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伊朗的抗议浪潮,中国一如既往以“不干涉他国内政”为原则作壁上观。流亡海外的伊朗人表示,北京加入批评伊朗领导层的行列,并不会损害其利益。
(德国之声中文网)22岁伊朗女性阿米尼(Jina Mahsa Amini)遭道德警察拘留后死亡,距今已过了两个多月,而全国各地的抗议浪潮还在持续。西方国家谴责伊朗镇压和平抗议,但俄罗斯和印度等主要国家却未对伊朗的暴力事件作出评论。中国也一如既往,以“不干涉他国内政”为原则冷眼旁观。在11月2日举行的联合国安理会非正式会议上,中国与俄罗斯将伊朗当局镇压抗议活动描述为内政问题。
正因如此,伊朗政权的批评者将中国政府视为德黑兰领导层的重要盟友,对北京持负面态度。伊朗反对派流亡人士2019年成立的“伊朗过渡委员会”顾问巴拉提(Mehran Barati)对德国之声表示:“中国在国际关系中关注的都是国家的领导人。人民的意见是次要的。在君主统治期间便是如此。”
中国与伊朗执行死刑的次数遥遥领先其他国家
德黑兰寻求中国支持
近年来,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寻求强化与中国的关系,以缓解来自西方制裁的压力。宗教及政府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因此大力推动“向东看”外交政策。在此背景下,2021年3月,时任伊朗外交部长扎里夫与中国外长王毅在德黑兰签署了25年全面合作协议。
时任伊朗总统鲁哈尼积极推动与中国的“战略合作”。其继任者莱希也将加强扩大与中国合作视为伊朗外交政策的优先事项。
然而,中伊签署合作文件遭到舆论、社交媒体及专家的大量批评,认为这不符合伊朗国家利益,“出卖伊朗给中国”的说法广为流传。
伊朗的抗议活动正主导当前的政治议程。法国总统马克龙甚至称其为“革命”。许多观察家认为,伊朗不会重回抗议活动发生前的日子,国际社会必须适应一个新的伊朗。在当前形势下,中国将如何继续与伊朗合作?
巴拉提表示,原则上中国希望与伊朗建立良好关系。“中国想要通过经济合同,长期内接收美国在中东地区留下的所有政治地位。这与北京的丝绸之路战略是一致的。”
另一方面,中国是伊朗最重要的贸易伙伴。2022年前7个月的双边贸易额为96.6亿美元,其中伊朗出口约占一半,比去年同期增长近四分之一。
双边关系在军事领域上也有所发展。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巴戈里(Mohammad Bagheri)2022年4月底与中国防长魏凤和在德黑兰宣布,两国在阿曼湾举行联合军演。
“不要押注输家”
政治专家巴拉提对德国之声表示,中国对伊朗的民主制度不感兴趣,但对一个稳定的制度感兴趣。“可以给中国以下建议:在伊朗脆弱的体制下,你无法缔结安全的经济和安全协议。但如果伊朗有一个强大的民主制度,你们能制定一个受到社会认可、长期安全的合同。不值得拥抱失败者不放手。”
但中国政府担心伊朗抗议运动若取得政治成功,可能对中国共产党的一党专制构成威胁。
生活在柏林、致力于记录伊朗政治犯的《伊朗监狱地图》项目负责人阿敏·里希(Amin Riahi)表示,这样的担忧毫无根据:“文化相似性是革命向其他国家传播的必要条件。伊朗和中国之间并没有这样的相似之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