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接受CNN专访表示,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目标不是要遏制或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体制,而是要创造环境让美中两个大国在国际体系中共存。中国网络媒体为此兴奋,认为美国终于露软显示内外交困。海外舆论则出于不同立场而有不同解释。尽管眼下美国议员照样但低调乘坐军机访问了台湾,美方对北京的实际政策尚无改变,但从此以后,拜登的对华政策可能开始与前政府拉开距离。
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对CNN说:“我认为,以往(美国)对华政策的一个错误观点是,认为通过美国的政策,我们将使中国的制度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这不是拜登政府的目标。”他还说,拜登政府致力于打造一个更有利于美国及其盟友和伙伴利益和价值观的国际环境,并在这一体系中与中国共存。他说:“美国的中国政策目标是创造一种环境,使两个大国在可预见的未来必须在国际体系中运行。”沙利文也强调,美中之间仍是在进行一场竞争,但美国的目标不是遏制中国,这也不是一场新冷战。
值得一提的背景是:就在沙利文对中国示好发言前一天的10月6日,他在瑞士苏黎世与中共级别最高的外交官员、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举行了会晤,双方原则上同意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今年年底前以视频方式举行峰会,但会晤的日期尚未宣布,有关细节也仍在敲定之中。
美国之音分析说:有分析将沙利文的此番话解读为是华盛顿在今年年底前举行美中首脑线上峰会前向北京释放一些善意。但亦有分析认为,沙利文的最新表态并没有跳脱国务卿布林肯提出的对华“竞争、合作、对抗”三分法的框架,而是意味拜登政府打算以更理性务实的态度处理美中关系。
美国哈德逊研究所政治军事分析中心主任理查德·魏茨(Richard Weitz)并不认为美中关系已经触底反弹,双方在几乎所有重大议题上的分歧都没有缩小,他也不预期拜习的线上峰会能够取得任何重大突破。魏茨认为,拜习会将是一场类似普京-拜登峰会的会晤,聚在一起,交换看法。而且拜习会晤还只是线上的,甚至不是面对面的。
沙利文体现善意,但美国议会政府这些国家机器尚在原定轨道前进:9日星期二,四名美国联邦参议员和两名联邦众议员搭乘一架美国海军飞机抵达台北松山机场访问。中国国防部对此表示反对和谴责。白宫也已宣布将在12月9日和10日召开线上的“民主峰会”,共有100多个国家获邀。作为拜登的总统竞选承诺之一,台湾也收到了美邀请。沙利文如果想体现对北京的善意,那届时台湾方面将以何种级别和规模参与呢?中国经常声明自己对台湾的忍耐已达到极限而威胁用武。能够让台湾不独的美国,如何才能让大陆对台湾不武呢?沙利文对北京的善意,能够换回北京对台不武吗?
沙利文从来不是对华鹰派,拜登选择他担任美国总统身边的白宫国家安全顾问绝不是偶然的。早在2019年,沙利文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印太协调员库尔特·坎贝尔(Kurt Campbell)共同撰写了一篇《没有灾难的竞争:美国如何既挑战中国又与之共存》的分析文章,其中有如下对中国的估计:“与苏联不同的是,中国已深深融入世界,并与美国经济交织在一起,……今天的中国在经济上更强大,在外交上更老练,在意识形态上也比以前的苏联更灵活”,结论是中国不会成为第二个苏联。
沙利文声称要放弃改变中国,但中国放弃改变世界了吗?旅美经济学家何清涟“习近平是否接受美国的和平共处呼吁?一文指出:“中国的地缘政治版图早就从亚洲扩大到亚太地区。在南海以及亚太地区的动作早就引起了台湾与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严重焦虑。”
“美国几乎无法影响中国政界,而中国政府一直在设法渗透美国政界,前国务卿彭佩奥曾指出中国除了渗透华府政治圈之外,还努力影响州等地方政治。”
《北京之春》荣誉主编胡平11月9日针对沙利文“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的发言,也在推特上表示担忧说,“一旦落入这个认知误区,西方人就会放弃促进和帮助中国民主化的努力,而一旦放弃了促进中国民主化的努力,他们就可能转而认为,西方必须学会和专制的中国和平共处。那就更糟了。”
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如果是中国想要改变世界咒语的上半句,沙利文的“美国不想改变中国”也许就该是它的下半句。两者缺一不可。
文章来源:RFI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