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0日星期一

廖天琪:六四35周年纪念传递信息:独裁政权穷途末路,正义之声此起彼伏

“八九-六四”天安门事件刚刚送走了又一个纪念日。虽然此一事件已过去35载,却未能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2024年6月4日这一天,全球范围的纪念活动仍以不同形式在各地展开。各方民主志士要求“还原历史真相、实现新闻自由和政治改革”的诉求依旧。虽然纪念六四在中国是一个禁忌话题,香港也在国安法的重压之下而息声,但是多年来,对事实真相的探求从未停息。似乎验证了台湾新总统赖清德在6月4日这一天透过脸书所表述的观点即:北京天安门广场的镇压不会“在历史的洪流中消失”。我们在今天的节目里,请“欧洲之声”社长廖天琪女士针对六四天安门事件35周年的纪念活动来谈谈她的感悟。

法广:首先请您谈谈今年全球纪念六四活动的情况。各地的纪念活动传递了怎样的信息?

廖天琪:35年不算短,一个独裁政权所制造的人权灾难,往往需时不久就能在历史上被纠正,重新定义。像德国纳粹1933年上台,1945年随着二战结束也就寿终正寝了。韩国1980 的光州事件,有数百上千 的受害者,但是不到十年凶手全斗焕军事独裁结束,真相调查就逐渐落实,到了九十年代,事件得以平反。1997年甚至还有一个受害者公墓建立起来。事件发生的5月18日也早已被定为国家纪念日,这都是在不到20年内就得到正义的公平处理。

1989年北京风起云涌的民主运动,全世界的媒体都在场,六四屠杀甚至被美国卫星都全记录下来,这是历史已经定性的反人类政府行为,但是罪魁祸首的中共至今不但不承认,还继续隐瞒史实,不让大陆民众知晓。这是第一件令人不齿的。

其次,中共近年来以战狼和经济霸主的姿态在全球各地现身,外交上傲慢蛮横、经济和地缘政治上扩张势力,争取资源和影响力,废掉香港的「一国两制」,对台湾实战军演,让自由世界警觉,这是其二。第三点, 习政权跟独裁政府普京和伊朗沆瀣一气对抗自由民主,造成世界的动荡不安。

因此,今年全球六四的纪念规模远超过往年。五大洲民主国家中的大城市都有纪念活动。像日本和美国皆在议会的名下举行了悼念。日本众议院在他们的国会会议室举行了大规模纪念会议,这是由前法务政务长官、经济产业副大臣牧野圣修主导的,邀请了各国的民运人士参加并发表演说。

美国众议院也在国会山庄举行天安门事件35周安纪念集会,共和民主两党数位著名政治家如前议长南希-佩洛西,麦卡锡和民运领袖魏京生领衔发表讲话。

我们欧洲发起了六四绝食接力,在巴黎、伦敦、柏林和许多其他城市都有大规模抗议追思活动。我个人参加了阿姆斯特丹的六四集会,欧洲之声也在网上举办了国际性的六四纪念会。

总之,今年六四纪念传递的信息是:独裁政权穷途末路,正义之声此起彼伏,自由民主人权的价值观遍及世界。

法广:香港持续了30年的维园烛光纪念活动已在国安法的重压之下偃旗息鼓。不过,今年仍有近十名港人因发布有关纪念六四的信息而被捕,有些媒体也大胆地使用“头版空白版页”的形式表述心声,您对此作何感想?

廖天琪:感慨万千,昔日香港维园的六四烛光晚会有数十万人冒着酷暑参加,场面感人,那些六四亡灵和勇敢正义的北京市民没有被人们忘记,那是一场中华民族史上最为壮丽的民意、民声的表达,是中国人淳厚民风道德的最高表现。那场流血镇压就更显出专制政权的残酷、非人性,人民子弟兵在长官令下,屠杀自己手无寸铁的同胞,这在人类史上也是罕见的。香港人曾经无私大力地给予当时抗议民众实质性的支持。大屠杀之前,中共在北京戒严,香港的官方报纸《文汇报》上开天窗,刊出「痛心疾首」四个字作为社论,以示抗议。后来几位负责人如李子誦、金尧如等都被解职。这都传为美谈。

而今,国安法于4年前降临香港,港督李家超是北京的传声筒和刽子手,反送中运动期间他是保安局局长,当时表现「不凡」,全力镇压抗议民众,得到北京的青睐,这两年当上特首, 将大量民主人士和媒体人投入监狱,香港的选举制度也破坏殆尽。香港原来作为中国旗下唯一的文明自由城市,如今也沦陷了,我也只能用「痛心疾首」来形容自己的感受。

法广:中国政府一直对六四事件讳莫如深,官媒集体噤声,民间讨论也遭禁,许多年轻人似乎并不知晓这段历史。35年来,中国没有大规模的群众性运动发生。然而,疫情期间,政府实施的清零政策却曾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白纸运动。您如何解读这场白纸运动?类似运动是否还会在中国再现?

廖天琪:纸包不住火,何况我上面已经提到,六四事件早已载入史册,坦克人徒手挡坦克的那张照片在全世界流通,网络上也有铺天盖地的报道,坦克人成为中华文明的图腾。

这些年来,由于监控的摄像头遍布中国全境,十几亿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在「党」的视线之中,而且网络警察全天候地在网上巡弋,因此发起群聚的活动几乎是飞蛾扑火的行为。然而前年冬天的「白纸运动」竟然也平地一声雷地爆发出来,实在令人惊叹。国家机器镇压民意,然而民情汇聚,不断上涨,到了一定程度还是会爆发,但是必须有「契机」。疫情的清零政策不得人心,已经到了草菅人命的地步,乌鲁木齐火灾引爆了人们的愤怒情绪,而且如今网络讯息传递很快,可以在极短时间内让人们知情,并汇聚在一起发出怒号。

我认为这种运动还有可能出现,特别是年轻一代的人,懂得利用现代传媒工具,只要有一个导火线,就能引爆。所谓导火线是政府官员的愚蠢、暴力行为常常会激怒民众,小规模的聚众抗议会时常发生,但是大规模的群众抗议就得要有更为重大的诱因,像口碑颇好的前总理李克强突然死亡,令人怀疑,这可能是个「契机」,可惜契机的力度还是不够,没有闪出火花。

法广:天安门事件中,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群体即:遇难者家属组织“天安门母亲”。35年来,他们饱受丧亲之痛,只盼真相得到还原。然而其中已有部分人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鉴于当前中国的政治环境,您认为,他们的诉求是否有望在有生之年得到满意的答复?

 廖天琪:天安门母亲多次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虽然没有获奖,但是她们已经名满天下。中共政权利用一切机会不但在国内,也在国外极力阻止她们道德影响力的扩散。的确,她们中有一部分已经遗憾地离世,然而尚在人间的那些伟大女性,依然年年提出诉求,要求正义和真相,这是很宝贵的。只要文革一代的中共当权者还在其位,就没有可能还原六四真相,而且中共掌权者,不论是习近平还是他的下一任,只要是「一党专政」,这些吃党饭的棍子们都永远活在恐惧之中,他们唯一的保命手段就是谎言和镇压,几代的中国人眼看中共「起高楼」,眼看它「宴宾客」,也可能看它「楼塌了」,即便天安门母亲在有生之年看不到,但是她们的子子孙孙绝对能看到中共「楼塌了」的那一天。

文章来源:RFI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