,可能已从金融科技公司变成金融公司。李兆波表示,科技企业的估值远超金融企业,一旦「蚂蚁」的定位从科企变成金融机构,可能会影响估值。

目前,对于蚂蚁集团会否重新上市,集团则未有明确表态。有内地传媒引述消息指,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周二(3日)晚上举行紧急会议,有指会议提到「蚂蚁」上市暂缓后,保守估计「蚂蚁」重新上市的时间要推迟半年。

蚂蚁集团原本有望成为历来最大型IPO集资,单在香港公开发售部分已获155万人认购,冻资额达1.3万亿,是香港新股市场的「冻资王」。在大陆方面,网上发行有效申购股数为2,769亿股,涉及总金额达19万亿人民币,相当于英国于2019年的GDP,并创A股新高。

文章来源:RFA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