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中国教育部党组书记怀进鹏被中国官媒称为是“最适合”执掌教育部的人选。面对沈疴已久的中国义务教育乱象,学者出身的怀进鹏未来将如何贯彻 “双减”政策,以有效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压力和校外培训的负担,将是横在他眼前的挑战之一。
双减政策能减负吗?
中共中央7月底公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正式定调“双减”政策并严打校外培训机构以来,中国民怨可谓沸腾,不仅校外培训业者一片哀鸿遍野、中概教育股股价大跌,就连家长们也大多不领情。
中国部分民众说,他们对中国的教育前景实在难以乐观得起来。一位中国网民透过微博贴文提醒新科教育部长:“事实证明,人民对这几年的教育是很不满意的。”而另一位网民则直言批评他即将执掌的教育部“这些年成为了资本的围猎场。”更有网民透过微博贴文、语带悲观地说,中国教育体系“积重难返,病去如抽丝。看看吧!”
对此,移居上海多年的台商赵先生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如果怀进鹏上任后,只是贯彻执行已落地的“双减”政策,那么他担心,最后恐怕会让父母社经地位偏低的孩子们,更难以翻身。因为,他说,双减政策在他看来,只是让资源的重新分配变得越来越畸形。赵先生说:“有些老师可能就会针对他班上比较好的学生,他可能就会在校外开课,或者是说家教可能会变相地出现,我自己感觉它(双减政策)只是会加重资源分配的更加畸形”。
换句话说,中国的应试制度不改,就算表面上“双减”了,但高竞争强度的升学压力仍会换个面貌存在,不会消失。
“减负”沦为口号 压力不减反增
赵先生说,他的小孩入学多年来,他听过各式各样的“减负”口号,但几年过去了,孩子和家长们共同承担的课业负担却不减反增。赵先生说:“每一个家长都会抱怨说,老师会不停地给家长任务,就是家长要怎么样配合学校做功课,要督导学生的功课,而且最好笑就是,你交作业给老师,还必须是全部正确的,就是老师要求你(家长)应该先批过一遍,把他(学生)错误的都改正之后再交给老师”。
除了繁重的课业,父母们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点上,放学后还要送他们去参加英文、数学学科类培训课程。这除了加重孩子们的课业压力外,校外培训班年年涨价,也让家长吃不消。赵先生说,他身边多数的上海年轻夫妻,月薪不过6、7千块人民币(美金1,080元),但光是一门每周两小时的数学课,一学期就得花上7千元人民币,更别说一对一的英语外师,也涨到一堂45分钟的课要价600元人民币。他说,普通家庭若没有爷爷奶奶的资助,根本无法负荷。
对于“双减”这新瓶装旧酒的政策,赵先生说,很多家长根本看不到减负的曙光。他说,过去两周来,校外培训龙头新东方教育集团的许多线下培训据点突然关闭,让家长群里几乎像炸开了锅般,接着就出现一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忙乱景象:有人忙着将孩子往离家更远的据点送,而有人则是三五成群“开小灶”自己凑人数找地点,再请老师来上课,根本少有人响应中央的政策,让孩子自此和课后班说拜拜。
校外教培业去资本化
分析人士说,家长对双减政策的不领情,源自于校外培训班虽是禁掉了,但升学主义和中考的门坎却没有改变。现行普通高中的录取率仍只有五、六成,这让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说什么也要让孩子提早准备,从小学和初中就开始拉开考试成绩,以便挤进那道升学的窄门。
对比家长的焦虑,这两周来,全中国号称有70万家、上千万从业人口、总市值高达八千亿人民币的教培产业者也是一片愁云惨雾,尤其是新东方等这些树大招风的龙头公司。
根据“双减”政策之规定,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将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机构、也不准上市融资,甚至溯及既往,“已违规的,要进行整治清理”。这等于迫使培训机构必须“去产业化”、“去资本化”,立即剥离最赚钱的培训班,或是转型为提供文化或艺术等素质教育或是职业培训的机构。
“双减”出台后,中国各级政府严打教培业。湖北省多个城市宣布动用“扫黄打非”办公室,排查校外培训机构,而北京市场监管局则宣布,已查察各类在线线下培训超过6千家次。重庆更重手处理违规违法的培训机构多达984家。校外培训业者几乎跟犯罪画上等号,彷佛处于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处境。
“双减”出台 教培业股价暴跌
“双减”一上路,包括在美国上市的许多中概教育股股价一泻千里,其中,新东方、好未来等超过10家公司的年内跌幅高达八、九成。而据《中国经济网》报导,高途集团更宣布直接裁员三分之一,导致上万人失业。
对于官方把改革大刀砍向近年赚得盆满钵满的教培业,位于上海的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大表赞同。他认为,教育本就不该朝私有化发展,因为容易变成以赚钱为导向。
谢国忠分析,官方以“减负”为名,严打校外培训业,真正想要减轻的并非学童而是家长的负担。他说,去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暴露了中国生育率不足、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问题,在此前提下,为了提高生育率,官方近期放宽“三胎政策”,但官方发现,年轻夫妻不生小孩的主因除了高房价和扶养成本外,每年动辄五、六万元人民币的补课费,也是扶养成本中沉重的一环,因此,生养小孩的时间和金钱负荷若无法减轻,家长们是没有信心生养二胎或三胎的。谢国忠说: “中国文化是吃苦耐劳的文化,但现在看到就是老百姓这个苦吃不起了,这个负担太重了!所以你这个体制必须要改。”
人口和人才是中国维持国力最重要的战略。综合媒体的预测,如果中国新生儿的出生率持续走滑,2050年之后每年出生人口将下降到300万以下,而死亡人口将达2500万以上,届时,人口将严重失衡。而2070年后,每年新增的男性劳动力人口将不到150万,远低于现在每年有870万左右的大学毕业生可投入职场。换言之,中国若无法翻转新生儿出生率骤降的趋势,50年后中国经济、社会和国家安全将受到很大的冲击。
禁外资限外师 强化意识形态
此外,“双减”新规也禁止外资通过收购、受托经营等方式控股或参股培训机构。除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外,也严格规范外籍师资,尤其“禁聘境外的外籍人员”,这等于直接掐断国外语言师资在线授课的途径。
去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滞留中国的外师越来越少,新聘外师也因为签证等问题无法入境,因此,近期无论是教培业还是公私立学校,都很难聘请到足额的外籍师资。
早在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中,就曾有政协委员提议降低英文权重、并取消其主科地位。8月6日上海市教委更是剑及履及,直接宣布小学取消英语期末考试,引发民间热议。
教改反国际化 不利中国发展
中国教育开始排外或拒绝国际化课程,位于台北的中华经济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王国臣认为,绝非正途,尤其忽视英文教育对中国这个出口型的经济体而言,恐怕不切实际。王国臣向美国之音表示:“英语是国际的语言,所以你要跟全世界打交道或者尤其在科技独立自主创新的方面,你可能还是要仰赖美国的(语言),或是仰赖英语去沟通、发表,譬如说像SSCI(学术期刊)”。
对于中国教改出现反国际化的声浪,位于台北的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副研究员卢宸纬则认为,这和中共想控制的意识型态有关。她说,义务教育阶段形塑学童的国家及世界观,尤其共产主义国家格外重视价值观,因此不难想象,中国政府会对外师使用境外教材,透过网络教学与中国学生互动的教学样态感到疑虑。
对照近年中国逐渐紧缩的政治氛围,卢宸纬和王国臣都直言,未来中国会在各校园强化意识形态的学习。
文章来源:VOA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