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8日星期六

【二次文革】教培机构「营改非」细则出台 私人投资被要求必须全捐

 

【二次文革】教培机构「营改非」细则出台 私人投资被要求必须全捐官方拟定的所谓自愿捐赠条款,迫使想继续从事该行业的投资人放弃自己的私产。
路透社、资料图片












大陆打压校外培训机构的执行细节出台,投资人「被自愿」捐出注册金和机构资产。各地教培机构纷纷关闭甚至跑路,数百万从业者失业,无数家庭已缴纳的补习年费化空。校外补习现象却未如当局预期销声匿迹,家教及地下教培价格反而急剧飙升,成为权贵阶层的专利。有律师认为,强迫公有制的做法有违法治精神,新措施更进一步加剧教育不平等。

中国政府近月下令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简称「营改非」),当局日前公布「营改非」细则,据包括北京市教育局在内的官方机构日前下发通知,公布校外教培机构整肃的实施细则,其中要求将原有的公司主体注销后,再申请办学许可证,然后申请民非盈利组织证照,但最引人注目的是,细则要求重新或新申请的办学启动资金必须为实缴,并以自愿捐赠的方式捐出改资产的所有权,不得进行利润分红,不能转让。今后注销时,剩馀资产必须捐给性质、宗旨相同的社会公益性组织。

消息一出,舆论再次哗然。

强制公有化疑加大权力寻租空间

据资深律师吴有水指出,首先,这个细则所希望达到的目的,是强制性的剥离原本属于民间投资人的个人财产,并且还是以自愿的名义。他对这个做法的正当性表示疑问。

此外,他认为,因为审批和监管模式都不透明,这种做法更大的可能是断了普通创业者的生机,但却成权贵的乐园,催生新的权力寻租空间,并成为既得利益阶层逃税避税的管道。

吴有水:如果被他们看上了,他们会强迫你自愿。你看它捐献承诺书上写著,是本人自愿。但是这也有另外一种可能。如果它是有权力保护的,比如说它所有产生的利润,全部交给非盈利的组织,这样就不需要纳税了。实际上这慈善会或基金会由他们自己掌控,资金如何使用,在目前来说,很少有人去监管。

吴有水还指出,现在的这种做法,更直接加剧了权贵阶层和普通民众子弟之间的教育不平等,有钱人可以出资购买更好的私教,但普通人则失去了本身就有限的上升通道。

破产潮下平民再成牺牲品

学生家长王女士称,新的教培机构整肃压力下,他们这样的普通家庭首先成了受害者。很多家庭省吃俭用送孩子去上各种培训课,但这些机构一夜之间破产关门,甚至是直接逃单。

此外,官方以严厉的措施试图整治课外教培,但实际上只是让这个产业转到了地下,并且价格至少涨了2倍,让他们这样的普通家庭难以承受。

王女士说:宁波这边就逃了三四家,英语培训机构都关门。全部都年费2万3万的都拿不回来。还有的学篮球的,外教篮球的,充值刚充进去3万多块钱,年卡做好关门了。包括我们自己,我女儿之前想去琴行,全国(连锁)有60多家一夜之间都关门了。工资没发,然后学费全部都吃空,我们家还好,四千多块钱,有的好几万,全部都没了。那所以导致现在他们都在抢那个到家里来的那个家教。本来我们两个小时200块这个价格,价格越抬越高了,普通人都请不起的,全部给那些有钱人请。

官方:可以直接注销避捐

本台就此专门采访了广东省民政厅一位官员,他透露目前他们得到的正式通知,是针对课外的学科类教培,必须转为非盈利机构,至于别的艺术类,和普通的技能培训如何搞,还需要等通知。

他对很多教培机构投资人表示了同情,并称,如果确实有压力,可以去注销公司。但登出公司需要甚么流程,他不清楚。

但再问及是否可以直接以破产的方式离场时,他称自己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教育局:因为我们接到的通知,现在就是学科类这个校外培训机构统一等级为非盈利的,如果是教育局批的办学机构,是一定要的。我们现在正在做一个指引,还没有做完。就是如果想继续办的话,那肯定只能是转成非盈利的。如果不想办了,就直接注销你们公司就结束了,毕竟,每个人都要养家糊口。我问了一下,应该有不少注销的。

去年10月以来,中国官方逐渐加大了对教育培训行业的整肃。近一年来,随著大批培训机构关门,数百万从业者失业,规模达万亿的教培行业坠入寒冬。

文章来源:RFA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