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6日星期六

中欧投资协议:德国成欧盟对中统一立场的威胁?

中国与欧盟在2020年即将结束前匆忙签署了双边投资协议。这个协议经过七年的谈判后签署,尚需经过欧盟成员国议会和欧洲议会辩论通过方能生效。已经有评论认为该协议正式生效困难重重,这是后话。该协议的签署引发了激烈的争议,其中两个时间点值得关注,一个是德国即将在12月31号结束担任欧盟主席国任期,另一个是美国总统大选交接的“空档期“。对中国,在其香港和新疆人权状况引发全球谴责之际,还能与欧洲签署重要协议,无疑是其地缘政治上的巨大胜利。对德国,或许是“利”字当头,将其作为企业更深入中国市场的机会,对欧洲,则有促成国际局势三足鼎立的野心;但是,批评者认为,欧洲的做法是在利益和价值原则前选择了前者,协议签署被谴责为向中国低头的象征。但纵观所有的辩论,中德关系都是中心。

法国«观点»周刊最近发表亚洲中国问题专家,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和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研究院菲利普·勒 ·克雷(Philippe Le Corre)的分析文章,他认为,中欧投资协议受到批评,但或许至少引发有关中国与民主问题的关注,激发相关的讨论。

欧洲能否与北京互惠平衡?

作者指出,12月30日,就在德国担任欧盟理事会主席六个月之日的前一天,中国与欧盟签署了一项关于互相 投资的原则性协议,就此结束了七年的谈判,这个消息令所有熟悉欧盟日程习惯的人士感到震惊。 从表面上看,这主要是为了改善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而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在欧盟的投资已达到1200亿欧元,略低于欧洲在中国的投资1400亿欧元。

中国利用2008年的金融危机,将其国有企业纳入了欧洲的各行各业,包括能源,运输,汽车,房地产,机床,甚至港口管理等。 同时,欧洲公司看到他们在中国市场上开始遭遇到与国家扶植的电信,运输,能源和轮胎行业等众多领域的国企竞争。 在12月北京采取进一步的限制性措施之后,许多行业仍然,并将继续对外国投资者关闭。

在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看来,“全面投资协定”(CAI)的真正问题是重新平衡经济关系,而中国在某些领域已承诺这样做。 毫无疑问,第一批受益者将是德国公司,因为它们是进入中国市场最成功的公司:BASF,大众汽车,西门子,宝马,戴姆勒...,法国在金融服务,养老院领域成绩也不错,但规模与德国相比远远落后。更何况还要继续观察中国是否会兑现其承诺。

欧洲官员之前曾表示,由于中国做出了重大让步,协定在12月中旬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国同意在遵守有关强迫劳动的国际标准方面做出更大努力,还同意加大应对气候变化的力度。

面对中国的人权问题 欧洲在利益和价值观之间的选择

作者认为,真正的困难还不在此。 2019年4月,欧盟发布了有关其中国战略的文件。明确指出, “中国即是欧盟具有共同目标的伙伴,谈判伙伴,追求技术控制权的经济竞争者,同时也是寻求引入替代治理模式的系统性竞争对手” 。 面对这个新的参与者,欧盟有必要继续“与北京保持对话,同时忠实于其利益和原则”,并“在经济关系中取得平衡与互惠的条件”。

然而,在过去的18个月中,欧洲方面在中国问题上更遇到棘手的议题:中国在香港实施了国安法,就在中国投资协议签署不到1周后的1月5日,香港警方就逮捕了53名民主领袖。另外还有对中国西部维吾尔族的大规模镇压,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在东欧和南欧在地缘政治层面上的进攻态度日益增强;北京也直接向与有关系的欧洲政府施加压力,向那些出于国家安全原因可能将华为排除在5G之外的国家的威胁。更不能忘记一年前爆发的的Covid-19,该病毒的来源缺乏透明度,北京随后又利用对外医疗援助中获利,被称为“口罩外交”。

在此情况下,欧盟就面临着维护其经济利益或捍卫其价值观的选择。从中欧投资协议的签署来看, 主要还是利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主要成员国德国,或许还有法国。 其他国家,例如意大利、西班牙、波兰等对协议缔结前的仓促讨论表达了不满。 这就让人想到一种可能性:在新任美国总统就职前夕,中国突然向布鲁塞尔发出了积极的信号。而这一切都表明,在柏林的影响下,欧盟委员会已经屈服于那些看到了在中国市场利益的公司的压力。

作者问道,中国二十年前加入世贸组织时在知识产权和技术强迫性转让问题上做出过承诺,但都没有实现,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信任北京政权吗?

在中国问题上 德国从批评者变成了破坏团结的威胁

欧洲2019年曾经在,至少是表面上对中国问题几乎达成共识,但现在的局势却让不少国家感到五味杂陈。斯洛伐克的一位亚洲问题学者指出,柏林经常批评欧洲小国,尤其中国与中东欧的17+1合作机制的成员国与中国的关系。17+1是北京设想的格式,目的是在每年与中国总理召开的年会上f z加强各个政府与北京的关系。但是现在,是德国对欧洲面对中国时保持统一立场问题上构成了更大的威胁。

纵观所有的辩论,中德关系都是中心。 在欧盟内部,德国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四十年来,大型德国公司在在中国各地发展合作伙伴:投资760亿欧元,占欧洲总投资额的一半。

相反,应该指出的是,中国在德国高科技领域的投资取得了各种成功:自2009年起对德国中小工业进行了无数次收购,直到 2016年中国国有家电公司美的收购了德国机器人巨头Kuka后,德国才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同年,当中国试图购买半导体旗舰公司Aixtron时,就遭到德国当局阻止。

但是,代表欧洲的一些研究机构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由于环境问题和严重侵犯人权,近年来,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国家公众舆论对中国的怀疑态度越来越强。后者的形象大幅下滑。 不确定欧洲人是否理解委员会的决定,该协议尚须在欧洲议会辩论后才能最终生效。

作者认为,应该说,是德国和还有几个月任期的默克尔总理在中国政策上指挥者欧洲。 在跨大西洋关系随着华盛顿新政府的到来而前景好转之际,柏林仍坚持押注这一协议,强化大公司的利益。 美国下届总统乔·拜登(Joe Biden)已经表示希望在主要的共同问题上团结民主国家,面对欧洲与北京的妥协,他的这个目标或许很难实现了。

作者最后指出,在2021年初,西方肯定不可能在人权或工人权利方面改变中国,但欧美无论如何都可在贸易,人权和法治领域捍卫其价值观和原则。因此,我们必须希望,中欧投资协定开启了一场相关辩论,而不是为其化上了一个句号。

文章来源:RFI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