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访美,一位法国政治观察人士分析,这是否意味着,随着全球危机的加剧,围绕经济上原地打转的中国的绳索正在松动?
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无论内政还是国际,美国此刻有许多紧急的事去做,为什么要让拜习会聚焦全球舆论?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周日对cnn说,美中都“渴望稳定双边关系”,全球也期待两国“负起责任并管理双边关系”,传递的到底是什么信息?
与习近平当政的中国打交道不容易,一个拜习会,摆出如此大阵仗?在美国也绝无仅有。华尔街日报周一报道说,“从对知情人士的采访来看,在习近平和拜登最终坐到谈判桌之前,中美双方似乎都使出了各种招数以占上风。”
也许北京高兴的有点太早,也许。王毅外长把这次拜习会描绘成他访美时,美方发出了“两个邀请”,一是邀请习出席亚太峰会,一是“还专门单独发出邀请”习近平出席两国元首峰会
千呼万唤始出来,给人的印象是出席亚太经合论坛峰会次之,首要的是应拜登之邀赴美访问。透过说辞,可见北京对这次峰会之重视的程度。
拜登可能有自己的顾虑,他不愿成为七十年代美中关系解冻以来,唯一一个在任的美国总统,在任期未能邀请中国领导人访美?那么更深层的原因是什么?几年来持续与共产中国拉大距离的美国,为什么在此刻非要邀请一个准备无限期执政的中共领导人习近平访美?
拜登也可能因为美国明年大选的背景,加之世界重回暴力时代,希望松动与中国的紧张关系来付诸相当精力应对空前危险的世界?
从一个角度看,这次峰会如果没有美国的全力促成,因三年清零、俄乌战争等因素更显孤立的中国领导人绝不可能轻易踏上美国国土。数月以来,拜登一直表示希望在美国本土与习近平会面。年初的气球事件一度导致美中关系接近灭火,拜登费力维持,派遣国务卿布林肯上门缓和,习近平对待布林肯的求见像帝王一般傲慢,美国忍了。接下来一系列美国高官接踵而来,直到中国高官肯出面前往美国回访。
从这个角度看,重面子的中国领导人很自得。那么,拜登究竟为了什么,非要与习近平会面不可?表面上的理由大家都知道,加强沟通,管理甚至管控双边关系,避免发生冲突。美方发出的信息是多元的,但有时也是模糊的,比如财长耶伦所说的决不能与中国脱钩,而且诚实地表示脱钩绝不可能,中国经济已深入欧亚腹地,但是,一段时间以来,在众多观察家眼中,美中脱钩加速。
或者一如另外一些分析人士所说:拜登政府已经顾不得多头,俄乌战争逼近两周年,欧美投入巨大支援,但几乎没有逼退俄罗斯,倒是俄罗斯军火生产能力恢复到战前,而乌克兰数月前发动的反攻尚不成功。看来,泽连斯基和他的人民,将被迫度过一个残忍的冬季,欧洲也明显感到疲惫。
在这个关键时刻意想不到地爆发了以哈战争,有人痛心:多年前西方联盟打击伊斯兰国时西方舆论群起支持的场景不再,以哈战争透显的是世界的更加分裂,南北方的更加分裂,北方国家内部的分裂,在团结一致支持乌克兰反击俄罗斯侵略上产生的高度共识,正在被稀释。
面临艰难竞选的拜登需要在此刻与中国沟通,为什么?究竟是中国经济体量在三年清零背景下不断下跌的情况下仍然巨大,无法脱钩,世界经济的发展不可或缺?还是,担心台海战争爆发,已经力所不能及的美国不可能希望台海战争来削弱自己?
眼看中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乐得坐山观虎斗,拜登的算计是复杂的,能不能达到目的很难说。有些分析认为,拜登希望至少要避免另外一个可能的更大的风险,更大的冲突,一场可能把乱象纷呈的世界拖到毁灭的冲突,为此,要给本来视为一号劲敌的中国解套,给急剧滑落的美中关系止损?
反观中国,习近平访美,做了这么多铺垫,试探、王毅几次赴美,都不肯说已确定习近平来否,只怕美国设下陷阱,或者担心习近平正访问时发出一个制裁之类,直到最后,出大手笔购买三百万吨大豆,这是北京的传统做法,显示北京觉得万无一失时的慷慨阔绰,强化作为“大买主”的地位,才宣布习近平访美,有意忽略亚太峰会。刚刚从彭博社传出的消息,在习访美期间,中方可能宣布恢复购买波音737 MAX客机。
习总书记是否已经没有了“东升西降”的幻觉?无人知道,但从中方官媒近来重新营造中美和好多么重要的语调,北京似乎颇有点找到当年一度宣传的“中美共治”的快感。胡锡进等人的言论也给人一种今日我中国已非昔日之中国的精神胜利者的自豪。因此,习近平不久前会见美国参议院代表团团长舒默时说的一句话透视的就是这样一种心理状态,他说, “中美两国如何相处,这决定着人类的前途和命运。”
有分析人士感谓,地缘政治真是很残酷,一个自由世界的首领还得跟一个不久前被自己定位为独裁者的领导人认真地不厌其烦地打交道。
现在对美国来说,或许是一个困难的时刻,国内临近大选年,国际上不得不像九一一事件发生后分散自己的力量。而国内经济不振,人心向背,国际上日益被西方孤立的习近平,找到了一个喘息的机会。
华时报道中说,中国一位官员称,“我们已经告诉美方,我们需要一段和平时期”。“而美国人的回答是,‘多久?一周、两周,还是一个月?’”
该报分析:“习近平还想争取时间,做强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在大国竞争中最终胜出。”
美国还有那么多时间吗?
文章来源:RFI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