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生命只存在于数据的价值上,他们不过是萤幕上的程式码,或是营区里的数字而已。」
端传媒记者 黄奕潆 发自台北
【编者按】随著新疆再教育营的警察档案与内部文件的流出,以及新疆流亡者给出的证词,世人得以稍稍掌握中共当局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控制与人权侵害的事实,相关出版也陆续翻译上市,提供读者深入了解的机会。
自去年年底起,就有米日古丽.图尔荪, 安德莉亚.C.霍夫曼 (Mihrigul Tursun, Andrea C. Hoffmann)《有去无回的地方:一个维吾尔女孩在新疆“再教育营”的真实经历》、日本学者雄仓润的《新疆:被中共支配的七十年》,以及人类学家戴伦・拜勒(Darren Byler)的《新疆再教育营:中国的高科技流放地》及《黑甲山的微光:中国恐怖资本主义统治下的新疆,从科技监控、流放青年与钉子户一窥维吾尔族的苦难与其反抗》等出版品,在台问世。
其中,加拿大卑诗省温哥华西门菲莎大学(Simon Fraser University)国际研究助理教授戴伦.拜勒就有两本著作在今年夏天出版。拜勒是国际知名维吾尔族社会与中国监控体系研究者,作为新疆再教育系统与监控治理的证人,他也积极出面为维吾尔人权倡议。
趁著他6月访台参与学术活动的机会,端传媒对他进行专访。访谈中,除了谈论他的田野成果,也呈现他对科技监控的研究见解,与个人实践。访台受访或出席新书活动过程中,他数次强调:发生在维吾尔族身上的,也可能发生在你我身上。
透过书写与此行公开分享,他希望台湾与其他海外华人社群读者察觉自身潜在的“共谋性”,也希望大家能体认到,自身相对于维吾尔人的有利地位,并因此产生一份责任感:“与维吾尔人站在一起。”
2015年初的某个冬日,正在新疆做田野研究的人类学博士生戴伦・拜勒(Darren Byler),受一名年轻广告制片之邀,造访他那位在南疆维吾尔村落的家。尽管行前拜勒多次警告这位名叫马赫穆德的青年,事情恐怕不会如他所愿那般顺利,马赫穆德却不觉得会有什么问题,只顾著说服拜勒留宿一夜。
这个村子颇为偏远,距离最近的一个县城,要途经68公里的颠簸道路,如果要到有接受外国人入住旅馆的城镇,得耗上三小时车程;马赫穆德家没有私家车,要真有个什么万一,拜勒显然难以随意脱身。
就在享用完马赫穆德家特地准备的一只鸡后,他的父亲接到电话,说警察要来造访。接著,两个身穿警察制服的男子,与六名带著棍棒担任维安志愿者的在地农户,冲进屋子里。这家人在与来者握手,行礼招呼后,便不断向警察解释拜勒的身份与来意。
维安志愿者说,他们只是想来瞧瞧“外国人”长什么样子而已,警察就比较严肃,直接讯问拜勒有没有手机,有的话,让他们检查一下。“也许因为我的手机是全英文设定,他找不太到我的照片放在哪里,”拜勒在《黑甲山的微光》(Terror Ccapitalism)中写道:“他看了看我的联络人,点开了几个小程式,经过一两分钟后,他交还我的手机。众人鱼贯而出。”
马赫穆勒的额头上留下一颗冷汗,他的朋友们在炕上一语不发。不久,警察又来了,他们带著相机对著拜勒的护照拍了又拍,称会联络县级维安人员,确认需不需要将他们都带回警局。
等待的时间如坐针毡,邻居纷纷提出应对方法,直到马赫穆勒接到警方电话,说拜勒的文件没什么问题,而且县里警察首长也就他在维吾尔村庄过夜一案做了审批,表示同意。大伙儿这才大大松了一口气,并讨论起方才的一切。
他们认为,警察看到拜勒时颇为紧张,“他们不知道如何是好,他们遇到外国人只会说yes或no。在某方面,他们想要给你一种我们的社会很祥和的印象;但另一方面,他们可能会怀疑你是个‘恐怖分子’。”
邻居们说,这些日子以来,维吾尔男人就算是犯了点鸡毛蒜皮的事也可以被抓,“叫你笑你不笑,叫你跳(舞)你不跳,他们就会说你是‘宗教极端主义分子’。”
虽然历经此意外插曲,但马赫穆德对于能让拜勒看到2014年“人民反恐战争”展开后维吾尔族人普遍的真实状态,感到值得。他说,“他们一天到晚跑来,几乎每晚都会来检查我们。”
“只要无法被追踪,就是可疑的”
“中共的逻辑是,只要无法被追踪,就是可疑的。”
2018年从华盛顿大学取得人类学博士学位的拜勒,将自己自2011年至2018年间多次进出新疆,持续进行约24个月的民族志调查,以“恐怖资本主义”为理论框架,写成《黑甲山的微光》。书中除了他的访调内容,还包含对他从中国科技工作者处取得的政府文件,核对中国警方的内部报告,所做出的检视与梳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