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9日星期一

聯合國新疆人權報告或再次推遲發布

聯合國高級人權官員米歇爾·巴切萊特表示,她可能不會像承諾的那樣,在下週卸任之前發布人們期待已久的關於中國偏遠西部新疆地區的虐待指控的報告。北京一直在努力阻止該報告,報告的延遲使她受到人權組織的猛烈批評。

在學者、活動人士和聯合國獨立專家首次對中國在新疆任意拘留超過100萬維吾爾人和其他以穆斯林為主少數民族的報導發出警告四年後,人權組織尋求聯合國提供獨立評估,這可能有助於追究北京的責任,並為受害者及其家人帶來一些安慰。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切萊特在週四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她正在「非常努力地」趕上8月底的最後期限,這是她5月訪問中國並在6月結束正式訪問回國後給自己提出的。

她說,報告初稿已按辦公室的標準程序提交給中國政府。他們收到了來自中國的「大量意見」,這些意見必須在發表前進行審查。

巴切萊特說,她的辦公室準備的報告將深入研究侵犯人權行為的報導,對於中國的回應,她的辦公室將只考慮其中的事實陳述。

儘管如此,該報告進一步延遲的可能性加深了活動人士的挫敗感,並使他們感到更加失望,認為聯合國人權辦公室未能完成維護受虐受害者權利的任務。

米歇爾·巴切萊特一再推遲發布她曾承諾的關於新疆侵犯人權行為的報告,幾乎未做解釋。

「這正是中國想要的新聞發布會。這種回應只會讓中國當局和世界各地的其他獨裁者更加膽大妄為,」人權觀察中國部主任芮莎菲(Sophie Richardson)說。「這一跡象令人擔憂聯合國人權體系挑戰強國的能力。」

自巴切萊特的辦公室首次表示計劃公布對中國在新疆鎮壓的調查結果以來,已經過去了10個月。巴切萊特一再推遲報告的發布,而且幾乎沒有做出任何解釋,這讓外交官、維權人士甚至她自己的一些工作人員都感到困惑不解。

去年12月,她的發言人宣布,計劃在數週內公布該報告,但並未實現,這強化了人們對聯合國領導層不願與中國抗衡的看法。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在面臨聯合國預算嚴重緊縮和安理會經常因分歧而失靈的情況下,一直避免公開批評中國。中國是聯合國預算的第二大捐助國,聯合國維和部隊的重要部隊派遣國,而且是他推進聯合國社會發展目標的重要合作夥伴。

巴切萊特對新疆的評論大多隻停留在溫和地表達對虐待指控的關切。週四,她為推遲發布該報告辯護,稱她當時希望優先訪問中國,這是聯合國人權事務負責人17年來的首次訪問。

2月,在北京舉辦冬季奧運會前夕,示威者在舊金山的金門大橋上遊行,抗議中國對待新疆維吾爾人的方式。

2月,在北京舉辦冬季奧運會前夕,示威者在舊金山的金門大橋上遊行,抗議中國對待新疆維吾爾人的方式。
2月,在北京舉辦冬季奧運會前夕,示威者在舊金山的金門大橋上遊行,抗議中國對待新疆維吾爾人的方式。 JOSH EDELSON/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但在擔任高級專員的早期,她曾表示希望不受限制地進入中國和新疆,以便對虐待指控進行獨立評估。最終,她默許接受政府安排的參觀,並採用中國的說法,將新疆的拘禁營描述為教育和職業培訓中心。

曾經的新疆被拘留者描述了遭到人身虐待並被長時間灌輸共產黨的官方意識型態。

巴切萊特在作為聯合國人權事務負責人的最後一次新聞發布會上發表講話時,談到過去一年中每天都會收到「大量」信件,反映了她在準備報告時所面臨的壓力。巴切萊特說,其中一封信來自中國,由大約40個國家簽署,敦促她不要發表該報告。

最近幾週,中國準備了一封信函,分發到日內瓦的外交使團,內容警告稱,該報告的發布將「加劇人權領域的政治化和集團對抗」,損害她辦公室的信譽並損害其與成員國的關係。

巴切萊特週四承認,她受到了巨大壓力,既有來自希望報告發表的一方,也有來自希望將其掩埋的另一方。她否認這會影響她的行動。

「我一直承受著發表或不發表的巨大壓力,但無論發表或是不發表,我都不會被這些壓力左右,」她說。

中國將新疆暴行的指控稱為「謊言」,它對聯合國調查的回應,反映出北京擔憂外國對其捍衛新疆政策的批評,以及決心阻止各國政府在人權理事會採取行動。

牛津大學政治和國際關係的高級研究員傅若詩(Rosemary Foot)說:「中國將聯合國視為一個可以使其在世界政治上的立場合法化的機構,因此,如果聯合國對於中國在新疆的做法與中國的意見不一致,這對北京來說是令人擔憂的。」

Nick Cumming-Bruce自日內瓦報導聯合國、人權以及國際人道主義組織相關新聞。 他曾在《衛報》(The Guardian)作為東南亞記者工作了20年,也曾擔任《華爾街日報》亞洲版(The Wall Street Journal Asia)曼谷分社社長。

王霜舟(Austin Ramzy)是《紐約時報》駐香港記者,專注本地新聞,也報導區域性和突發新聞。他此前駐台灣和北京,曾對亞洲重大事件作出報導。歡迎在Twitter上關注他:@austinramzy

翻譯:紐約時報中文網

點擊查看本文英文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