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令各国政要头疼的事不少。这一方面跟政治人物的领导力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其身处环境的各个因素集合造成。而对中国来说,由于政治制度不同,头疼的事也不同,起因也不一样。政治学者张俊华尝试就此进行一番梳理。
(德国之声中文网)按计划,习近平明年已决定,打破邓小平以后的"十年"执政的游戏规则。而这一举措,并非提手之举,也需要一个特别的环境。可偏偏在这几个月内,中国国内外的发展并不如愿。为了明年的顺利连任,现在正是展示领导人成果的时候,毕竟现在的共产党也是以"成果"为导向的。如果设计的政策与结果不同,自然会使其头疼。至于习近平,比较其几个前任,更是个愿意把所有决策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人物。这样,一旦某些领域有问题,责任自然也就要统统归咎到他的头上了。
经济与能源
首先在经济方面, 2021年,中国现在正面临著不断强劲的结构性的逆流冲击。"灰犀牛"和"黑天鹅"事件不断出现,第三季度GDP增4.9%低于预期,宏观数据显示中国滞胀(停滞性通货膨胀)风险正在上升。出口和房地产是拉动中国经济疫后复苏的主要动力,而现在,中国经济三驾马车已经有两驾(出口和消费)跑不动了。在四季度和明年上半年更可能成为拖累经济的因素。习近平从去年开始几项措施诸如在平台经济反垄断、对校外培训行业的打击等,对整体经济并未有什么积极的效果。至于农业,今年水灾频发,对粮食收获肯定有负面影响。再看技术,喊了几年的技术升级、高端制造业的口号,但实际进展,跟本来宏伟设想距离很大。
再看能源,本来设计好的中国大步迈向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却在今年还没到冬天就露了馅:俄罗斯对中国供气管道的故障,惩罚澳大利亚出口造成的中国优质动力煤短缺,加之本来为了达到双碳目标,而让很多煤电停产, 造成全国的"电荒",从而拖累了经济复苏步伐。为此,中央政府不得不为石化燃料松绑。但山西大水却又拖了增加煤电的后腿。而习近平发誓要保住甚至发展现有的制造业,这也意味着保住中企和外企利用中国的资源来为中国以外的国家生产,为了应对电力短缺,中国将提高煤炭生产6%。于是乎,顾不得什么气候变化峰会的事了。本来设计的中国领袖好好在今年世界气候变化峰会演示一下"中国典范",可现在习近平回避此峰会已成定局。
再看一带一路。自2015年以来,几乎每年都轰轰烈烈开庆功会,但自全球疫情扩散以来看来并没有那么顺,就连最"铁"的巴基斯坦,好多项目跟东南亚其他国家的项目一样,处在走走停停的状态。加之疫情和其他各种关系,使得负债之国都越来越无法承受还债的压力。 这样,至少在最近一二年习近平无法如期张扬自己提倡的一带一路的"伟大"成果。
最后看外交领域。至今,战狼外交精神依然旺盛,但往往适得其反。疫苗外交也走到了其极限。继香港"第二次回归"后,现在的目标就是台湾。为此,中方各方面的动作不少,但是,却引起了本来还是谨慎用事的小国以及欧盟的反弹。至于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反应则更为明显。最近,欧委会执行副主席兼竞争事务专员玛格丽特•维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发言表示,欧盟需要加强与台湾的合作、确保台湾民主自由,并指希望台湾成为《欧洲芯片法》的重要伙伴。
"有利的外部环境"?
如此看来西方国家将加强跟台湾经济贸易以及社会方面的交流,已成必然。而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本月20日在《人民日报》刊文,大赞习近平外交思想,表示中国在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上全面维护,在台湾、涉港、涉疆、涉藏、涉海、人权等问题上"敢于亮剑"、"坚决斗争",为国家发展创造了有利外部环境。在这个时候谈论"有利的外部环境",真不知道他是否有意地在"低级红高级黑"。
当然,令习近平欣慰的是他的连任的准备工作似乎在"顺利地"进行,党内各派显然已没有实力阻止习近平打破先例的连任。 理论上来说,通过反"腐败"等手段,清除政敌,党内反对他的势力至少是现在处于偃旗息鼓的状态。但人们知道他的潜在敌人并非在睡觉,他们暗地在等着他出洋相。
现已拍板的在下个月8-11日召开十九届六中全会准备工作表明,面对着目前各方面的不顺,习不可能在经济外交等方面太拔高吹捧自己。但另一方面,为了保证他在明年打破邓小平以后的"十年"执政的游戏规则,从而的顺利连任,必须创造一种氛围。首先在人事方面,各省的党委书记做了更新。 仅在10月19日一天,云南、黑龙江、江苏、江西、湖南、西藏、广西等7省区换书记,辽宁、山西省委副书记职位亦有调整。 其次,正在全力准备发表中共中央的第三个决议,即《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这个月政治局听取了该决议稿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的情况报告,修改后将决议稿提请11月份召开的六中全会审议。
第三份"历史决议"
此一决议非同小可。迄今为止,中共在历史上一共通过两个历史决议,分别是1945年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两个历史决议都是在中共历史的关键转折点上做出的总结,分别确立了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核心地位,成为进入毛泽东时代和进入邓小平时代的标志。而建党以来第三份、估计很快会通过的 "历史决议"就意味着习近平完全确立了他在党内绝对领导地位。而且,此决议草案在这个月被政治局讨论并基本通过,意味着这里象徵着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因为2021年是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本人的即将到来的连任恰好是在第一个百年结束、第二个百年开始之际。
强调这一点对他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从习近平2012年任中国一把手以来,保证共产党不像苏联共产党那样变色,而且要更红,也就是说,党对各个领域的掌控比以往更全面更精密。全国听党的话,全党听习近平的话,已成政治生活的一切。
但即便2022年习近平的连任顺利,习的做法实际上还是为共产党领袖今后在"有序接替"问题上提出了新的挑战。尽管习近平自己在最近还说,"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而他的连任,一方面是为今后党领袖的接班定下一个新的规矩:即以后再也没有顶多十年在位之说。而另一方面,党的第一领导到底如何接替的问题,其实远非得到解决。本来在胡锦涛时期被认为可能会培养成下下一代接班人的候选人之一胡春华至今还没有进入政治局,而另一个候选人孙政才则在2017年便被彻底扫离了政治舞台。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提及接班人之事。
作为连任的另一个准备工作,就是提出一套新的行动理论 - 共同富裕方案是他的新设计。习在最近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说,"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缩小到合理区间。" 这是习对邓小平路线(先让一部人富起来)的修改。按照9月28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中国已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所以邓小平的使命已完成,而下面应该是习近平赋予的使命了:但问题是如何操作,并无具体化。习近平说,"一些发达国家工业化搞了几百年,但由于社会制度原因,到现在共同富裕问题仍未解决,贫富悬殊问题反而越来越严重。" 真不知道,习近平在说这个话的时候,是否把欧洲国家也放进去。或者说,中国官方如果诚实的话,那自己也应该承认,其贫富悬殊不比"一些发达国家"更好一些。
共同富裕目标下的"伏笔"
而上面习的讲话中, 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时间点定在2032年,很值得回味。因为预计到2027年,即习近平的第三个任期结束,中国都无法完全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因此又有了第四个任期的"需求"。这意味着必须保证他至少从2022年起两次的连任,事业才能实现。
最近一整套经济金融领域的动作 (反垄断、处理恒大事件等),已经让人看出"共同富裕"政策的雏形。而这些政策将进一步强化控制企业和社会的管理,这不禁使那些富有成就的民企老板心寒颤抖。
在外交方面,习近平领导的中国政府在西方国家的信任度越来越低,其最大表现,体现在西方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的宽松地向中国技术转移,尤其是那些敏感技术。换言之,今后跟西方政界的关系将会越来越差,以至于以往那种政治信任似乎今后几年也很难再度扳回。当然,习近平自己也知道,中国还是一个大市场。中国的制造工业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所以中国必须不断地放出些诱饵,即慢慢地向外开放一些领域。但即便这些诱饵,也许能换到一些西方实业界继续留在中国,并在自己的西方政府那里去为中国游说的可能。但这也无法换回习想要的关键的东西:高精尖的技术。因为即便西方实业资本也明白,如果我的技术给你了,明天靠什么吃饭?换言之,西方政府是从安全角度考虑,从而收紧对中国的技术转移,而西方资本和实业界则是从今后的竞争着想,也不想把自己的最拿手的一招奉献给中国。
而正是这样,问题就来了:尽管中国自我研发能力自然令人赞赏,但一旦中国无法再像以前那样通过顺利地获取西方高精尖技术,要达到工业和经济升级的目的,至少也许不能在习近平接下来的一二个任期内实现,即2022-2032年。 而如果是这样,中国的经济单靠自己的力量大幅度升级的几率很小,而在这个基础上的共同富裕,只能通过提高税收等手段来实现。而这对本来税率已经很高的中国百姓来说,不是一件好事,而对富人阶层来说更可能是一种剥夺或者是"被共享"。
跟胡锦涛不同,习近平是一个雄心壮志、不断要表明自己始终是能成功的人,这也许不仅是一种本能,而更是一种压力。因为权力越集中,这种压力也越大。那么,在2022年他连任成功后,可以设想,未知数和不稳定因素太多。 一旦出现长期的经济滞长,"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不出来,这将是习近平连任后更头疼的事。而为了扭转此困局,转移视线就成了必然,而台湾是一个回避不了的目标。尽管在近3年内武力夺回台湾成本依然太大,但拿下台湾占领的东沙群岛,可说是一举两得,因为这样一方面可对台湾威慑、显示中国的实力、另一方面也会中国南海对邻国和西方各国起敲山震虎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国将进一步强化对台湾的压力,制定一系列台独人员和机构的黑名单,以图迫使台湾就范。
总之,不管是连任前还是连任后,习近平头疼的事不比世界其他政要少。
本文作者张俊华为徳籍华人政治学者,在德国生活三十余年。他曾就读于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此后曾执教于柏林自由大学等高校。现为法国Ecole Universitaire de Management客座教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