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0日星期五

蒙兆达:国安法下劳权受损 输入外劳无王管

近日备受争议的输入外劳新政策,引起香港社会极大回响,相继有建造业外劳投诉遭受无良雇主剥削,包括中介公司中间食价、强迫加班不获补水、支付远低于合约的黑市工资等,手法层出不穷;与此同时,亦有业内本地工人投诉,市道不景工程量大减,失业吊盐水情况已陆续浮现,抱怨政府仍然大量输入外劳,犹如雪上加霜。

香港工程大减,输入外劳却大增20倍

为了平息日益沸腾的民怨,发展局近日急急刹停审批新一轮申请,但按局方透露,自去年七月计划实施以来,合计12,000个配额,至今已批出9731个。这个批出的外劳数字,相较前一年(2022年)获批的480人,增幅飊升达20倍。为何会出现这个惊人增幅?是否香港工程数量突然大增,有必要大举输入外劳以应付需求?实情刚刚反,香港地产市道持续低迷,私营建屋工程面临大幅萎缩,这才是大家每日所见。

政策局独揽批核大权主导审批程序

建造业大量外劳申请轻易获批,与政府去年七月起极速实施的新政策有直接关系。去年六月,政府突然宣布实施输入外劳新政策,将建造业及运输两个行业纳入行业计划,由以往每项申请须经劳工顾问委员会逐项审批,改为交由政策局独揽批核大权,按获分配的二万个配额直接决定。此一安排取消工会监察角色,可以绕过既有程序,更首次容许外劳选择在内地居住,变相令输入外劳门槛大幅降低。特别是,正如近日新闻所见,现行政策存在不少纵容剥削外劳的漏洞,令雇主可以缩减实际工资成本,自然对他们极具吸引力。计划推出时,坊间有不少声音质疑,建造业工人失业率达4.5%,多达1万5千人无工开,远高于全港平均水平,为何政府不先行解决本地工人失业问题?当时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斩钉截铁回应,本港建造业出现结构性人手短缺「是毫无疑问的事实」,所以拒绝再作任何谘询,尽显他的专横作风。

国安法下劳工声音大幅萎缩

事实上,政府以往也曾多次试图「闯关」,为满足商界欲望,放宽输入外劳的监管机制。但因为立法会存在民主派的监管声音,自主工会阵营亦高姿态反对,令政府多次尝试却不得要领。现在立法会经过「完善」选举制度,加上国安法的高压管治,反对力量已被大举肃清,当权者便急不及待推出以往备受民间争议的政策。面对高压手腕管治,即使是民生议题,工人如想组织公众游行发声,也可能随时被国安招呼而须撤回申请。可以说,社会上可以让工人反映诉求的大部份渠道已被堵塞,纵然有愤怒不满,也难有发声机会。

建制工会未有如实反映劳工立场

职工盟解散以后,以工联会为首的建制工会阵营,在缺乏竞争压力之下,更加不用掩饰全面为政府保驾护航。极其量,他们只会提出一些小修小补建议,大政策方向必然会紧紧跟随中央政府对港施政方针。过去两年,他们已自动放弃组织五一公众游行为工人发声。去年政府绕过劳顾会推出输入外劳新计划,工联会表面上虽有表达不满,但发出的声明只敢向政府建议加强监管,只字未提要求撒回或推翻政府的新计划。这也不难理解,工联会的前立法会成员何启明是现任劳福局副局长,负责制订政策,其会长吴秋北是行政会议成员,有分通过落实政策,工联会说自己反对输入外劳新政策,无异是「贼喊捉贼」。

扩大输入外劳新政策的争议,正好反映「由治及兴」的香港新常态——政府手握绝对权力,不受民间的制衡及监管,施政难免更趋失衡,与社会大众的期望愈走愈远。

- 蒙兆达(香港劳权监察总干事)

文章来源:RFA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