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一名外籍驻港记者的工作签证续签被拒。就在香港新闻媒体自由受到国安法冲击的同时,艺术表达自由也未能幸免。
(德国之声中文网)英国杂志《经济学人》(Economist)周五(11月12日)发表声明称,香港政府拒绝延续驻港记者黄淑琳的工作签证。该杂志总编辑贝多斯(Zanny Minton Beddoes)在声明中表示:"我们对于香港当局拒绝续签的决定感到遗憾,当局也并未给出理由。"他还介绍,黄淑琳目前不在香港,该杂志以她的报道感到骄傲,并呼吁香港政府维持外媒采访准入,这对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城市的地位非常重要。"
黄淑琳也在推特上发文表示:"很遗憾我无法持续于香港报导。我喜欢了解这座城市及其人民。我会想念你们。"《经济学人》网站的信息显示,黄淑琳是《经济学人》驻中国记者,关注中国与香港的社会及政治新闻。加入《经济学人》前,她曾是《金融时报》与路透社记者,报导香港2019年示威活动、中国及朝鲜经济状况等。
据香港电台报道,针对黄淑琳签证续签被拒一事,香港入境处表示,不评论个别个案,处方会按照相关法律和政策处理每宗申请个案。
新闻业工作环境恶化
《香港国安法》去年实施以来,香港政府已拒绝多名外籍记者的工作签证。其中包括网络英文媒体"香港自由新闻"(HKFP)的爱尔兰籍记者麦固仑(Aaron McNicholas)和《纽约时报》记者、中国问题专家储百亮(Chris Buckley),香港当局都没有给出拒绝理由。
面对新闻业内有关香港新闻自由和媒体自由的担忧,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去年7月公开表示,如果香港外国记者会(FCC)所有记者都可以100%保证,不会触犯国安法的条文,那她也可以保证新闻自由。
香港外国记者会本月公布的一项最新调查,自《香港国安法》出台以来,香港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条件明显恶化,且将近一半的记者表示,他们正考虑要离开香港。另外,超过八成的受访者都认同,香港新闻业工作环境已"变得更糟"。
M+在政治审查争议中开幕
《经济学人》发表声明的同一天,号称亚洲首间全球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的香港M+在国安法政治审查争议中开幕。
林郑月娥在开幕仪式致辞时表示,香港有广阔国际网络,大有条件发展为中外文化中心,展示国家的软实力。同样在开幕式上致辞的香港西九董事局主席唐英年指出,创作需要具备良好空间及氛围,会维护、鼓励艺术表达自由和创作自由,"M+的开放,并不意味着艺术表达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
M+博物馆开幕初期设有6个专题展览,其中包括前瑞士前驻华大使、收藏家希克(Uli Sigg)交给该博物馆的希克藏品。今年3月,M+博物馆在传媒预览后,亲政府派人士指出其收藏的希克藏品部分藏品"违反国安法",特别点名中国艺术家艾未未的系列作品《透视研究》。这些作品纪录艾未未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香港维多利亚港、巴黎艾菲尔铁塔和美国白宫前举起中指。
《透视研究》如今确实没有出现在M+的开幕展上。今年九月,艾未未已对M+将在开幕展览中排除其部分作品的做法表示过抗议。据香港《明报》当时报道,艾未未认为,香港实施国安法后,"再不会有晴天,再不会有言论自由、表达自由的空间"。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