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3日星期一

“我在流亡中”:加籍华裔历史学教授,六四研究专家何晓清因香港拒签遭中大解聘

女子

加拿大籍华裔学者何晓清(Rowena He)教授

照片:何晓清提供

RCI

2023年11月7日

10月27日,加拿大籍华裔学者何晓清(Rowena He)教授获悉她的香港签证续签被拒,而她任职的香港中文大学由此将她解聘。本台就此事件采访了何晓清。

直到本文发表时,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网页上的何晓清教授一栏依旧存在,上面注明 何晓清教授现正休假 (Prof. HE Xiaoqing Rowena is currently on leave)。何晓清告诉本台记者,她原本接到中大通知,从本周一(11月6日)起,她在中大的一切将全部结束,她的中大Email不再有效,但因她目前还没有完成下载她在中大网上的文献,校方同意将等待她完成下载。

book放大照片 (新窗口)

2014年,即六四事件二十五周年时,她出版了《天安门流亡:中国民主抗争的声音》。

照片:何晓清提供

何晓清在多伦多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研究六四事件是她的博士论文选题,之后她前往哈佛大学做博士后,并先后在哈佛,卫斯理学院(Wellesley College)和圣迈克学院(Saint Michael’s College)任教。她为本科生开设的六四课程,连续三年获得哈佛大学的卓越教学证书。在此期间的2014年,即六四事件二十五周年时,她出版了《天安门流亡:中国民主抗争的声音》,该书被《亚洲协会》评为该年度有关中国的五大书籍之一。

2019年,何晓清受聘于香港中文大学,任历史系副教授。

目前在美国的何晓清表示,她这次接受了许多香港媒体,其中包括许多小媒体的采访,因为她觉得香港媒体记者现在太难了,他们愿意冒险报道这一事件,是很不容易的。

据香港媒体报道,这是香港学术界人士因观点而导致得不到工签继而被解聘的第一例,

何晓清表示,2020年《港区国安法》实施以来,公民社会力量中,先是非政府组织(NGO),然后是媒体记者均受到打压,她知道早晚会轮到学术界。她为自己失去教职感到难过,也为自己热爱的香港感到悲哀。

香港《文汇报》今年2月28发表题为 中大清除反中乱港学棍 的文章,文中指责何晓清散布反中乱港思潮,何晓清表示,这样一篇具有文革时期风格的文章很不象是一个香港青年写的。有观点认为是这篇文章的作者穆家骏举报何晓清,从而导致了她的工作签证被拒、继而被中大解聘,但何晓清认为,这其中其实有许多我们看不见的人在做决定,我们不应该只看到表象,只着眼于某一个人的恶,而应该看到,是系统的恶,是其政策在破坏言论自由和学术自由。

杀鸡儆猴给大家带来寒蝉效应,但何晓清希望香港同仁不要因此而恐惧,被打垮。她说:从这件事发生的第一天开始,香港的朋友们就在讨论红线在哪里,我多年前在我的书里写过,最大的红线就是没有红线。如果有红线,那就是一个法律的文件,是有规可循的。现在大家在猜测揣摩红线在哪里,这就成为自我审查的根源  。

图书馆

哈佛燕京图书馆内,何晓清和她的学生查看有关六四的档案资料。

照片:KRIS SNIBBE/HARVARD STAFF PHOTOGRAPHER

何晓清表示,在教学中,她从来不对自己的教学内容做自我政治审查,为此她遭受了很大的压力。而这次对她的解聘,事先没有任何沟通,直接就通知她被解聘了。她说:我不抱怨这些办事的同事,我在中大受到过迫害,但迫害我的不是这些办事的同事对我个人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不仅仅是过去这些天,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受到打压就是要压垮你,让你妥协 。

不做妥协的何晓清只有选择流亡。她说,先前是自我放逐,离开大陆,然后回到香港,那里成了她的第二个家园,她和学生,朋友,同事一起守护那片烛光,那不单单是维园的烛光,还包括大家内心的烛光。

何晓清提及少年时所受的革命教育中,曾让她觉得流亡者拎着箱子出走是一种浪漫,过去20多年中她研究政治流亡,她自认为是比较理解政治流亡者的,因为她经常提醒自己,要把自己放在他们的位置上,这样她才可以做出好的研究,现在她自己拎着衣箱,居无定所,在AirB&B和酒店栖身。这几天天气转冷,还要去仓储处去取冬衣。她对流亡有了更深切的理解。

何晓清也谈到了香港中文大学的历史,中大的前身新亚书院是抗战期间钱穆先生等学者为了不要既失国土,又失文化而创立的,钱穆先生作词的校歌中唱到:手空空,无一物,路遥遥,无止境。乱离中,流浪里,饿我体肤劳我精 。

女子

2022年六月四日,何晓清在香港中文大学民主女神像原址献花。

照片:何晓清提供

何晓清还表示,她在香港这三年中,尽管维园的六四烛光不再,但维园过去的三十多年告诉我们,有些东西是机枪和坦克无法征服和粉碎的,人们对公义,对真相的追求,对自由的渴望是不会因为强权而改变的。

大家问我,是不是香港的公民社会完结了,我不这样看,我觉得只要我们不放弃,我们就还有希望 。

何晓清在采访结束前告诉本台记者,她正忙于完成两本书,一本以中文写作,另一本是英文,她希望这两本书赶在明年的六四事件三十五周年纪念时出版。

文章来源:加拿大国际广播电台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