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香港并非全面民主的地区,但过去仍以「法治」闻名,如今却被外界质疑「荡然无存」。法律研究员黎恩灏接受本台专访,介绍他关于司法抗争的新书,探讨威权体制如何利用「法治」,对社会进行全面控制及打压人权自由。香港通过23条立法几乎毫无悬念,黎恩灏觉得是加速香港威权化,但从历史经验来看,政权的司法压迫未必能完全宰制弱势。
美国乔治城大学亚洲法律中心研究员黎恩灏,最近在台湾出版新书《在夹缝中抵抗:从依法治国与司法抗争的比较经验看香港》,以古今中外的历史事件、法律体制及抗争经验进行比较分析,对照香港过去几年的法治及政治社会面貌。当中特别探讨威权体制如何利用「法治」,对社会进行全面控制及打压人权自由,最后藉法庭内抵抗威权的司法抗争例子,反思香港的政治与法律。
新书分为三个部份:「依法治国的神话」、「香港的威权法治」及「司法抗争的启示」。第一部分探讨法律和法治的分别,再探讨执政者如何以法律维持其治理及权力;再从历史角度分析,以二战前德国独裁政权控制司法为例,讲述其如何影响中共治下的香港法制发展。第二部份则将上述部分的理论应用在香港的处境,剖析香港法治制度及意识形态的本质,并非源于西方自由主义,而是带有威权色彩的殖民主义。再到《国安法》实施后,香港的司法制度如何进一步成为法治工具。第三部分则希望带出在威权体制下,如何透过司法制度负隅顽抗,以反越战的美国、台湾美丽岛等案例,探究被告和抗辩律师有甚么空间抵挡政权的司法打压,从而为香港带来启示。
二战前德国跨越时空 影响香港法制发展
书中举二战前的德国作例子,黎恩灏解释是因为香港主权移交后,北京的对港政策除了由官员推动,还由一班学者研究。他们的研究与德国二战前一位著名法律学者施密特(Carl Schmitt)息息相关。
黎恩灏说:「不论是强世功、陈端洪及田飞龙,对香港法治、法律、法官问题发表言论的这些学者,往往援引施密特的主权理论,或他认为主权应该可以凌驾法治,凌驾宪法的理论作为基础,分析并推动对港政策。」
黎恩灏进一步说,这个主权理论正正体现在一个双重体制,政府一方面可以控制法庭打压政治异见,同时又会保留空间给法庭独立自主地处理民商审讯,以吸引外资,将管治正当化,这与《港区国安法》实施后的情况相似。
23条立法加速香港威权化 惟香港非「孤岛」
回到现在,紧接《港区国安法》的便是《基本法》23条立法,黎恩灏觉得其实早在人大通过「831决定」,香港政治发展已向威权化推进,《港区国安法》及23条立法只是令步伐加快,相信港府会进一步用法律及法庭扩大对香港社会的全面控制。他强调,有别于英、美,即使他们有攸关国家安全的严苛法例,但当地有独立的司法机构、民选议会等,会制约滥权行为,与没有民主问责的香港完全不同。
虽然香港的现况令追求民主自由的人灰心,但黎明前总是黑暗,黎恩灏希望读者知道香港并非「孤岛」,就如全球90多个用普通法的司法管辖区,只有三分一被国际组织如「自由之家」视为完全自由的地区。
黎恩灏说:「香港发生的事在过去其他历史上的威权国家,或现在仍存在的威权国家是正在发生。希望可以激发读者了解不同历史经验,有更全面的图画。民主浪潮的倒退其实不是香港独有,在过去十年,其实也是全球现象。」
政治打压使人悲观 但庭内抵抗能成民主养份
他又指,从历史经验来看,无论政治审讯或打压,即时效果一定是悲观,但不要单凭个别案件而对民主绝望,就如美丽岛审判后十多年,台湾才迎来民主转型。
黎恩灏说:「往往在法庭里抵抗或做抗辩的经验,能成为十多年后国家社会人民争取民主,改善社会,争取社会公义及民主的养份。」
他举例,「占中案」中戴耀廷、朱耀明等人的陈词,正正向公众解说公民抗命的原委与意义。亦如书中最后提到,从历史可见政权的司法压迫未必能完全宰制弱势,不论抗争者、政治犯、辩护律师都能在有限处境找到一丝空间,强调司法抗争的效果要看得远、看得阔才会体会得到。
记者:淳音 编辑:温晓平 网编:程皓楠
文章来源:RFA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