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0日星期六

美中碰面凸显价值观鸿沟 逼使拜登延续对华强硬路线

千呼万唤的美中高层会面,18日在阿拉斯加登场,是美国总统拜登上任以来,两国首次接触。不过第一天的会面充满火药味,中方代表杨洁篪更一反外交惯例,在记者面前大肆批评美国的价值观和外交政策。有学者认为,会议带出美中价值差异,这会鼓励拜登政府延续特朗普时代的对华强硬路线。

美中双方代表进入会场时,神情严肃,没有握手合影,坐下来就直接开始谈。在开场的各自表述中,美方直接批评中国。



国务卿布林肯说:“我们将会提出我方的深度关切,有关中国在新疆、香港、台湾的行为,以及对美国的骇客攻击,和经济胁迫我方盟友等作为,种种行径都威胁以规范秩序为基础的全球稳定性。因此这不只是内政问题,我们有义务在今天会议提出。”



白宫国安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会中说,布林肯提出的这些领域,包括经济和军事的胁迫,到基本价值观,都是未来美中双方要共同讨论的。

中方反客为主 攻击美国人权和普世价值

轮到中方发言时,中共中央外事办公室主任杨洁篪,一口气就讲了超过16分钟,头几分钟还相对客气,后来越发强硬,批评美国利用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施压于其他国家,以及滥用国家安全名义威胁国际贸易的未来发展,更反客为主,指责美国人权问题严重,指控美国“屠杀”黑人。

杨洁篪说:“美国存在的人权问题是根深蒂固的,不是过去4年就存在的,对黑人的屠杀,早就存在这个问题。所以我想我们两国,最好自己管好自己的事,不要转移矛头,国内的问题没解决好,就转移到国际上去。”

杨洁篪还说,新疆、香港和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方坚决反对美国干涉内政,他又否定美国的普世价值。


2021年3月18日,美中两国为期两天的高层会谈在阿拉斯加开启。双方在开场白中罕见公开激烈交锋。(组合图片/AFP/AP)
2021年3月18日,美中两国为期两天的高层会谈在阿拉斯加开启。双方在开场白中罕见公开激烈交锋。(组合图片/AFP/AP)

杨洁篪说:“美国不代表国际舆论,西方也不代表国际舆论。无论从人数或世界潮流来讲,西方舆论不能被认为是国际舆论。美国在讲什么普世价值,什么国际舆论的时候,想想自己心里是不是踏实,因为你们不能够代表,你们只能代表美国政府。”

美方被突袭后 留下记者作补充

由于杨洁篪表述时间比预期长,布林肯要求记者留下继续拍摄,并作出补充。

布林肯说:“知道我们不完美,我们会犯错,我们遭遇挫折,我们倒退,但在我们的历史上,我们所做的就是直面这些挑战,坦诚公开和透明,而不是试图忽略它们。也不是想假装它们不存在,或者是想把它们藏起来,有时很痛苦,有时很不堪,但每一次我们这个国家都变得更强、更好、更团结。“

沙利文也补充说,一个自信的国家,能够省顾自身的缺点,持续不断地寻求改进,这是美国的秘诀。


2021年3月18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在阿拉斯加美中高层会谈上。 (路透社 )
2021年3月18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在阿拉斯加美中高层会谈上。 (路透社 )

在记者离场前,杨洁篪再度强硬回应,批评布林肯不遵守基本的外交礼节。

学者:会议将助拜登政府延续特朗普强硬路线

美中首场会面,在镜头前已经闹得不可开交,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学院讲师宋文笛接受本台访问时表示,这次美中会面,双方高层举行了所谓的“碰头会”,确立彼此的分歧和底线,是美国和中国“斗而不破”的格局。首次会面有必要维持基本往来,但会议后,两国在短期内的合作机会不大。

宋文笛说:“双方距离有共识是非常遥远,这次的目的只是双方把彼此的'红线',按政策优先的利益顺序,尽可能都列出来,建立日后互动的基础。与其说是工作会议,不如说是各自增强信心的措施。目前在个别议题上不会有实质的影响,会议只会帮助拜登政府继续确定特朗普与蓬佩奥时代的强硬路线,将会是拜登政府跟中国谈判的基础。”

宋文笛又形容,这次会议是带出美中价值差异的“分水岭”,又表示布林肯在会议前积极与盟友互动,是希望中国认清,美国与一众盟友相当团结,共同帮助美国在世界上斗中国,和中国作后续谈判时尽可能“团进团出”。

文章来源:RFA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