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9日星期五

张伦: 历史的纹路不断闪回,此次台湾之行多了一种纵深

歪脑 / 撰文:Sharon  / 摄影:受访者提供

01/18/2024


(张伦,1962年生于沈阳。社会学者,法国赛尔奇·蓬多瓦兹大学教授,为多家重要的国际和港台华文媒体撰写评论文章。著作有《后毛时代的中国知识分子》、《转型中的中国 》等。)

社会学者张伦。(张伦提供)

2024年1月4日,张伦从巴黎飞到台北,开始2014年台湾大选的观选之旅。作为社会学学者,他关怀各种政治社会议题,是著名的华人公共知识分子,台湾也一直是他心念所系。“从1992年第一次到台湾,我已经记不清是多少次到台湾了。”他笑言。

多年来,台湾政党轮替,各种市县长选举,张伦都曾近距离观察。台湾民主演进到今天,一切都行礼如仪。这次大选,开启全球60个国家选举的第一场,全球关注,他也不例外。但在他看来,这依然是一次正常的选举。

更多的感慨来自选举之外。1月15日,开票之后的第三天,台湾民主开拓性的英雄人物施明德去世,台北101大楼上不断闪现对施明德的纪念。而他又恰在前一天去了景美人权中心参观,历史的纹路不断回闪,竟让这次台湾之行多了对历史的纵深感。

以下为张伦对歪脑的讲述(经作者整理):

我在1月4号到了台北,5号和朋友们吃饭,我就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预判,我的归纳是:这次选举,绿营虽胜犹败,蓝营虽败犹荣,柯文哲则是虽败犹胜。待1月13日出来,果然情况差不多。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次民进党获胜,但退到了24年前的得票率,年轻人的选票大幅衰落,跑了几百万,立法院也没有过半,丢了第一大党的席位。这其实也是正常的,作为执政党,经过多年执政,就有了包袱,但也说明一些问题。蓝营尽管没有拿到总统,但成为立法院第一大党,立委选席大幅上升,如果没有马英九那一番话,很可能单独过半。这说明台湾人民一直试图改革再造这些党。这次有好几个年轻的立委当选,也说明国民党一直在努力自我更新改造。

我说白营“虽败犹胜”,意思是它几乎冲到了它能冲到的最高天花板。作为一个才成立四年的小党,得到八席分区立委,也得到相当的政党补助费,至少能维持四年政党的声音存续,避免了泡沫化的危险。当然将来会不会泡沫化不知道。我是在选前之夜,到凯道柯文哲的场子,看到年轻人直播,才突然意识到柯文哲有可能要冲到很高的位置,果然第二天证明了这个结果。这个不在现场看不到。那天晚上,我一出地铁,过了“二二八公园”,就发现走不动了,很多柯文哲的支持者。你马上可以判断,比预想的票要多50万到100万。我依然知道是民进党当选,但只有现场观察,你才能知道民众党有相当大的支持率。

选战本来偏冷,那一天突然热了起来。事实上,选战就像打仗一样,瞬息万变。当然有一些结构性的东西,影响力量对比,但有时候也会变化。本来蓝营在化解亲中亲共形象方面,已经做的很好了。结果马英九突然有那样一个采访,不决定根本,但至少让蓝营丢了一二十万票,两席立委,都很有可能。

台湾今后几年内政外交都会面临问题,此处不展开说。最重要的是,从选举能看到台湾民主的成熟,祝贺台湾走过这样一个过程,成为华人社会的骄傲。当然台湾也在发生变化,有一些东西正在生长着,这是观选很重要的感受。

1月13日当天,正是蒋经国1988年过世的日子。第二天,我们去了美丽岛大审的法庭参观,我原来去过,这次再去,看到施明德微笑站在法庭的照片,很感慨,因为知道他正生病。又去了蒋经国故居,在士林那边,开放不久。看到蒋经国生活的简朴,对待民众疾苦的发自内心的关怀。也看到他那张写着自己没做什么,不要给他写传记的批示。还是很感慨的,蒋经国最重要的作为是他下决心开放党禁报禁。

我们去的这两个地方其实是互动的。一方面,没有民进党前辈的抗争,台湾不会有民主,不会有今天。但一方面,如果没有蒋经国的互动,对台湾建设的铺陈,后期在政治建设方面的豁达——在很多人反对的情况下,他还是认为台湾应该走向民主。这是一个良性互动,朝野互动的结果,缺一不可。我原本就很感慨,昨天早上,突然看到施明德先生去世的消息,与一些老朋友谈起,大家都感慨万千。我也和施明德先生也见过面,难免陷入追忆之中。

可以说,这次参访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就是历史的这种沧桑感。后来座谈时我说,希望台湾朝野方面政治人物,理念可以不同,但要坚守自己的价值追求,保持人格完整,不要贪腐,在获取权力之后,不能做对不起前辈的事情。

施明德先生在生日去世,死于这次大选之后,我想也是一种召唤,召唤后来者不要忘记

历史,不要忘记民主的理念。他很了不起,很像曼德拉,一直抱着宽容和解的态度,这种胸襟,尤其是民进党主政人物不要忘记的。这是台湾宝贵的政治遗产和精神资源。而且,施明德当年是红衫军的总召集人,这样自己反自己的党,非常了不起。尤其是在这样的历史时刻,更要向他致敬。

我第一次来台湾是1992年,是一次校园之旅,如今整整30多年了。我一直在观察台湾如何演进,变化过来的,所以有一个纵深感,对台湾的事情能把握一下脉络,了解它问题的复杂和多面性。很多朋友,尤其是大陆的朋友,在看待台湾时,总是从自己的期望、好恶来看问题,甚至投射一些自己的想象,但不是从台湾自身的发展来看问题。

其实我们应该从台湾民主发展的角度来看,少一些投射和带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角,但理解台湾时,最基本的原则应该是:台湾的民主的健康发展,自由的价值,以及两岸的和平,什么样的局面,有利于大陆自由的发展。从这个角度看,就不会那么情绪化。

我认为,台湾的民主已经基本巩固了,政治文化都有巩固。和三十年前来的时候不可同日而语。当时那种过度的激情,选完之后,有紧张的感觉。现在,投完票当天,大家该干啥干啥。可以说,台湾民主的基础和文化已经完全建立起来了,这是了不起的事情。我住的这家宾馆,有两个门开着,有客人要了披萨饼,专门在看选举,像看球赛一样。这就是现代政治生活成熟的表现。另外要说的是,台湾朋友比如接待团人员的热情,周到,贴心,都让人感动,这都是现代化洗礼后的好东西。

文章来源:新世纪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