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志清在评论《陈若曦的小说》一文中,顺笔提及陈在文革中的经历,虽三言两语,却让人感慨唏嘘。
一
陈若曦原名陈秀美,1938年生于台北,家境贫寒,却才华横溢。1957年读台湾大学外文系一年级时即发表处女作,1962年赴美留学前已小有成就,与白先勇、欧阳子、王文兴等人齐名。
陈若曦先入美国蒙荷立克女子学院进修,次年转学到霍普金斯大学专攻写作,其间英文译述接连问世,1965年获硕士学位。天资聪颖、后天顺畅的陈若曦前程正无可限量。
陈若曦
然而此时,陈若曦结识了一帮新朋友,包括她的未婚夫段世尧。段是理工男,学流体力学,却讨厌美国,看到媒体不断报道大陆成就,决心报效祖国。1964年结婚前后,陈若曦每次到纽约,都委托夏志清借一大批中共书籍,带回去研读。1966年10月,已拿到博士学位的段世尧携妻子,转道欧洲返回大陆,从此杳无音信。此前夏志清多次劝阻无效——"青年人相恋,陶醉于一个看来非常高贵、牺牲小我的理想,这份信心是无法动摇的。"但夏志清也坦承他们是真诚的,与声称"回归""认同",却在美国享受资本主义生活的某些教授,不可相提并论。
二
陈若曦返回大陆时,史无前例的文革方兴未艾如火如荼,焚书坑儒、游街批斗、家破人亡的惨剧每天都在上演。前有张爱玲、傅聪先知先觉,后有马思聪冒死偷渡,更多的人是束手待毙、无处可逃。而此刻,陈若曦却反其道而行之,无异于自投罗网,不能不让人大跌眼镜扼腕顿足。
陈若曦在文革中的遭遇,具体细节我们不得而知,只知在华东水利学院教书,夏志清文中亦仅有寥寥数语:"在大陆七年,种过田,挖过煤。"还有一件显然是陈重获自由后谈及的事:夫妇俩初到北京,满怀热情,一天看到彭德怀双手反捆、头被按下,在长安街上游街,心灵震动,信念不免动摇。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松动。次年春,夏志清接到陈若曦仅一页纸的来信,便知她有意离开大陆。果然,当年11月13日,段陈夫妇带着两个孩子,经广州抵香港,次日陈即致函夏:"我们离开中国的原因,相信你早就能理解,这几年的经历真是欲说还休。这薄薄的信纸,也负担不了我沉重复杂的心情。"
陈若曦初到香港,在一所中学教英文,钟点多,薪水低,生活拮据,情绪低落,但毕竟获得了自由。1974年11月全家定居加拿大,陈若曦在一家银行找到了差事,虽然收入微薄,但足以养家糊口,抵港后所欠债务亦逐渐还清。
三
困居大陆期间,少年成名的陈若曦在台湾已销声匿迹,被人遗忘。但她毕竟有文学功底和自由底色,又善于观察和思考,加之夏志清不断来信鼓励,经过短暂的消沉,陈若曦终于重拾荒废多年的笔,一批深刻揭露文革罪恶的佳作应运而生——从1974年秋到1976年春,短短一年半内,陈若曦发表了六篇中短篇小说——因为都是以真人真事为蓝本,在台岛引起轰动,好评如潮。
《尹县长》和《任秀兰》写的是忠于党的两个不同背景人士的悲惨下场,前者是投诚的国民党将领、新社会人民爱戴的好县长,后者是十四岁就参加游击队、有神枪手之誉的老党员,结果一个被打成反革命遭枪毙,一个跳进了粪坑自杀身亡。中篇小说《耿尔在北京》因有浓郁的自传色彩,尤其值得重视,段陈夫妇在文革中的遭遇可见端倪。
《耿尔在北京》不仅把两段爱情写得情理交融、扣人心弦,也讽刺了归国观光的教授和宣传员韩素英(让人不禁联想起杨振宁和韩素音)。想当初,耿尔若不返国服务,如今也可"回归"观光一番,可惜他已定居大陆,身份地位迥然不同了。"饥饿"是小说主题之一,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文中多次写到"吃"。教授是耿尔的芝加哥大学老同学,耿尔陪他吃了一个晚上,却话不投机:
夜深了,他起身告辞。老同学依依不舍地直送到大门口,还用英语说:"老友,你再想想看,还有我能替你办的事没有?"
他真想了想后,笑了。"有的,你们常常回来观光,我好跟你们走走高级馆子,这对我也是莫大的享受了。"
"莫大的享受!"
偶尔饱食一顿,却解决不了长期的精神饥渴:
书桌上,靠墙站着一排毛泽东的著作、语录、诗词、选集等,有精装本,有简装本,有横排版,直排版,还有袖珍本,甲种本,乙种本……真是名目繁多,应有尽有。我叹了口气,仰头望着贴在墙上的毛泽东半身像。墙上的人似笑非笑的表情,好像对适才发生的事全无动于衷,沉静、冷漠得令人望而生畏。
短篇小说《值夜》里也有一段类似描写:
"我以前很爱书",他说。"除了本行的书外,我尤其酷爱文史。家父本来是学文的,留下不少书。我自己也爱买书,解放后出版的小说、散文、评论等,我很少错过,所以,一共也收藏了八九百本书了。文革初起,破四旧,我就烧毁了全部的旧版书。后来,新作家也一个个倒下来,我清理都来不及,干脆借了一部拖板车来,自己把它们拉去破烂收购站,当废纸卖了,每斤四分钱。从那以后,除了《毛选》,我没买过书。"
陈若曦虽然为天真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没有辜负自己遭受的苦难——不像丁玲,一生饱受凌辱和迫害,依然对伟大领袖一往情深,晚年没有任何反思之作——以如椽巨笔为历史作证,同时奠定了自己在当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
结语
每到灾难临头,网上都会疯传一个帖子——《快跑,不然来不及了》,说的是希特勒上台后德国知识分子的不同选择及由此带来的不同结局。无独有偶,四九年前后,中国知识分子面临同样的抉择,无论是坚留不去的陈寅恪、胡思杜,还是飞蛾扑火的老舍、巫宁坤,他们的遭遇都说明了一个道理:相比于学问,见识和判断力更重要。
2022年10月1日于过客居
文章来源:新世纪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