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八九流亡记者,旅法媒体人安琪 ) 曾任法国驻香港领事馆副总领事孟飞龙(J.P.Montagne)先生,于9月21日在法国逝世,享年69岁(1952-2021)。三十多年前,一大批被通缉或人身受到威胁的学生领袖、知识分子、工 人、企业家等人士被迫走上了逃亡之路。一水之隔的香港,以香港支联会为首的各种社会力量总动员,成为史无前例的大批中国流亡者的首要“通 道”。当他们逃到香港,通过港支联寻求第三国庇护时,或许出于某种不为他人所知的“策略”,美国紧闭大门,除了点名要被首批通缉的严、陈、万、康等人外,其它一概拒之门外。英国紧随美国之后,严守边关。而法国则张开双臂 无条件地迎接这些被理想和悲情冲击的人们,"始作俑者"是在香港“第一线”的法国驻港副总领事孟飞龙,他以 “先斩后奏”的方式,当机立断,解了港支联的“燃眉之急”。
是时,社会党党魁密特朗统领的法国,在国际社会颇具大国风范。刚刚三十出头的燕保罗(逝于2014年),作为一 名忠实的社会党员,是外交部副部长的内阁成员。因了这个“便利”,保罗接应了港支联转到法国驻港副总领事孟飞龙那里,再由孟飞龙送往法国的流亡者。据说支持这一切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幕后人物,就是时任法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的马腾(C. Martin)。1989年6月3日,他正好在中国旅行,住在比邻天安门广场的北京饭店,与“六四”屠杀擦肩而过。他们三人的共同点是,喜欢中国,热爱中国传统文明和文化,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
同年7月14日,法国政府邀请首批抵达巴黎的中国流亡者参加法国国庆200周年大典,赋予这一行动以正义性和合法性,充分彰显了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
当时中国流亡者中的大多数,可能并没有完全理解,法国的人道关怀是具普世价值的一种姿态,并不倾向于某个国家、某个流亡组织或者个人。(摘自安琪「天若有情天亦老」天若有情天亦老—“黄雀行动”与燕保罗的人道情怀及其它)
三十年后有人问孟飞龙:“当时你为何那么勇敢,发签证让他们走,你有没有问过上级?”孟回答说:“要救一个人的生命,你会问谁?那应该及时救他吧。”问者敬意肃然。
曹植《野田黄雀行》诗曰:“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今天是孟飞龙先生逝世七周(49天)忌日,谨此缅怀这位让黄雀飞向自由的义人
(安琪 2021年11月9日于巴黎)
附录:
孟飞龙先生永远活在我们和中国人民心中
严家祺 高皋
读到安琪纪念孟飞龙先生逝世七周的文章,深感悲痛。
我们一大批在六四后逃往香港的人,人生历程首先因孟飞龙而改变。我总以为,未来的路不论怎样曲折,六四的真相一定会恢复,正义的阳光一定会照耀中国大地。在那一天,我们要与孟飞龙、马腾(Martin)、马赫雅娜(Marianne Bujard)、燕保罗(Paul Jean-Ortiz)、傅磊(Pierre Fournier)、谭三山(Doan)、白夏( Beja )、潘鸣啸(Michel Bonnin)等人一起高兴、庆祝。32年的漫长岁月,法国友人、燕保罗、孟飞龙一个一个离开了这个世界,从中国逃亡到法国的老木、锺敬文、张健和陈一谘,也一个一个离去。想到天安门母亲32年的苦难,这是说不尽的无尽悲痛。孟飞龙先生永远活在我们和中国人民心中。
(2021-11-9写于Washington DC近郊)
文章来源:RFI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