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9日星期五

台学者何明修看太阳花运动十周年:台湾选择了政治自主道路

2014年3月18日,台湾数百名青年学生和民众突破警力防守,闯入作为立法机关的立法院,抗议立法院试图强行通过“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台湾社会围绕该议题的争议由此演变成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大规模社会运动。占领立法院的行动持续到4月10日才以学生宣布退场告终。期间,部分学生曾在3月23日冲闯行政院。警方实施强制驱离行动,造成双方大约150人受伤。这就是反服贸太阳花学运。这场运动为当时快速而且热络发展中的两岸经贸往来画上了一个休止符,也凸显两岸特殊政治关系下政冷经热策略走到了一个节点。十年之后再回首,为什么已经走上民主建设道路的台湾会发生如此规模的社会运动?如何看这场运动的意义?当年学生提出的制定《两岸协议监督条例》主张为何仍然没有变成现实?2024年大选前夕,重启两岸服贸协议谈判话题一度再次提出意味着什么?今天的«公民论坛»节目时间邀请国立台湾大学专门研究社会运动的社会系教授何明修先生,介绍他的观察与分析。

2014年3月30日,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台湾民众在总统府门前集会示威,反对政府与北京当局签署两岸服贸协议。  re


2014两岸服贸协议:台湾面临选择

法广:2014年的时候,台湾其实已经走上了民主建设的道路,而且已经基本上平和地有过两次政党轮替,为什么当时还会爆发如此大规模的、形式很激烈的社会运动呢?它和以往的社会运动有什么不同?

何明修:“台湾的社会运动或学生运动绝大多数都是和平非暴力。 2014年3月所爆发的太阳花运动,因为涉及到是跟中国签定的一项服务贸易协定,这个协定其实(对台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冲击,包括开放很多行业地中资来台以及中国人来台湾工作。 在2013年6月签订的时候才公布,社会上就就很多的疑虑。”

“为什么会造成学生跟这些青年抗议者冲击立法院,并且占领了三个礼拜?最主要的原因是那时候执政的国民党违背了当初立法院决议的审查方式:要逐条表决,逐条审议,而是用一种包裹的方式,用很短的时间,在三十秒钟就通过审查!所以很多人认为,这是在毁坏我们的政治体制,用违背程序的方式来审查。这才会造成太阳花运动的出现,并变成一次前所未有的公民不服从意义上的运动。而且很特别的是,当时很多很多的民意支持这些抗议者采取这样的激烈行动。

法广:两岸服贸协议只是当年运动的一个导火索呢?还是在此之前,台湾社会已经感受到了与对岸热络的经贸关系对台湾的影响?因为马英九2008年就任总统以后,两岸关系一直快速发展,十分热络……

何明修:“是,没错。当然,从事后来看,(两岸)服贸可能造成的影响会是之前的影响的好几倍,尤其是直接的经济冲击。 ”

“的确,自2008年马英九上台之后,(推行)很多开放政策。开始的时候,台湾跟全世界一样,都觉得应该掌握、拥抱中国的经济机会,因为中国正在成长当中。台湾因此很积极地开放了,比如说中国学生、中国游客(来台湾),台湾越来越多的商品也卖到中国去。但是后来,越来越多人逐渐感受到一些负面的效应,比如台湾自己的一些媒体会出现完全重复共产党讲法(的情况),而且会打压别人不同的想法。所以在2012年台湾就出现反媒体垄断运动。很明显,台湾确切地感受到,台湾那时候面临一个选择。很多台湾人都知道,如果要这么紧地跟中国的经济体制结合在一起,在政治上就必须要有一些妥协,可能就会丧失一些自主性,对很多事可能就丧失了掌控。围绕服贸协议审查地争议所凸显的是:如果经济真有那么重要,那为什么要牺牲我们的民主程序? 为什么我们的执政党要破坏我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民主,去追求经济利益?所以,我觉得,那时候台湾人民面临一个选择:拥抱一个不民主体制国家的经济整合,丧失政治制度,还是要走政治自主道路?台湾人民用具体的行动来展现说:我们要走自主的道路。 ”

法广:十年之后,在今年一月的台湾大选中,台湾民主党和国民党提出重启服贸谈判。两岸服贸协议十年之后重新浮现,是否意味着十年前那场大规模的运动,没能够最终推动台湾社会对两岸关系达成一定的共识?

何明修:“如果回头看去年大概在九月至十一月的民意调查,我不认为今年(2024年1月)的选举中,服贸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当时的脉络是民众党的柯文哲突然先喊出要重启谈判。 国民党先是吓了一跳,然后立刻跟着喊。但那个议题大概持续一两个礼拜后就没有了。真正到选举关头的时候,服贸并没有成为一个选举议题。 ”

“我个人对此的看法是;民众党的柯文哲宣称自己是一个超越蓝绿、不蓝不绿的选择(蓝色代表国民党,绿色代表民进党——法广注),但是利用这个(服贸谈判)诉求,他可以抓到一些深蓝的选民,因为国民党不会自己提起这个话题:如果服贸是一个好议题,国民党在2020年的选举中就应该提出,甚至更早,在2016年就应该提了。可是,国民党在此前这两次选举中都没有提到。到了2024年选举的时候,我觉得,国民党自己也没有想要提,只是因为柯文哲讲了这个,所以国民党必须要去顾及自己的这些深蓝选民。但是后来基本上没有下文了。所以,我认为,服贸议题在2024年的总统选举里面短暂的浮现,比较像是一个短期的议题操作,它并不实质代表某一种具体的政策主张。 ”

法广:太阳花运动提出要通过一项《两岸协议监督条例》。现在这个诉求走到哪一步?

何明修:“台湾每一次选举的时候,两岸关系都会是最重要的议题。台湾蓝绿(阵营)的分歧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在两岸问题上的态度差异,最主要分歧是国民党主张接受九二共识, 而民进党拒绝。”

“太阳花运动那时候(提出制定《两岸协议监督条例》)的诉求,是因为从目前台湾的法律角度来说,两岸协议处于一个很模糊的地带:根据中华民国宪法,我们(台湾)不承认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所以两岸之间的协议不是当做国际条约看待。如果是国际条约,比如台湾跟其他国家签署的自由贸易协议,都毫无例外要送立法院审查,审查之后才可以生效。但是马英九时期签了二十几条协议,里面只有几条曾送交立法院审议,绝大多数都没有(走这个程序)。但这样就好像让这些绝大多数没有经过立法院审查的法案变成国内法,或者是实行细则,所以不需要立法院审议!就是说,在两岸协议议题上,本身就有一个法律上的黑洞。 ”

“当初太阳花诉求认为,既然有个黑洞,我们就把它补起来。我们要制定一套法律,从协议到后来审查,我们都要采取更公开透明监督的机制。这是太阳花运动的诉求。但到目前为止,这套法律还没有通过。这其中有几个原因。第一是在2016年的时候,在太阳花运动之后、国民党下台之前,国民党曾经要提一套法案,但是那个法案是非常非常地简化、简单。太阳花运动的参加者认为:宁缺勿滥,不要一个完全没有公民参与、没有程序公开透明的法案。这项提案因此没有通过。2016年之后,民进党上台,并掌握了国会多数。太阳花运动的参与者曾持续向民进党施压,要求通过这样的法律。 但是2016年之后的情况不同了。中国因为蔡英文不承认两岸有九二共识,所以就不与台湾政府有任何官方往来,双方也就不可能谈判。这是来自中国那边的原因。在台湾这边,民进党的想法是,如果按照太阳花运动希望的那样,订立一套非常严格的协商跟审查的程序的话,北京就可能认为是在挑衅,所以也就宁愿不去推动。结果就是,那套法律现在还没有制定出来。 这是太阳花运动参与者觉得不很理想的一个发展状态”。

太阳花运动确立路线: 不被吸进以中国为中心的经济体制

法广:您怎么看这次学运对台湾社会的影响呢?只是把服贸协议挡下来了呢,还是运动对台湾社会有远超出服贸协议本身的效应?

何明修:“服贸协议中,其实中国对台湾让利很多。我想,北京的想法也很简单,就是在经济上让利,然后在政治上获得一些主导权。从经济的角度来讲,国民党当初就一直在宣称,中国把没有开放给其他国家的好处,开放给台湾,台湾为什么不去掌握这个机会?!这是当初推动服贸最大的理由。但问题是,它对台湾也会产生一些经济冲击……

从十年后来看,我的感觉是,太阳花运动最重要的政治遗产就是让台湾确立了一条路线,也就是不要被吸进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经济体制,然后在这个经济体制里面,丧失主导权和自治。这个选择我觉得是最重要的。而这个决定之后,随着民进党上台,政府开始推动新南向,试着去调整(与这个以中国为中心的经济体制的关系)。“

“但是,也必须要承认,对台湾来讲,要降低政治风险,最好就是降低对中国经济体制的依赖。 但是这非常非常困难。到去年为止,台湾35%的出口还是流向中国市场,包括香港。与之前相比,这个比例下降了,但是还是很高。另外,台湾还是有很多产业高度依赖中国大陆。比如说我们的私立大学都快倒闭光了,因为从2016年以来,中国就开始不让学生来台湾念书,现在已经完全没有新生(来台)了。还比如说,台湾的旅游业还是很依赖陆客团,新冠疫情期间(旅游业)停顿三年,近期(台湾业者)还在吵这件事情。就是说,有一些产业,比如旅游业或陆生,都很依赖中国,而这些领域都是北京政府可以控制的,可以利用这些来对台湾做政治施压,而压力就会反映到民进党身上。这是太阳花运动没有办法改变的事情,即使民进党上台,可能也要很长一段时间才会慢慢改变。 ”

台湾社会不信任的是中国政府,不是大陆人民

法广:太阳花运动是不是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台湾社会对大陆方面的不信任显性化了?而这种明确表达出的不信任后来一直在延续……

何明修:“我觉得,需要讲清楚的一点是,我们是对中国政府不信任,不是对大陆人不信任”。

“其实当初马英九一上台的时候要推动两岸和解,也宣传其中的经济利多,那时候台湾人是给他很多很多的同情跟支持。 如我刚刚所说,全世界那时候都在看中国。 但是,现在情况真的有很多转变。因为太阳花学运之后,还有2018年的美中贸易战,再后来,新冠疫情之后,中国经济体制其实看起来状况也不是很好。我觉得对于台湾来讲,中国的经济诱惑减少非常非常多。现在回看2008年或太阳花运动的2014年,那时候有那么多的企业想要去中国,有那么多的年轻人觉得自己未来的生涯是在中国求发展。我觉得这些如今已经减少很多了。 比如新冠疫情期间的动态清零措施,真的是让台湾看了会怕。所以,我觉得,与其说是不信任,不如说是此前看到的机会已经消失了,诱惑力不再那么大。 共产党政府的做法其实蛮一致的。 所以,那时候不信任,这时候也没有必要变得更信任或更不信任。看起来是一样的。我觉得最大的差异是那个中国机会的诱惑力减少很多。 ”

“假设我是台湾人,我不关心政治,只是要赚钱,我不知道会不会关心,比如说在习近平主政下,中国越来越专制的问题。一人独裁的体制,反映在言论管控或其它各方面的管控都在加深加剧。2014年时,习近平上台才两年, 那时大家看到的中国和现在看到中国完全不一样。这些年发生了那么多人被抓,包括一些人权律师被抓,等等。也许那些只在乎利益的人,他们真的不在乎这些,但是对其他人来讲,看到这些新闻,我觉得也会加深对目前大陆状况的负面观感吧,尤其是政治极权的部分。 ”

法广:国际社会以前那种看重中国市场的势头好像也出现逐渐消退的趋向,是不是可以说台湾最早意识到了这种依赖关系带来的危害?

何明修:“台湾人的观念还是跟西方比较接近,这一点从乌克兰战争就可以看得出来。我个人认为,历史上可能有很多拐点,可能每个拐点都很重要。我们现在正见证的(拐点),就是全世界都在反思自由贸易是不是必然的。苏联倒台之后,全世界就没有意识形态的斗争了,大家都自由往来,而且相信自贸易会带来和平。台湾当初在2008年马英九上台后推两岸和解、两岸和缓、和平红利基本上也同一个论调,都是在全世界的新自由主义脉络下。当初台湾也是面临选择。虽然台湾跟中国大陆都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我们是同一年加入世贸的,我们双方本来就有很多的贸易往来。但是服贸协议是一个双边协议,是中国开给台湾很多中国拒绝给其它国家的好处,那台湾要不要接受?要接受,就有政治后果。 台湾拒绝了,这也开始反省自由贸易是不是真的好。后来有2018年的美中贸易战。再后来,我觉得新冠疫情期间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当一个国家没办法生产自己的口罩,需要求别人的时候,你真的觉得可以依赖远端市场吗?对欧洲国家来讲,2022年开打的乌克兰战争又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他们都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现在知道后果了……”

“独裁国家都可以把经贸往来武器化,让经贸成为政治勒索的工具。晶片也是这样,日本、美国、德国等国之所以都要生产自己的芯片,就是因为大家都不想被别人掌控。我觉得,我们已经告别那个像相信地球是平的那样相信自由贸易的时代。 台湾2014年的反服贸运动,从时间点来看,可能的确是最早的,但是我想台湾毕竟不会影响到全球格局。 ”

太阳花运动兴起由下而上的青年参政风潮

法广:学运当中产生了一些新的政治力量。时代力量虽然是一个新组的小党,但是也有成员得以进入立法院,只是好像后来并没有真正形成一种潮流,去影响台湾政治生活的走向和发展。为什么呢?

何明修:“当然,太阳花运动带来的一个政治后果是年轻人参政,他们组建了一些政党。其中的时代力量当然是最成功的,在2016年成为第三大党。2000年的时候也在立法院争取到席位。但在今年的选举中,他们没能进入立法院。虽然他们在立法院只有两届八年的表现,但是我觉得,这已经创下台湾历史的奇迹。因为台湾除了蓝绿两大党以外,从90年代我们开始民主化以来,陆续都有一些小党出现,比如说新党、台联党或者亲民党。但是,这些政党都是由政治人物带领,而且都是从旧的政党,比如国民党或民进党里面分离出去的。但是时代力量之所以能进入国会,真的是受到一个很强的力量的(推动),这股力量就是由下而上的太阳花运动兴起的青年参政风潮。单从这一点来讲,它已经创下历史,因为他们2016年当选的五个立法委员,个个都是第一次当立法委员,每一个都不是政治人物出身。所以,你可以想像,太阳花运动那时候对台湾社会的巨大冲击。他们(时代力量)后来当然有很多内部斗争,因为小,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但是,如果会看此前的其它小党,比如新党或亲民党等,他们基本上在立法院也都只有两三届而已。所以,就时代力量这么小的党来讲, 只有两届立法院议席,就算以后完全都没有议席、全面败选失败了,我觉得也反映了当初出现的一股巨大的潮流。比较可惜的是,(时代力量)进入法院之后,自身定位不明,他的选民慢慢地被柯文哲吸收走了。而柯文哲就是一个政治人物领头创立新小党的典型,他不是社运中出来(的人物)。”

“我基本上还是认为,虽然时代力量可能很难东山再起,但是我觉得它在某种程度发挥了它当时应该有的作用,这些作用在当时看起来也不小。如今我们台湾国会里面只剩下三个党了,而以前通常有四个或五个。就是说,现在多元声音变得更少,这也是蛮可惜的一件事情。” 

太阳花运动当时在台湾社会赢得的广泛响应对2016年的大选活动产生重要影响。何明修教授认为,当时在野的民进党无疑是这次运动的最大受益者,但是说民进党“煽动”了这次运动则不是事实,因为在3月18日年轻人冲入立法院行动之前,民进党并没有表示反对与对岸签署服贸协议,只是在看到运动在民间获得的响应与支持后,才决定支持学生,也并没有争抢运动前台。

太阳花运动的爆发应该说更是两岸特殊政治关系下,台湾主体意识不断加强的一个产物。台湾国立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自1992年起持续就台湾人的身分认同展开调查。这些数据显示,尽管2008年至2016年马英九总统时期两岸关系大幅改善,经贸与人员往来十分热络,但是自认只是台湾人的受访者的比例仍然持续呈上扬的趋势,认为自己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比例则持续走低,两条曲线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而只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或不表态的人的比例都双双跌到了5%以下。

文章来源:RFI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