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俄罗斯发动侵乌战争,西方国家对莫斯科发起了一系列制裁措施。而与此同时,中俄贸易却在迅猛增长。2023年,中俄贸易额达到了创纪录的2400亿美元。
(德国之声中文网)《商报》发表长篇报道称,西方对俄罗斯实施的严厉制裁,将俄罗斯推进了中国的怀抱。西方企业在俄罗斯留下的巨大市场空缺,正在被中国人所填补。这篇题为《中国是俄乌战争的最大赢家》的报道写道:
"中国官方表态中,一直宣称该国在俄乌战争中保持中立。但专家们普遍认为,俄罗斯取得胜利更符合中国的利益,地缘政治层面也是如此。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的瓦西里尔(Abigaël Vasselier)表示:'中国认为自己处在一个有利地位。如果战争朝着对俄罗斯有利的方向发展,那么,所谓西方正在走向没落的说法就得到了证实,这有利于中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二、甚至头号强国。因此,中国并不希望俄罗斯战败。'
这场战争还有利于中国成为反西方阵营的领袖。北京常常将这场战争淡化为'乌克兰危机',或者美化为俄罗斯对西方扩张和霸权的回应。这种论点在全球南部的很多国家中颇受欢迎。自从战争爆发以来,中国领导层一直维持着一种不同寻常的均衡,既要对俄罗斯提供帮助,同时又不彻底得罪西方。
习近平和普京在不断深化中俄两国的关系,而与此同时,上述两国同美国的关系则在不断恶化。过去十年当中,习近平已经九次出访俄罗斯,普京则访华11次。很多专家此前曾认为,乌克兰战争会给中俄关系蒙上阴影,但事实却是双边友谊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商报》援引专家的话写道,俄乌战争爆发一年之后,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才第一次同泽连斯基通话,这恰恰也说明了北京对俄罗斯的政治支持。
"乌克兰方面也没有人相信,中国会为了实现和平展开真诚的调停努力。虽然乌克兰民间对中国的不信任感相当普遍,但泽连斯基及其外交团队仍明智地向民众解释保持同北京对话渠道的重要性:那就是削弱俄罗斯。就在今年一月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还曾尝试同中国总理李强举行会晤,但未获成功。基辅方面希望能够让泽连斯基和习近平开展定期交流,但迄今为止,北京对相关请求一概置之不理。
在基辅,人们已经开始思考战后重建的问题,并反对让中国参与重建进程。乌克兰智库'新欧洲中心'的创建人兼总裁盖特曼楚科(Alyona Getmanchuk)表示:'我们认为,那些为乌克兰最终获胜做出最大贡献的国家,应率先参与到重建进程中。'
她表示,乌克兰应被建设成'欧盟的未来成员,而不是中国的优先伙伴',那些能够帮助乌克兰推动欧洲化进程、树立新的商业文化、建立法治国家、打击腐败的公司应当参与其中。至于乌克兰届时是否真的能够舍弃来自中国的资金,就有待战后进一步观察了。"
本周,欧盟又出台了针对俄罗斯的新制裁措施,而中国企业也首次名列制裁清单。《法兰克福汇报》报道称:
"欧盟首次对三家中国企业实施制裁。欧盟将不得向上述公司出口可用于武器的电子部件。根据欧盟掌握的情况,上述企业向俄罗斯出口了这些被欧盟列入禁运清单的电子部件。本周三,欧盟就第十三个对俄制裁一揽子措施达成了共识,制裁令将在2月24日侵乌战争爆发两周年之际正式生效。去年12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曾向中国转交了一份13个可疑企业的名单,希望中国采取措施制止上述公司同俄方的交易。而在2023年六月,欧盟曾对三家香港公司实施制裁,但经过激烈讨论,并未对中国大陆公司实施制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