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8日星期日

德语媒体:冷战2.0已经到来?

(德国之声中文网)"在过去三十年里,中国与欧洲之间的摩擦还从未像过去一周里那样激烈",德国《时代周报》(Die Zeit)3月26日刊登的一篇分析文章在开头这样写道。文章表示,在过去一周里,欧洲与中国互相制裁、召见大使,欧中投资协议也岌岌可危,而这些的导火索是双方针对新疆少数群体命运的争议。

文章写道,此前加拿大国会、荷兰国会已经通过决议,指责中国对新疆的维吾尔人实施"种族灭绝",新任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认同这一观点,欧盟则迄今一直相对低调,并没有高声批评中国,欧盟"希望能先搞定这个与中国谈判了七年的全面投资协议"。"对于中国而言,这是一个信号:经济利益对于欧洲人更重要,欧洲在中美之间的大国争执中不会站在美国一边。"

"这种想法是错的。"文章指出,在欧盟小心翼翼地制裁了四名中方级别不算很高的官员以及一家机构后,中方愤怒至极,将制裁加倍奉还,对欧洲议会议员、欧洲国家议员、学者和研究机构进行制裁。此外,中国社交媒体上也针对H&M、耐克、阿迪达斯等此前宣布不使用新疆棉的西方企业展开讨伐和抵制。中欧之间的紧张开始升级。

"在以往,这种由中共引导的宣传攻势都是以涉事公司'叩头'告终,毕竟,中国市场太重要了",文章写道。"现在,这一点并没有改变,事实上,这些公司对中国的依赖性更高了。然而有一点变了:西方社会对中国的看法变得更具批判性,也有了参与(拜登所说的)'战略竞争'的意愿。"

文章在最后写道,如今西方已经开始迎接中国的挑战。"第二场冷战到来了吗?在很长时间里,人们一直认为,与中国的争端不能与苏联时代的东西方冲突相提并论。这是正确的。因为现如今,中国与全球经济息息相关,在经济上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公开的争端将对于参与各方造成严重打击。然而,尽管如此,中国和西方正朝着公开对抗的方向发展,步伐每天都在加快。"

中国对奥斯卡说"不"

《世界报》3月27日的一篇评论文章聚焦了中国不直播4月26日奥斯卡颁奖礼的决定。文章指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因为美国/挪威联合制作的电影《不割席》被提名最佳纪录短片,该纪录片聚焦香港反送中抗议运动

文章说,挪威导演汉默(Anders Hammer)2019年在香港拍摄了该片。在35分钟的视频中,除了有示威者在一片狼藉的背景下表态之外,也有中国国旗被烧、亲北京的港人要求示威者摘下面罩等画面,还有一位女警员用扩音器问示威者:"你们会被驱散、被逮捕,你们觉得值得吗?" ("You will be split up and then arrested. Do you think this is worth it?" )

"电影的部分内容甚至可以为北京当权者所用,作为证明(示威者)无视法律的证据,须加以制止。但是35分钟的电影也明确指出,(示威者的)这种攻击性从何而来,即中央政府试图通过修法让半民主的香港走向专制。视频的片名不割席(Do Not Split)也正是对扩音器女警的回应。"

文章随后提到,这次奥斯卡无法在中国直播可能也和另一部视频《无依之地》(Nomadland)有关。该视频导演赵婷曾在8年前的采访中发表敏感言论。

在文章最后,作者Hanns-Georg Rodek写道: "也许中国的电视台应该使用久经考验的西方办法--'七秒延迟'。当年超级碗中场秀中,珍妮·杰克逊的上衣被贾斯汀·汀布莱克扯下(使珍妮的胸部暴露)。从那以后,许多直播都不再是(完全的)直播,而是滞后七秒,有审查员在演播室,只需按下一个按钮就可以跳过那些令人发指的意外,比如有人骂脏话或者发表种族歧视言论等。中国肯定也有这样的技术。"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