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9日星期三

【记者人语.二】香港新闻界暴风雨中的“微光”—记仍然坚持的记者


短短8个月,香港3间主流媒体相继宣布停运。一时之间,数百名记者流离失所,未来去路亦存疑。有人选择「躺平」一段时间,也有人散落到其他主流媒体,亦有人自立门户以「独立记者」身分继续报道,但「独立记者」又会否是新闻工作者的新出路?香港传媒生态急变,当不少记者无奈地计划转行时,却仍有新闻系学生「偏向虎山行」。是甚麽促使他们在香港新闻界的「暴风雨」中,继续坚持做记者?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心声。 

「香港这一天」最后一集 标志《众》正式停运 

「我们不知现在是否最坏的时刻,但是《众新闻》成立以来最美好的时刻。」《众新闻》节目「香港这一天」在1月3日播出最后一集,主笔杨健兴在节目结束前寄语,黑暗日子会过去,大家珍重。踏入1月4日零时零分,《众》正式停运。

告别《众》后的第一天(1月4日),前《苹果日报》首席记者陈珏明,一如过去半年那样,以「公众人士」身分,到西九龙裁判法院旁听,他完整地报道了香港前支联会副主席邹幸彤,涉2020年于网上呼吁市民参与六四集会一案的裁决结果。他的报道,在网上引起关注,即日已获得4757人赞好、250则留言、以及734次分享,也让他的专页追踪人数急增。 

《苹果日报》被控违反《港区国安法》,去年6月在雨中告别港人。公司停运后,陈珏明在社交媒体平台开设专页「记者 陈珏明」。「我真的很喜欢做记者,这是我的专业。」陈珏明指,在这个时代里,相信他过去做记者所累积的经验,或者可以帮助港人去理解、面对社会的状况,亦感觉「要纪录这个时代发生的事」。 

陈珏明的专页简介写著「为相信的价值继续做坚持的人」,这大概是他「继续报道」的动力。 

苹果》倒闭后,陈珏明失去记者的身分,只能以公众人士身分到法庭旁听。(陈珏明社交平台专页截图)
苹果》倒闭后,陈珏明失去记者的身分,只能以公众人士身分到法庭旁听。(陈珏明社交平台专页截图)

前《苹果》记者:多间媒体关闭后 大众关注新闻资讯 

疫情、政情、法庭新闻,都是陈珏明的报道题材。一个月之内,专页追踪人数由原本的1万7千多人,急升到现在的2万6千多人。他每一个帖文,几乎都会见到「感谢报道」的留言。得到外界赞赏,陈珏明却说自己高兴不起来,亦有点受之有愧。他解释指,自己过去较少接触法庭新闻,既不是特别专业,也不见得报道特别详尽,比别人优越的,只是记录的速度较快。 

陈珏明留意到,3间具批判性的传媒机构相继关闭,令外界关注新闻资讯的流通。 

陈珏明说:其实我觉得大家有一个情绪,一时间没了《苹果》,再在短时间内没了《立场》、没了《众》,(有一种)『担心资讯缺乏』的恐慌在当中。但其实在当下,并不是去到很极端地说,好像完全没了那些资讯。主流传媒都有报道这个新闻,当然取材的角度未必完全一样,但法庭的新闻都没得好批判。 

近来,不时都会听到这类的疑问:「哪里有新闻可以看?」 

因参与民主派初选案被控「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的被告之一邹家成的Facebook专页,在1月12日晚上6时44分发文指,邹家成在北角警署报到期间,被指违反保释条件。在他的帖文下,有网民留言「恳请」专页管理员继续更新他最新的消息,「因为媒体消息流通太少。」 

一名不愿具名的前《立场新闻》记者也形容,这天很经典,因为「整个Facebook都是COLLAR,一个关于邹家成的Facebook图都没有,而这件事发生已经几个小时。」 

邹家成再次被捕当天,亦是ViuTV选秀节目《全民造星IV》女团COLLAR正式出道的日子。 

学者:大家不太习惯主动去找新闻 

中大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立峯指出,对于市民接收资讯的习惯,欧洲学者过去几年强调「新闻自己会来找我」(news-finds-me)的概念。他解释,香港乃至全世界,很多人看到新闻,并不是因为他们去买报纸、准时打开电视新闻频道、或者上网搜索媒体机构的网站,更多时候是媒体机构将新闻推送给你。 

「你想想《立场新闻》还在的时候、《众》仍然存在的时候,有多少人真的在URL(网址)上输入『thestandnews.com』按下去看,其实很少。」李立峯又説,加上传统媒体对于运作社交平台,较网媒落后,所以一旦失去运作社交媒体较成熟、成功的新闻机构后,「大家突然觉得没有(新闻)push到给我,而大家也不太习惯主动去找新闻。」 

在全新的媒体环境,陈珏明不同意「没有新闻可看」,但认为要如何适应,不仅是传媒工作者的课题,公众亦要设法学习。他说:「例如我们形容的『党媒』,他们那些是不是叫做新闻呢?是不是也好,你閲读它的时候,学会怎样去閲读它,你都能读到一些资讯出来,而我们是会思考的人。」 

新闻的理想:最坏的时代 就是记者最好的时代 

经历完「动荡」的几年,香港各间有开办新闻教育的资助大学,选择报读新闻系为首志愿的学生人数按年递减。面对多变的社会环境,主修新闻系的学生对于前路,或多或少会感到忐忑不安。不过,尚有半年毕业的新闻系四年级生Peter(化名),却更肯定自己要做记者。这份坚定,背后来自一种责任、一份使命感。 

Peter说:你离开又好像对自己不住,又好像对社会不住,这是我自己的想法,并不是每个人都这样想,但我会想,既然我一开始都想做这件事、去为社会报道,就不应该因为社会怎样突变或衰落而放弃这个想法,可况「最坏的时代,就是记者最好的时代」。越坏的时代,记者越多题材写。虽然在这个社会有很多题材都会触及红线,大家都不知道红线在哪,但仍然有很多事情需要被人报道。 

「初生之犊不畏虎」,但Peter也不是认不清新闻行业的现实。许多以往新闻从业员未曾想象过的变化,他未正式入行都已亲身体会过。 

去年5月,Peter收到《香港电台》新闻部聘用为实习生的通知,后来被告知到《港台》实习也需要签署宣誓。原本倾向宣誓的他,在准备9月到台湾交流的过程中,于网上得悉港澳人士移民台湾时需要申报,是否曾「宣誓或签署声明拥护《基本法》及效忠港澳政府」,因为担心宣誓会影响入境台湾,最后都放弃该实习。 

这次经历,对Peter来说,是社会给他的震撼教育。 

Peter说:由我读新闻的时候开始,没有想过进入一间传媒机构需要宣誓。因为传媒不应该效忠一个政权,而是应该监察一个政权。而当你选择效忠的时候,你还做不做到监察的角色呢?现在想起来,为甚么我当时会有这个想法?只想两、三个月,不会跟我一辈子这个想法太幼稚,其实会跟你一辈子。 

想做记者,但还有没有平台呢?Peter表示,还有很多值得看的媒体还在运作,甚至在自媒体日渐普及的年代,认为仍有很多途径做记者,继续说这个时代的故事,「虽然某一、两间媒体的消失,真的代表这个时代的崩坏,但亦需要有人去报道这个崩坏。」他相信,如果真的有做记者这颗心,是不是在一间实体媒体或网媒工作也好,都有方法继续做下去,「这个时代要再创立或者加入新媒体去发展,都不是难事。」 

新闻行业化整为零 独立记者或是出路? 

此路不通,便另寻他路。越来越多记者像陈珏明一样,开设Facebook专页、网上付费平台Patreon,以「独立记者」身分继续走下去,如「记者 谢馨怡」、「每日必睇新闻联播」、「记者 梁嘉丽」等。 

「所谓网络去中心化、规模细、有特殊定位、个人化记者等,其实是已存在的趋势。」李立峯指出,网媒的特点本来就是细规模运作、报道题材有特殊定位,而失去《立场》和《众》两间网媒「大台」之后,化整为零,加速了记者开专页自己报道这个趋势。 

但开设专页继续报道,又会否真是记者其中一条出路呢?李立峯觉得,这模式不可能长期运作下去,「很现实的问题,能不能谋生?」不过他认为,在目前社会状态下,始终有人会去尝试,「进行很实验性质的东西。」 

陈珏明就明言,「独立记者」对自己来说并非出路,一方面是生计问题,另一方面是风险问题。 

陈珏明说:你靠我这个专页是没有用的,除了我一个人只有两只手,而我其实都不知道自己能做多久,甚至在现在的状况底下,我有时候都会想,我会不会很快都会因为可能基于恐慌,删除了专页呢?我可能只能够在短暂的时间,给予一些安慰剂,让大家觉得「好像也有一些人还在坚持」,好像大家暂时未需要感到很绝望,但我不是一个解决的方法。 

9名新闻机构人员被控 港府:无影响新闻自由 

过去半年多,《苹果》7名高层及编采人员被控《港区国安法》第29条「串谋勾结外国或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及后,他们被加控罪名,与前《立场》总编辑锺沛权、前署任总编辑林绍桐,一同被起诉《刑事罪行条例》第9及第10条「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 

更早前,《港台》节目《铿锵集》前编导蔡玉玲,被法庭裁定两项「明知而在要项作出虚假陈述罪」罪名成立。多个政府部门之后收紧查册限制,如公司董事可选择隐去完整身分证号码及住址、车主可以获知查车牌者的资料等。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媒体停运是自己决定,不能与新闻自由挂鈎,强调港府并非打压新闻自由,而是依法办事。香港警务处处长萧泽颐亦强调,新闻自由受《基本法》保障,但并非绝对,传媒经常讲的自由,是建基于法律责任和义务,如果违法,是无资格讲自由。 

《铿锵集》前编导蔡玉玲被判两项作出虚假陈述罪名成立。判决公布后,蔡玉玲在庭外向传媒剖白心情,不禁伤心落泪:「今日法庭的裁判,竟然判决我们过去一直行之有效去查找真相的工具是『有罪』。」(本台资料图片 / 张展豪摄)
《铿锵集》前编导蔡玉玲被判两项作出虚假陈述罪名成立。判决公布后,蔡玉玲在庭外向传媒剖白心情,不禁伤心落泪:「今日法庭的裁判,竟然判决我们过去一直行之有效去查找真相的工具是『有罪』。」(本台资料图片 / 张展豪摄)

当香港少了《苹果》、《立场》和《众》…… 

当香港没了《苹果日报》、没了《立场新闻》、没了《众新闻》,大众失去的是甚么呢?李立峯分析指,当失去一些资本独立于政商圈,而又有影响力的媒体,亦会影响一些光谱较「中间」的新闻机构的运作。 

李立峯说:你有最批判的媒体存在的时候,最敏感的事情,它会报道。当《苹果》报道之后,你是《明报》、《南华早报》、《信报》,你不能当那样东西不存在,你都要跟进。一旦没有《苹果》、《立场》,《众》之后,第一,没有人带领去做最敏感的报道。第二就是,有一个实际情况,有一种唇亡齿寒的感觉。它消失了,压力会不会去到另一批呢?也让他们的压力增加了。 

「有一些题目的确会因为《立场》、《众》停运而减少。」李立峯续指,自己观察到,网媒较多报道与反修例运动或社会事件相关的案件,许多案件仍在审理,亦有更多的尚待开审。他说,虽然失去相关的新闻机构,不会让我们没有新闻看,但质疑一些具批判性的调查报道、议题或丑闻,以及一些涉及政治事件的法庭新闻会否因而减少。 

少了这些新闻有何问题?李立峯解释,社会多元声音既会收窄,让大众失去能较全面理解社会状况的机会,也会削弱传媒监察权力拥有者的功能。 

李立峯说:去挖掘那些事情,某程度是为了防止权力被滥用。当你有调查报道作为社会的机制,媒体去监察和报道,其实让权力拥有者和机关知道「有人看著你,不要乱来」,防止这些事情发生。当媒体失去监察力、社会失去监察力的时候,权力拥有者少了制衡,其实会出现那种有问题的行为,滥权、贪污的问题高了。 

学者李立峯分析指,网媒的特点本来就是细规模运作、报道题材有特殊定位,失去《立场》及《众》之后,化整为零,加速了记者开专页自己报道的趋势。(刘傲然摄)
学者李立峯分析指,网媒的特点本来就是细规模运作、报道题材有特殊定位,失去《立场》及《众》之后,化整为零,加速了记者开专页自己报道的趋势。(刘傲然摄)

新闻风雨中的微光 还能坚持多久? 

「上司叫你写大湾区专题,这些专题是做给谁看呢?是不是做给香港人看?还是为做而做呢?我想这会是我们未来需要面对的。」Peter清楚明白,见证衰落,是他这代记者必然要经历的。继续报道,是为了看到「在这个时代里,还有甚么人继续在衰落的时代里继续努力」;继续有动力记录香港的变迁,全因他相信「结局一定是好的,但是一定要经历某些事情。」 

「捍卫新闻自由的最佳方法,就是出版新闻。」这是电影《战云密报》中的一句对白。陈珏明指出,在比香港情况再艰难的地方,纵使面对很高风险,都继续有记者专业地工作。当报道是记者的本能,「只要我们仍然有机会发少少光,那我们便继续发出这些微光。」陈珏明这样说。 

香港保安局局长邓炳强早前表示,正与律政司积极研究,就《基本法》23条立法时,完善《官方机密条例》,更好防范间谍及窃取国家机密的相关罪行。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法例,像陈珏明这类「独立记者」的微光,还能坚持多久呢? 


记者:刘傲然 责编:李世民 网编:江复

文章来源:RFA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