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8日星期五

国际关注港新闻环境 独立记者:主流传媒趋大陆化沦宣传机器

前《苹果日报》和《立场新闻》新闻人梁嘉丽和林彦邦接受本台访问,谈及近2年港媒倒闭潮下,「获幸存」的主流传媒中,「相当多的声音失了踪」,而生态趋「大陆化」,成为「搬字过纸」的官方宣传机器,形容是香港「第4权」沦陷。

英国国会跨党派香港小组(APPGHK)近日发表的报告,再度唤起国际关注香港的新闻环境。据报告,自2020年《港区国安法》生效约1年后,至少8家独立的新闻机构为保护员工而决定停运,包括《众新闻》、《传真社》等,以及2间因被控违《国安法》而被迫关闭,包括《苹果日报》和《立场新闻》。同时,亦有来自个别屡揭社会时弊、深具公信力的新闻节目,因为政治原因「被腰斩」,包括《有线新闻》的《新闻刺针》。

近千人被迫加入失业大军,不少都是屡获奖项、具公信力、敢言和资深的香港新闻人,当中包括前《立场》采访主任林彦邦,和前《苹果》港闻专题组记者梁嘉丽。他们在港多间主流电视台和报章当了16、7年记者,过去1年多被迫只身转型为独立记者。他们又如何看现时主流港媒的生态呢?

独立记者:消失的不只是新闻人,更多是「声音」

林彦邦说,香港新闻业大规模消失的不止是新闻人,是多元的「声音」。

林彦邦说:我觉得现在相当多的声音在香港主流传媒消失了,例如即将入狱或准备出狱的示威者,他们好像在主流视野失了踪。如涉及旺角骚乱案件的卢建民,他最近刑满出狱。他是被告当中最长刑期的一位,而旺角骚乱在香港历史上的大事,他是案中最后一个出狱。我个人认为这是一单新闻。当日等他出狱的只有我,他是在较偏远的塘福监狱出狱的,另只有《独媒》在东涌等他,就没有了跟进,这些资讯的空洞是相当大。

林彦邦说,1年前成立的自媒体《ReNews》,与不少香港独立的媒体,花功夫报道香港政治犯的故事、不公遭遇,以不同角度反映香港人权和政治状况,尝试去填补主流媒体中的空白,但碍于能力和资源匮乏,效果有限。

独立记者:「后国安时代」下,写每个字都「步步为营」

1年多前转职独立记者的前《苹果》港闻专题组记者梁嘉丽,亦有同感,指尤其是政治议题上,港媒取态趋向「保守」,会主动自我审查,避免触碰红线。

梁以自己为例,过去亦深入采访不少反修例运动被捕者和离散海外人士,包括学者、政治人物、公民社会领袖和维权人士,冀「记录这时代下大、小人物的精神面貌」。但她指出,即使脱去主流新闻机构的包袱,在香港「后国安时代」的气氛下,写每个字都会「步步为营」。

梁嘉丽说:《苹果日报》和《立场新闻》没有了之后,关于参与社会运动的人士,或被社运影响的人,我猜他们的声音在主流媒体没有了8成。在香港的气压下,我可以说我的抗压能力低,但那种白色恐怖,让我觉得要自由地写,或是将受访者的内容全面报道,我在香港的时候是很多困难,坦白说有很多自我审查的情况,我觉得我的文章是没血没肉。

梁嘉丽最近赴台湾创立《光传媒》,她希望借此机会可重拾以往的新闻自由和空间,将不同角度带回香港。不过她坦言,在现时愈发紧张的政治气氛,要找受访者都愈趋困难。

梁嘉丽说:因为要坐牢的,已经坐牢,也有很多人出狱后不想再提。这都人之常情,有不同担忧都可以理解。

主流媒体「搬字过纸」以求自保 官宣资讯泛滥

林彦邦指出,比起「有些东西没人写」,更严重的问题是,值得社会关注的内容,被海量的官宣资讯「淹没」。

林彦邦说:港府官方在媒体操作上,较以往明显和成熟,而主流传媒很乐于或惯性于跟进官方指挥棒去运转。例如刚过去的,特首李家超率团考察大湾区,大家一直去跟他早上、中午、下午去哪里,这到底意义和价值在哪里?又或是再之前,夏宝龙主任访港,有天早上大批传媒去捕捉他去九龙湾饮茶,还要引述消息指,夏宝龙吃了甚么点心。到底这些资讯有何意义?这类资讯充斥在主流媒体上,其他东西不是没有人写,问题是有海量令人感到无聊的资讯在传媒当中,就如台湾的「马英九总统看手表」,令其他(具价值)东西很容易在这资讯海中流走。

林彦邦同意,香港媒体愈趋「大陆化」和倾向官媒式的做法,「视官方资讯大于一切」,而且在政治阴霾下,变得更不敢、更懒于有「个人看法」,一贯「搬字过纸」以求自保。

林彦邦说:大家搬字过纸是很明显的,到一个地步是,当政府新闻处出了一篇稿,就用最简单的文字复制去出一条即时新闻。对,是有报道了,但读者会否在当中看到有何insight(洞察),是不会的,或者都是很零碎。我感觉是,大家有一种惯性和惰性,觉得做来没用。这也是风险回避,你这样说,我就这样写。直白搬过去,理论上是安全。

独立记者:记者最基本是独立思考

梁嘉丽认为,记者最基本是能做到独立思考,而非人云亦云。

梁嘉丽说:我认为做新闻最重要的,不是「喂」读者,而是给不同资讯予公众去有自己的见解。

林彦邦强调,香港以往重视传媒「第四权」的公权力,即监察政府和社会,维护人权和公众利益,在一国两制下有独特的位置,惟如今被大幅矮化。他以「亚视」为例,当港媒只为官方「服务」,「一言堂」的舆论环境、乏善可陈的报道自然令读者流失,一旦失去「战略价值」就会被淘汰。

记者:李若如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文章来源:RFA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