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世界报》认为,中国远没有看起来那般强大,因为西方自由体系才是创新能力的保障。瑞士《新苏黎世报》则警告说,中国政府表面上把西方当朋友,实际上一直视西方民主国家为意识形态敌人。
(德国之声中文网)柏林出版的《世界报》以"为什么中国被高估了"为题,刊发评论指出,德国人并不用担心旨在疏离北京的新对华战略会激怒中国,因为中国的真实实力比看起来要弱小得多。
"德国是不是有点自不量力?我们难道真的认为,凭借联邦政府最新发布的对华战略,我们就能像对待俄罗斯那样对付中国?比如,迅速降低经济依赖性、迅速寻找新的供应商、迅速找到新的市场,然后向对手划出红线?"
"这一切用来对付俄罗斯都已经奏效。俄罗斯能源禁运并没有让德国经济瘫痪,相反,德国经济去年增长2%,今年第一季度甚至达到了同比6% (DW译注:若扣除通胀因素,一季度增长率为0.2%)。对于德国这样一个大型经济体而言,在俄罗斯问题的压力下,这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但是中国问题则完全是另一个级别。"
"俄罗斯不过是一个衰败的原材料出口国,该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只相当于我们的退休年龄。而中国则是全球人口第一大国、经济第二大国,在包括欧盟邻国在内的德国出口贸易伙伴排名中,中国位列第四。中国人能自主生产量子计算机、建造空间站。中国不是无足轻重的效果,而是一个强国、是世界的未来。果真如此吗?"
文章接着指出,以人均收入来衡量,德国的发达程度依然领先中国好几倍。以人均专利数量来衡量,欧美也把中国遥遥甩在身后。"和中国的一党专政制度相比,西方才是真正的未来。这与我们的自由生活方式有关:自由能增进创新。"
作者认为,许多中国看似强大的地方,恰恰是中国之弱点所在。比如中国令人眼花缭乱的互联网技术,体现了中国政府控制民众的欲望,因为北京非常担心不满的民众公开抗议。中国还面临严重的人口结构问题,有可能陷入"未富先老"的泥潭。习近平大张旗鼓的反腐败运动,也只是让中国在透明国际的清廉指数排名中略微上升,实际上他的目的是大刀阔斧地改组政治精英阶层、巩固自身权力。
"也许,习近平真的是全球最有权势的人,但他也是全世界面临最多麻烦的人。德国政府的新对华战略强调,我们无法和中国脱钩。这是正确的表述。我们不能够疏远全球1/5的人口、不能够疏远一个伟大的文明。但是我们不再应该将中国当作无所不能的引领未来的国家。我们需要摆脱对一党专政的中国的依赖,因为其崩溃之可能性比我们预想的要大得多。最终,一个虚弱的中国会比一个强大的中国更加危险。"
瑞士问:在哪些领域还能和中国开展合作?
瑞士《新苏黎世报》以"面对中国,瑞士必须更加谨慎、更加自私"为题,刊发评论指出,新冠疫情后的中国正在逐步开放,但是瑞士再也不能对习近平治下的中国抱有幻想。
"在个人层面上,许多中国人依然热切地渴望与西方伙伴的交流。但是中国的政治领导层却在塑造另一种现实。近期,《新苏黎世报》驻华记者参加了多场瑞中双边活动,注意到了一些警讯。在深圳,一所设立有瑞士创新中心的大学高调举行具有朝鲜色彩的学生军训。在另一个地方,某位具有瑞士背景的中国学者说,高校科研用于军事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甚至在瑞士商会举办的一场环保技术论坛上,也出现了耸人听闻的场景:一名中国企业家骄傲地介绍说,他拥有将废旧橡胶循环加工利用为隐形战机涂料的技术,并且向观众展示了战斗机、航母的照片。"
"这些案例都涉及军事,绝非偶然。集党政军领导权于一身的习近平反复呼吁军人要为战争做好准备。他显然指的是台湾。根据一项最新研究,中国军队正在为全面战争进行武器测试。习近平也在强调军民两用科技。"
"中国领导人把自由民主国家视为意识形态敌人。当然他们并不会直接对这些国家的代表这样说,而是高谈双赢。但是,在中文舆论里,中共天天都在对西方宣战,不论是他们的媒体宣传,还是偶尔泄露的内部文件。"
"在许多经济领域,北京当局都是先拥抱外国,直到中国人自己也能够生产同样的东西。这固然是每个国家政府的权利,但前提是他们要遵守世贸组织的规则。而现在的情况却是:双赢就是中国人赢两次,其他人空手而归。"
"所以,瑞士人不应该天真。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抑或高校,都必须扪心自问:到底在哪些领域还能和中国开展何种合作?这是艰难的决定,必然会有很多红线,在某些领域几乎不可避免地要和中国合作。中国已经是科技大国,有着世界领先的科学家和实验室。中国企业生产全球气候保护所需的设备。而且瑞士也需要和中国自由派人士保持沟通,后者对习近平持批判态度,渴望与外界的交流。"
"在与中国合作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一些谨慎措施,其中包括全面认知机遇与风险。我们需要制订负面清单,禁止在可以军用的科技方面展开合作。在与任何新的机构开展合作时,都应该牢记:习近平的民族主义、全面监控党国体系随时会插手。个人层面、充满互信的交流固然更安全,但是我们必须随时考虑中止合作的可能性,以防中国有朝一日武力攻台。"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