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5年纪录片策展经验的林木材,在今届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加入香港单元,并以《理大围城》为开幕片。他深信在没自由的状态下,纪录片如同一个档案,终有一天会被解读及公开。(文海欣 台北报道)
原定于2020年举办的第12届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TIDF)在疫情延期下,终在今年5月完满结束。影展以《理大围城》为开幕片,令港人关注,并推出「敬!香港/CHINA独立纪录片」单元,共有8套关于香港抗争运动等纪录片。
林木材:纪录片提醒我们不要忘记
策展人林木材接受本台专访时说,特意做香港部分是觉得有责任呈现事件,纪录片的功能是「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并要反思未来」。他说中港台「本身有很复杂或暧昧的政治关系,港台共同经历过很多事情」,例如天安门事件、太阳花学运及台湾80年代戒严的抗争运动等,不少香港人也知晓,所以彼此的经验能互相互补。
《理》《占》呈现抗争者的恐惧感
林木材认为《理大围城》及《占领立法会》是近两年在华语区「很有时代意义及代表性」的作品,当中呈现抗争者的恐惧「反映香港人这两年的不安」。台湾观众没有太多机会看到抗争者的矛盾及挣扎,两部片能带来很多启发。
林木材说:我们比较少从内部的观点来看整个(反送中)运动,通常都是借由媒体或比较中立客观的角度看这些报道。所以这两部片很深刻记录著抗争者,在面临他自己要承担的风险及未来,他们内心的感受是甚么。比如说你在抗争运动要留下来,可能要面临更严重的国家暴力。可是如果你选择离开,又等于好像扔弃了你的伙伴。可是你又不知道未来这个国家会否找你算帐。
深刻记录抗争者之路
看过无数纪录片,林木材认为《理》及《占》「很好记录如何成为一个抗争者」。
林木材说:我觉得(香港)从2014到现在,是一个很值得观察的时刻。我觉得很深刻记录你如何成为一个抗争者,然后抗争者的心情是甚么。这些角度其实在欧美其他影片较少看到,因为他们基本上遵循原来抗争的传统。他们知道要Fight,才会拿到自己的权利。但香港没有前例可循。
在自由世界愈被肯定 本地则无法放映
《不割席》入围奥斯卡,香港却停奥斯卡转播。《占》及《理》去年尾入选台北金马影展和获得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最佳剪接奖,但高先电影院放映《理大围城》时却被施压。
问到认为香港影业尚馀多少创作空间,林木材沉默良久后指「不知道」。他认为《理》及《占》极具时代意义,但在自由世界愈被肯定,回到本土却没有办法公开放映,「这或是抗争纪录片的矛盾,有点讽刺」。他预计,香港将来仍会有纪录片,甚或愈来愈多,但「行事会有改变,不会那么直接」。
从被撼动 到撼动别人
林木材于台南艺术大学音像管理研究所毕业,15年来由评论纪录片到策展,他笑言因「写字很难养活自己」,令他不得不多方摸索。对比两者,他认为原意也是「推广好作品,呈现给大家,跟大家沟通」。
虽然形式不同,但林木材对纪录片的热爱十分坚定。他忆起第一部看的纪录片是由吴乙峰导演1990年拍的《月亮的小孩》,这部拍摄白化症者被歧视的纪录片,令他非常感触,没有经历过的人也是可以透过纪录片去感受。
林木材说:我们看待人的方式好像应该被改变,不应该别人跟我不一样我就不懂得如何尊重他,那时看的时候感触很深。我当时还年青,让我开始思考这事件,我以前是不会管那么多。然后就觉得说原来纪录片有这个力量,可以去启发你,让你去想很多深刻的事情。
他深信纪录片的存在是「在没自由的状态下,它像是一个档案,有一天会被解读及公开」。
文章来源:RFA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