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4日星期四

蔡英文赞台湾经济“重回亚洲四小龙之首” 学者忧K型增长


Taiwan"s President Tsai Ing-wen gives a thumbs up during the national day celebration in Taipei, Taiwan, October 10,2021

图像来源,REUTERS

台湾总统蔡英文日前公开表示,台湾经济的表现“重回亚洲四小龙之首”。这一论述在台湾舆论中再引关注。

蔡英文在双十节演说中提到,面对全球经济变局,台湾走出了一条不再依赖单一市场的新经济路线。

“亚洲四小龙”是指自1960年代末至1990年代期间,亚洲四个发展迅速的经济体:韩国、台湾、香港及新加坡。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随着国际经济情势的发展变迁,此名词已较少使用。从2020年的人均GDP看,亚洲四小龙均已进入发达经济体之列。

根据台湾行政院统计,2021年上半年台湾经济成长率为8.31%,高于香港的7.8%,新加坡的7.7%以及韩国的3.9%。台湾行政院预估今年台湾经济总成长率为5.88%,有机会破6,并连续两年成为亚洲四小龙经济增速之首。

         台湾出口中国占比攀升 引爆经济彼此依赖或“脱钩”辩论

然而,也有批评指出,台湾今年五月爆发的本土疫情重创了台湾内需经济,譬如娱乐或餐饮业尚未恢复元气,此外,台湾经济因为过于倚赖单一产业,其他行业的受薪阶级仍受低薪困扰。

台湾南台科技大学财经系朱岳中博士向BBC中文分析,今年台湾虽然受疫情打击,内需消费受挫,但传统制造业及机械业成长的比电子业好,“表现得很平均。”

回应低薪批评,台湾劳动部本周公告,决议将台湾法定最低基本工资从现行月薪24000元新台币调涨至25250元(约897美金),最低时薪由160元调至168元新台币,预计2022年元旦起实施。

增速居“亚洲四小龙”之首

台北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亚洲四小龙均在1970年代从农业及轻工业转型,逐步成长为发达经济体。四个经济体几十年来彼此竞争,成为东南亚及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火车头,也成为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力图经济转型的重要参考。

然而,在全球化经济加速,中国崛起以及亚洲金融风暴,除了这四个经济体之外,各界比较显少用将四小龙一同比较。有分析指,此次提起这一话题是台湾政府希望借着国庆演说,推销这几年来台湾政府的几大重要经济政策。

若以经济成长率来说,台湾自2019年到今年上半年的增速超越了其他三个经济体。在去年除了台湾之外,其他三个经济体都因为新肺冲击,呈现负成长,台湾则还有约3%的成长率。

蔡英文的演讲中说将台湾经济成长的主因归结为不再过度倚靠单一中国市场,在美中贸易战的大背景下分散了风险。“我们走出一条不再依赖单一市场的新经济路线,这是台湾经济能够立足世界、扮演更重要角色的关键。”

蔡英文前往尼加拉瓜一家纺织厂参观。

图像来源,REUTERS

图像加注文字,

蔡英文在尼加拉瓜首都马那瓜参观一家台商纺织厂。

根据台湾行政院统计,2021年台湾第2季商品出口同比增加了37.35%(以美元计价)。其中占比最高的电子零组件出口同比增长31.09%,资通与视听产品出口增长28.74%,机械产品出口则增长27.44%。

但若以GDP总量做比较,台湾并非四小龙之首,而非韩国一直遥遥领先,台湾紧接在后。此外,在人均GDP方面新加坡领先,台湾是四小龙之末。

事实上,四小龙之间在各项经济指标的竞逐一直存在,彼此有输有赢,而且当下他们彼此竞逐的关键,都来自他们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就是中国市场的连结。

摆脱中国市场?

虽然蔡英文在演说中强调台湾经济摆脱单一市场,但台湾与中国的市场连结仍深。

据台官方统计,2020年台湾对中国大陆(含香港)出口占台湾总出口值的43.9%,创下最近十年的占比纪录。

有分析解释,台湾出口大宗是“电子零组件” (以半导体晶片为主),中国厂商譬如华为等对台湾代工的晶片需求很大。可以说两岸市场彼此依赖。

台积电发展出晶圆专业代工模式(Credit: TSMC)

图像来源,TSMC

图像加注文字,

晶圆产业是台湾目前经济的支柱。

不过,台湾政府为了降低对中国市场的倚赖,自李登辉时期便开始推出南向政策,希望台湾产业能将投资分散到东南亚,包含印尼,泰国及越南等国家。但中国崛起,百万台商前往大陆设厂,马英九执政后,加入推动台湾与中国大陆区域整合后,南向政策的推动步伐渐缓。民进党2016年重回执政后,总统蔡英文以“新南向政策”加速鼓励台商移转到南向国家或回流台湾。

华府布鲁金斯学会(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研究员林夏如曾向BBC中文分析指出,尽管蔡英文提出新南向政策,但台湾对东南亚国协(东盟,ASEAN)贸易比重却从2017年的16%下滑至2020年的14%。观察台湾经济,除了新南向政策之外,林夏如因此强调,台湾产业如何创新,政府协助企业投资在全球市场化都是困难但重要的工作。另一方面,愿意培养双语人才员工,将产业与全球接轨的企业还是太少。

Employees work on the assembly line at Hon Hai Group's Foxconn plant in Shenzhen, China, on Wednesday, May 26, 2010.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

出自台湾的富士康在中国大陆创造了大量就业。

K型化成长危机?

这几年台湾半导体大厂,譬如台积电(TSMC)等的业绩迅速成长,来自美中贸易战以及新冠疫情导致的全球晶片荒下,使得半导体产业的全球经济战略地位急遽升高,对内也带动台湾股市成交值屡屡打破纪录,半导体产业被称为台湾经济的支柱,但是,许多批评也开始涌现。

台湾经济学者,现任国民党大陆事务处主任林祖嘉撰文抨击蔡政府,称其经济战略让台湾经济呈K型化成长,富者越富,贫者越穷。所谓K型化经济是指,有一部分经济体或产业反弹继续成长,另一部分仍然持续往下走,形成的分叉走势,像英文字母“K”,最近被经济学家用来解释美国经济亟欲从新冠疫情中复苏时,有产业暴涨,但也有许多行业继续暴跌的趋势。

林祖嘉认为,台湾经济领航者电子相关产业就业人数不及100万人,“只占全体制造业3成,而仍在艰苦奋斗的其他制造业就业人数近200万人,占全体制造业的接近7成,根本高兴不起来。这种部分产业快速成长,而其他产业严重衰退,就是标准的K型成长。”

也有其他批评者也认为,台湾过度依赖单一高薪高污染的电子产业,造成台湾社会劳工薪资贫富差距扩大。有分析称,台湾的传统制造业等相关中小型企业的员工薪资,自2000年以来就陷入了长期停滞。

不过,朱岳中向BBC中文分析,根据台湾经济部数据,台湾今年基本传统产业包含金属,塑胶化学及钢铁等制造业出口成长率其实比电子产业高,“电子业表现普通而已。”

文章来源:BBC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