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2日星期一

泰学者:缅甸乱局牵涉大国博弈

缅甸军人二月初夺权后国内局势持续动荡,随着民众反抗风潮不断扩散,缅甸当局陆续实施军事管制,由于军警加大镇压力度,血腥与暴力事件进一步升级。缅甸部分少数民族武装宣布跟当局对立,再添一层爆发内战的风险。缅甸动荡局势波及周边国家,东盟成员国军事代表上周召开紧急会议,然而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评论显示缅甸事态错综复杂,个中牵涉大国地缘政治角逐,单独的外力介入难度极大。

泰国消息报道,东盟十国武装部队领导人上周四(3月18日)召开视频会议。这是缅甸军政府领导人敏昂莱(Min Aung Hlaing)2月1日夺权后首度出席区域级国际会议。消息称迄今为止,缅甸反政府示威活动已有224人丧生,被拘捕关押人数超过2千以上。东盟各成员国代表纷纷对缅甸局势表示关切,呼吁缅甸军方保持克制,不再对平民滥施暴力。经事后观察,东南亚媒体并未就敏昂莱如何回复给予详细报道。分析认为:鉴于东盟成员国之间互不干涉内政的共识,外界对缅甸事态干预度有限。

不过随着缅甸事态的不断恶化,缅甸对地区局势所造成的破坏性影响正在不断扩散,譬如:中缅、泰缅、印缅边境接壤地带可能爆发难民潮、缅甸商贸环境恶化波及外商投资企业、缅甸民间掀起反华风潮对中资企业进行打砸抢活动等。更令人忧心的是,由于缅甸内部种族分裂加剧,各自拥有不同背景的少数民族武装开始蠢蠢欲动。专家警告缅甸爆发内战的可能性加大。鉴于缅甸局势不符合东盟在维持和平稳定前提下发展经济的大前提,印尼总统佐科威(Joko Widodo)昨天呼吁东盟国家领导人召开高级首脑会议,共同寻求帮助缅甸停止暴力、恢复民主的有效途径。

缅甸前最高领导人昂山素季(Aung San Suu Kyi)目前仍被关押,根据军方后续提出多项贪污滥权的指控,现年76岁的昂山素季或将面临长达15年的监禁。昂山素季等民主派领导人释放无望更进一步激起缅甸内部的民愤。各种流言舆论四起,有说缅甸军方夺权的理由之一是昂山素季跟中国“关系太近”。昂山素季上台数年来对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 (One Belt One Road) 区域发展战略始终给予支持态度。也有说缅甸军方跟北京的关系更为密切。无论如何,缅甸国内因坊间传言而形成的反华情绪已经导致20多家中资企业遭到抢劫和破坏。

泰国朱拉大学东南亚问题研究员比迪副教授(PitiSrisangnam)分析认为缅甸乱局背后存在大国博弈的阴霾,原因主要来自缅甸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优势。缅甸在中国日益强大并亟待突破地理缺陷争取海权的过程中逐渐凸显出关键作用,因而成为中印美俄等大国角力关系的重要平衡点。

中国和印度均为亚洲大国,东西对望,唇齿相依,既在地缘与经济上彼此依存,又在意识形态上矛盾对立,从国际关系史角度纵观中印两国的对外关系始终在俄罗斯(包括前苏联)和美国之间摇摆或交叉,中俄交好印度则跟美国拉近关系,中美交好印度就跟俄罗斯深化合作。所有亚洲国家都处在中印美俄等大国保持战略平衡的棋盘中,尤其地处中印两国之间的缅甸和孟加拉国,更是自然牵涉局内,无法置身事外。

泰国媒体透露,缅甸和印度军方关系良好,为了支持缅甸向俄罗斯认购潜水艇,印度海军曾在2019年将一艘退役的俄产潜水艇,翻新后赠予缅甸试用。一般关于潜水艇的交易与合作必将涉及相关地区的地形地貌和水文资料。随着中国在孟加拉国吉大港区(Chittagong)建成深海码头,于2020年底投入使用以及孟加拉国和泰国决定向中国认购潜水艇。另一方面,因占据天然地理优势而以“印度洋霸主”自居的印度,势必不乐见中国掌握整个孟加拉湾乃至南印度洋的地形地貌以及水文资料图表。回顾以往印度的对外政策相对保守,而现任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在抗拒和防御中国的同时则进一步对美国及盟友敞开了怀抱。相反,莫迪对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区域发展战略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均持反对态度。

比迪副教授分析不久前召开的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会议” (The Quad)延续了2017年特朗普时期制订的大战略方针,拜登团队同样将中国视为最有实力的挑战者。今年三月初美国公布关于《国家安全战略中期指导方针》(Interim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ic Guidance)内容指出,美国在侧重主体防御、经济、外交和军事与科技战略中,特别指出中国和俄罗斯有意持续扩大全球影响力,中国则是有实力从多方挑战以美国为主国际秩序的“主要竞争者”。

泰通社援引印度媒体报道,美国国防部长奥斯丁(Lloyd Austin)上周访问印度时双方就共同强化印度洋-太平洋海上安全控制力达成了共识。印度反复重申坚持海上航行和飞行自由、在遵守国际法前提下合法贸易。奥斯丁亚洲行还走访了日本、韩国等美国在亚洲地区的主要战略盟友。东南亚评论观察指出,未来印度和美国海上安全合作的实质性进展如何,将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美印共同应对中国影响力的迫切程度。

文章来源:RFI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