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1日星期四

人权状况质疑声不断,中欧投资协议并未取得最终胜利

英国与欧盟经过四年半时间的谈判,终于就双方未来关系达成协议,随着协议的生效,2021年1月1日开始,英国面对欧洲将成为一个独立国家;2020年新冠疫情大流行导致全球经济空前衰退,新的一年将为各国带来新的希望;这是今天出版的法国各大日报头版关注的焦点。关于中国话题的报道,主要围绕12名港人审判结果以及中欧达成投资协议引发反响的话题展开。

深圳法院公布12名港人宣判结果

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12名港人判决案周三公布结果:其中10人分别被判处7个月至3年监禁,两名未成年者未予判决,移交香港警方。多份日报对此进行了报道。

《费加罗报》指出:在西方社会要求释放这些试图乘船逃离香港的年轻人的呼声下,中国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法院以相对宽松的方式对10名港人进行了判决。

《费加罗报》指出:按照一贯不透明及政治化的做法,中国司法对10名港人进行了针对外国媒体闭门的不公开审判。有关人员的亲属仅在三天前方才获悉开庭日期。另外,由于当局为被告人员指定了律师,因此被拘人员亲属选择的律师未能与他们会面。国际特赦组织指出:中国政府再次向世界表明:政治活动家无法得到公正的审判。

《回声报》在报道相关消息时指出:本次获刑的10名港人中,有人曾因参与去年震撼香港的大规模抗议活动而已经面临司法追究的威胁。2020年初,新冠疫情大流行导致香港的抗争运动被迫停止,随后香港又推出了国安法。在北京眼中,结束2019年大规模抗争运动的混乱局面,镇压主张香港独立的活跃分子,事关确保当地的稳定局势。北京的做法引发多方质疑。反对人士认为:新的国安法破坏了香港的自由。

中国与欧盟就投资协议达成原则性共识

另外,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欧盟领导人及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马克龙通过视频连线举行会晤,共同宣布达成中欧投资协议。《回声报》和《解放报》分别对此进行了报道。

《回声报》指出: 2013年开始的谈判终见成果,布鲁塞尔对获得重大让步、为欧洲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打开方便之门而感到自豪。但是,相关协议的政治敏感性可能引发争议。经过长达七年的谈判,欧洲与中国周三为长期陷入停滞的投资协议达成原则性共识。如果该协议最终获得批准,将为欧洲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提供更好的机会。

就中国而言,随着这项协议的达成,北京首先证明了它并没有因华盛顿施压而变得更加孤立,反而取得了重要的战略性胜利。同时中国也获得了进入欧洲能源市场的机会,并且将可在遵守一定市场份额的前提下,投资可再生能源。

这项协议最终需要获得欧洲议会批准方可生效。《回声报》指出:这场战役尚没有取得胜利,因为最近几个月以来,各方对中国人权状况的质疑声不断。

《解放报》则在报道中指出:数天前,包括法国在内的一小部分国家对中国提出质疑。12月23日,法国外贸及经济吸引力部长李斯特表示:只有在北京承诺批准国际劳工组织禁止强迫劳动公约的前提下,才能支持欧洲与中国签署投资协议。《解放报》曾在12月14日刊出一篇报道,引述德国学者郑恩国(Adrian Zenz)的调查,披露了50万新疆维吾尔族人被强迫劳动,采摘棉花。3天后,欧洲议会以压倒多数投票通过了一项紧急决议,以制裁中国有关官员。

文章来源:RFI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