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1967年香港暴动的纪录片《消失的档案》打破地域限制,本星期正透过网络进行全球公映。导演罗恩惠表示,当年"反英抗暴"是口号,人民真正的心声是反共的;一如2019年的香港,也是反对极权、争取自由。今日往昔,香港人的追求与坚持仍在继续。
1967年的香港暴动,堪称是香港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当年历时8个月,真假炸弹8,000多个,造成51人死亡,但香港历史档案馆的纪录竟只有21秒影像,很多文献资料都不翼而飞。导演罗恩惠用四年时间,锲而不舍地追踪、综合、分析海量资料,拍成了《消失的档案》纪录片。
罗恩惠接受记者专访时说,一般人的印象都只停留在“反英抗暴”四个字,但真正的史实非常复杂,不仅有反殖民的情绪,更配合当年文革背景,还有共产党政府刻意操作,但总有人想淡化甚至改写那段历史。
纪录片中访问一名当年放置炸弹的成员阿强,他回忆当年开会中就提到:“我们有祖国支持,一定要反英抗暴,要斗到底、斗垮斗臭港英政府。”
在拍摄过程中,罗恩惠还获得当年中国国务院外事办公室港澳组副组长吴荻舟的“六七笔记”及检讨材料,揭露中央政府对暴乱知情,并作出指示。“吴荻舟就说:你们要忍住啊,要好像白蚁忍在那边,要把整个房子咬烂,我们国家需要香港的外汇嘛,所以不能倒。所以不要给‘反英抗暴’几个字迷惑了,如果对历史没有认识的,以为它是很正义的,但它纯粹是文革的这种影响。”
罗恩惠说,香港历史上曾经出现三次大规模的移民潮,第一波就是1967年后,第二波是1989年天安门事件后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前选择离开的,第三波就是2019年后至今这一波。 3次移民潮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逃避中国共产党。
她的家庭就是个典型的例子,罗恩惠的父亲1949年为逃避共产党而到香港,她则是1995年为下一代而移民加拿大,但随后又回流香港工作生活。本一心想在香港终老,未料香港环境骤变,身为新闻工作者的她根本没有自主空间,于是前两年她再度回到加拿大。
很多香港人都在问:“我们是什么人?要往哪里去?” 罗恩惠说,过去认为自己是香港人、也是中国人,但如今定义更清晰了。“现在我很清楚我是加拿大的香港人,我再也没有中国两个字了。我现在做香港旧的历史的传播,然后做2019香港人离散的流亡史,可能也是其中一种心境,就是我们的历史,如果我们自己不纪录,谁来帮我们纪录呢?”
罗恩惠说,56年前的暴动,使香港人开始产生本土意识,香港人努力建立一个强大的公民社会,尽管是殖民地,也能够拥有充分的自由、法治、人权等多元的社会关怀。自从2020年实施《国安法》之后,短短一年之内,超过六十个公民组织因当局镇压而被迫停止运作,这是一个本土意识、公民社会由生到死的过程。
在香港的港人能做的不多,海外港人更显得重要,罗恩惠过去十五个月埋首制作新的纪录片,已在北美七个不同城市采访许多流亡港人。她说,很多人都与她一样,在海外很艰苦为柴米油盐打拼,却也尽力为香港做一点事情。她不敢奢望香港会变好了,但那依然是她与许多港人心心挂念的家。“香港完全变成是一个白手套的地方了。但它差到什么地步,它都是我的家啊!它变成怎么样,和我现在有多大的努力、努力着把历史保存下来,不见得是一个等号啊,所以我还是要这样做。”
罗恩惠说,要迎向未来,就不能不读历史、不能忘记血的教训,这是重温《消失的档案》的现实意义,也是她追记2019年后香港面貌必须的坚持。
《消失的档案》于11月13至20日作全球公映,公众现可免费登记及网上观看。
记者:柳飞 责编:梒青 网编:洪伟
文章来源:RFA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