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30日星期一

反送中案件数据揭港府将司法「武器化」 分析指23条立法为中共提供「武器」

反送中案件数据揭港府将司法「武器化」 分析指23条立法为中共提供「武器」报告揭示反送中被告为年轻人、大多被判入狱等禁闭式刑罚。

美国乔治城大学亚洲法中心(Georgetown Centre for Asian Law)公布反送中的检控研究报告。报告揭示反送中被告为年轻人、大多被判入狱等禁闭式刑罚,而平均等候受审的时间长达约一年。研究者向本台表示,报告显示港府把刑事司法制度全面「武器化」,以此震慑示威者。有评论者分析指,23条立法如箭在弦,港府或「斩件式」立法,为中共提更多的「武器」去镇压群众的声音。 

阿明(化名)曾于2020年一场有不反对通知书的游行中被捕,其后被带到警署拘留了两天,在被捕后一个月成功「踢保」,但她说不知3年前的拘捕会否一直记录在案,以其他罪名对她作出拘捕,担心自己之馀,更担心别人。 

阿明说:香港很多人没有想过会变成这个局面,而我心底相信,在他们做这些事的时候,是没有犯罪。现在条例不停对他们严苛,承受漫长又痛苦的司法程度,某程度是香港与中央政府对年轻人的一种打压。 

阿明不是没有道理,美国乔治城大学亚洲法中心于上周四(26日)公布一份题为《香港2019抗议运动:拘捕和检控的数据分析》的报告,正正揭示了反送中案件种种不公。 

报告:法官、主控等受到国家级媒体及官员施压

报告涵盖自2019年6月起至2021年7月31日,涉及反修例运动的1592宗已完成司法程序的个案,当中定罪的有967宗(60.7%)、无罪317宗(19.9%)、签保守行为213宗(13.4%)、撤销检控95宗(5.97%)。

而2014年雨伞运动,130宗检控个案当中95宗(73.1%)定罪。虽然相对之下,反修例运动案件定罪率较低,但以宗数计,则是雨伞运动的10倍多。而反送中被告面临的刑罚普遍更重,73.3%定罪者被判禁闭式刑罚,包括监禁、更生中心、劳教中心等,其中判监者多达514人;而在雨伞运动获判刑的95人中,仅有30人判处监禁,另有多达41人判处缓刑。 

在报告涵盖个案,涉及的罪名逾百个,当中排名前五的是非法集结(195宗)、藏有攻击性武器(181宗)、刑事毁坏(141宗)、袭警(134宗)以及管有任何物品意图摧毁或损坏财产(129宗)。 

2014年雨伞运动有4成被告(43.2%)判处缓刑。(张仕仁摄)
2014年雨伞运动有4成被告(43.2%)判处缓刑。(张仕仁摄)

7%被告为18以下少年 法庭没有遵从《儿童公约》 

报告批评尽管政府强调司法独立,但主控官、法官和裁判官,都被国家级的媒体及官员施压以达到定罪。报告研究者之一的黎恩灏向本台表示,今次研究只用了两年的数据,他预计2021年之后数据,或更能反映港府不人道。

黎恩灏:律政司很经常将法律和刑事程序「武器化」,包括保释的程序,包括用公安条例里面含糊的罪行,譬如非法集结和暴动。甚至是刑期覆核等的手法,其实是不单止被告,甚至是连法庭饱也受到很大的压力。 

报告以案件编号追踪其中811宗案件,发现从被起诉到正式受审的等候时间平均需343天,最长的更达768天。年龄方面,在1,017人被告当中,138人、约7%为18岁以下的少年,而其中19人为16岁以下,最小的只有12岁。 

反送中运动中,平均等待审判的时间长达近一年,最长的更达768天。(张仕仁摄)
反送中运动中,平均等待审判的时间长达近一年,最长的更达768天。(张仕仁摄)

黎恩灏表示,为了以减少刑罚对少年犯成长的伤害,禁闭式刑罚一般是成少年犯最后的手段,但报告亦揭示香港法庭没有遵从联合国的《儿童公约》。 

黎恩灏:法庭、甚至是法官他们内部的培训,似乎是跟国际公约的准则背道而驰,影响了香港很多年青人的未来。他们继续有一个适当的环境去成长,这是一个很忧虑的事。 

23条如箭在弦 学者:将恶法分拆上市 

本身是法律学者的评论员桑普指出,香港进入国安年代之后,港警以不「划界」为手段,随意检控港人。 

桑普:第23条的立法已经箭在弦上,中共采取香港三组的法律工具。一种是是《国安法》,另一种是已激活了一些旧时代的恶法包括《刑事罪行条例》的煽惑罪、煽动意图罪,以及23条未来的立法,分一次或多次去立成,譬如说反间谍罪。 

港府在2022年10月透露,截至同年8月共有10,279人涉及反修例案件被捕,当中2,893人被起诉,2,044宗案件已完成司法程序。 

记者:张仕仁 责编:李荣添 网编:江复

文章来源:rfa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