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瞩目的中共20大已经在10月22日落幕。一如外界预期,习近平第三次成功连任中共总书记,为在明年三月的人大政协会议上蝉联国家主席第三任期铺平了道路。中共在文革阵痛中为避免重蹈覆辙而逐渐形成领导人接班制度至此瓦解。随新一届中共领导团队名单出台,此前外界密切关注的所谓党内派系斗争似乎已经以习近平个人的胜利而告一段落。如何看这份将作为未来五年中国最高政治权力机构的政治局常委名单?前国家主席胡锦涛被架离会场的场景意味着什么?改革开放40多年后,中国政治何以重回一人独大的局面?法国塞尔奇-巴黎大学教授张伦先生接受电话本台采访,介绍了他的看法。
20大人事:一次彻底、完全的大洗牌
法广:中共新一届领导班子名单已经公布。政治局常委可以说清一色是习近平的追随者、支持者,此前海内外观察人士猜测有可能留任或上位的团派人物,无论是李克强、韩正,还是汪洋、胡春华,全部出局。您对这样一个人事安排结果感到意外么?
张伦:“坦白说,我最近几年基本不太关心中共政治,也没在此前关心有关20大的各种各样的动向。这和我自己的一个判断有很大关系,也就是我此前就已经认为习近平在20大连任基本不成问题,而且,20大将会是一个习近平主导的政治。我做这样的判断,其中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这里不详述。但有一点,且不说其它原因,仅从政治操作的技术原因来看,就很难出现习近平不能连任的局面。中共这些年不断营造所谓安全问题、危机意识,包括新冠清零政策造成的各种社会紧张。除了一些客观的内外政治因素之外,这样做的一个重要目的,我想,可能就是服务于中共20大,营造一种非我莫属、必须有这样一个领导核心的政治氛围。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并不怎么关心20大之前的一些发展。我真正开始关心20大是在10月22日宣布的结局。因为宣布出的政治权力格局很可能影响中国的未来。”
“现在看来,这个结局比我此前想象的还要遭,意思是说,中国真正进入了一个习近平一人独大、掌控全局的局面。这样的局面与中国在文革后四十几年政治发展的大趋势背道而驰。这种背道而驰的进程自习近平上台以来就不断加速。五年前,19大结束当天,我接受贵台一名记者采访,提到今后政治局常委要向总书记述负责。我当时说,仅此一点就已经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变化,意味着从此将会加速向专断方向发展。这种趋势在五年内不断强化,终于走到今天习近平一人独大、独裁的时代。现在已经谈不上什么人事布局、派系之争,而是一次彻底的、完全的大洗牌。这样的政治格局会对中国未来造成什么影响,还需要观察。但我个人的判断倾向非常悲观,因为古往今来,没有政治人物在一人独断的时候,最终不带来决策上的重大问题,甚至灾难性的后果。这是古往今来的铁律。经过文革的人都知道。看看今天的俄罗斯因普京一人独裁造成的结果,我们有这种担心,大概也不是没有它的道理。我们只能为中国人祈求多福吧,愿上苍眷顾中国,让中国少些灾难。
20大权力格局带有政变性质
法广:您在此前的谈话中曾提到这样的人事布局是一种政变性质的结果。您仍然这样认为么?
张伦:“我还保持这种说法。从传统意义上说,政变就是对权力格局进行一些重大的、非制度性的变更。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一,习近平改变了六四之后这三十几年逐渐形成的(领导人)到期下车这样一种任期限制的规矩。这一点,他在2018年修宪的时候,就已经做到了。但是,人们可能还抱着某种希望,希望最终不会走到这一步,这可能是一种太浪漫的想法。人们或许还有另外一种想法,就是中国政治即使在毛时代,也从来都有一种派系平衡,所谓照顾大多数、维持党内团结……习近平在这一点上——这也是出乎我个人意料之外之处,我虽然认为他会主导一切,但是他是否还会给各方一点面子、维持党内表面的一种基本“和谐”,也是便于更好的协调工作?他是否会照顾一些各方的利益,保持一点不同的声音?毛时代也还有这些面子上的作为。但习近平完全抛开了这些。这是比较出乎人们预料的。从这点上说,就不仅仅是制度上的政变性质,整个权力格局这种颠覆性的变化也带有政变性质。”
“提到这种政变性质的变动,我猜想,在达成这样的政治格局的过程当中,习近平的人马是否动用了某些非正式的手段,逼迫各方就范?历史将来会给我们一个答案吧。”
胡锦涛被架离会场的场景象征意涵深远
法广: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一段时期以来,海内外媒体一直都在广泛关注这次中共20大。但这次20大最引人关注之处,可以说是一个意外场景:就是在大会闭幕当天,前国家主席胡锦涛被架离会场那一幕。这一幕场景连日来引发海外媒体以及社交平台无数的解读与评论。您对这一幕怎么看?
张伦:“我非常重视这件事,但是我不是特别关心具体的前因后果。我很看重这件事本身的象征意涵。我当时看到这个场景的时候,第一个反应是想起了朝鲜领导人金三胖,把他的姑父、重臣张成泽架离会场的场景。当然,那个场景是设计好的,是金正恩为了消除异己,巩固权力。今天胡锦涛被架离现场,其中有没有这样的预谋?我们现在不清楚。但是,我认为,无论具体的因由是什么,这一幕都非常具有象征性。它象征着一个一人主导局面的政治时代的开端。胡锦涛被架离后,留下一张空椅子。另一方面,胡锦涛的离去也展示,老一代政治人物,也就是后邓时代的老人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这样一个小插曲,从某种意义上说,更好地象征性地展示了这个党的真实场景:这个组织既要做门面——把胡锦涛请来出席,同时又在需要的时候,无论是为了维持这样一个场景,还是为了保证大会的胜利,需要把人架出去的时候,就架出去!而这个象征性的插曲也彻底打碎了习近平试图向外界传达的所谓“团结的大会”、“和谐的大会”的信息。很有象征意涵,具体的内容甚至无关紧要。”
“半拉子改革” 是造成这种局面的结构性因素
法广:中共党内一向权斗激烈。习近平2012年上台的时候,在外界看来,他是在党内并无深厚根基的领导人。他何以在十年时间内,不仅打破此前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制定的一些党内运作规矩,而且能平息党内激烈的派系斗争,让自己赢得这种强势的地位?
张伦:“这个问题可能是现在国际观察家或政治学者都在探讨的一个问题。我自己也有一些想法。我觉得其中有些偶然因素,也有一些必然的逻辑。偶然因素,比如薄熙来-王立军事件造成薄熙来集团的垮台;令计划因为他儿子的事件而给团派带来一记重击……这都是些偶然因素。但也有一些历史的、政治的必然。这些必然因素在我看来是,在邓小平之后,在打江山那一代的强人政治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之后,谁占据着那把交椅,谁就掌握了最大的资源。 任何人发出挑战或对他有所批评,都可能被冠以“反党”的旗号,被师出有名地加以整治,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另外一些历史的和政治背景与邓小平留下的遗产有关,尤其是1989年的天安门镇压。镇压之后,一方面中国改革进入一个比较扭曲的阶段,尽管它带来了经济发展,但经济发展是一种扭曲状态,社会上有很多不公正。这就为习近平以“反腐”、民粹为旗号,整治对手提供了社会氛围和基础。”
“同时,六四镇压的政治上的背景是它清除了党内所有真正的改革派,清除了最后一批有理想的、愿意为这个民族承担责任、付出牺牲的理想主义者。从此以后,政坛当官者基本上多少都是为了谋求利益,才进入体制中发展,很少有人可以像过去那样——即使在毛时代,也还有彭德怀这样的人——,为民请命。现在基本上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官运和自己的利益。”
“另外一个问题是,六四镇压后,经济扭曲发展,存在大面积腐败,很多官员都是受益者,很多人都有很多说不清楚的事情,不是自己,就是他的妻子、孩子。这就给习近平以反腐来整治对手提供了最好的把柄。我想说的是,一方面,这些政治人物本身缺乏理想,缺乏道德要求,于是腐败丛生,而约束机制缺失;另一方面,习近平抓住这个弱点整人,造成一批又一批人被清洗出局或者臣服其脚下。这些都是习近平走到今天的背景和原因。”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如今的技术上的控制。毛时代,人们可以串门、串联,但现在这些都很难了,可能你一出门,对方就已经知道了。这些从人事到技术上的控制,使得反对者无法集结。这是他能够逐渐巩固权力的一个技术上的原因。”
“我还想说的是,习近平很可能使用了帝王式的方式,拉一个,打一个,利用各方都想上位、想保全自己的心态,实现各个击破,使得常委们,包括这些还在台上的人,心存幻想,心存侥幸,但最后所有人都名落孙山,形成习近平如今一人独大、所有派系都受损的局面。事实上,从邓时代到今天,所有高层政治人物都有责任,而最终也都是受损者。当然,自然年纪的因素,赶上代际替换,也是对习近平巩固权力的一个有利因素。”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今天的局面带有必然性的原因。我曾经说,中国的改革如果最终从历史角度讲成功,完成转型,完成制度构建、文明的提升和再造,那么邓小平会赢得一个很好的历史地位评价。其实,即使六四镇压后,也不是完全没有转变的机会,但确实转变已经不容易。最后的格局是,邓小平的“半拉子改革”内在的冲突、内在的矛盾积累下的问题,使得政治上没有任何进步变动,只经济一只脚向前迈进。这种失衡造成习近平这样的人物可以为了自己的权力,为自己的政治运作,顺理成章地利用了丝毫没有改变的政治体制,来强化自己的权力,打压公民社会,打压民营经济等等。就是说这种“半拉子改革”本身内在的矛盾,是造成今天这种局面的结构性因素。”
“如果不能完成全面的改革,在政治上有所突破,那最终从历史的宏观角度看,改革就会失败。事实上,现在就已经看到,改革事实上已经死亡。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告别改革开放的时代,至少我们原来理解的、带有某种自由取向——即便不是全部,但至少有局部的自由取向的改革开放时代,(已经死亡。)那项改革曾经给中国,给中国人带来很多希望,也给世界许多其它国家带来希望,这也是为什么当年西方关心中国,给中国市场、技术的一个重要原因。但这些现在都破灭了。今后,中国会面临一个非常不确定的时代,各种可能都存在。”
文章来源:RFI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