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岭大编委」周三(25日)发声明,指校方以「令人误会」为由,要求该校编委会停用四字简称,纪念品及出版刊物均需使用全名。有人权及倡议组织周二(24日)就香港学术自由发表的研究报告,亦指大学生正遭受不同手段打压。有曾任编委会成员的大学毕业生形容《国安法》下的校园气氛「绷紧」,学生组织会受校方甚至国安警的严密监控,亦有学生指校园内学术讨论气氛减少,有退休教授批评香港大学教育严重倒退。
人权观察报告:香港大专生言论结社、出版自由受严重侵犯
人权观察(Human Rights Watch)及香港民主委员会(Hong Kong Democracy Council, HKDC)周二(24日)发表题为 《我们再也不能秉笔直书》(We Can’t Write the Truth Anymore)的研究报告,讲述香港学术自由在2020年《国安法》实施后的严重倒退。
报告提到,大学学生会自《国安法》实施后被校方以不同手段打压,包括收回会址、不再代收会费、拒绝承认学生会等。有学生会被迫宣布解散。发起和平抗议与集会的学生,往往遭受惩处,严重侵犯学生的言论、集会、结社、出版自由。
岭大编委突被校方要求改称呼 四字简称沿用多年
无独有偶,「岭大编委」周三在Facebook发表声明,称校方以「收到大量投诉」指采用「岭大编委」四字简称,令人误以为编委会是岭大官方组织,以此要求编委会不能再在纪念品及刊物等使用,要以「岭大学生会编委会」或其他不会令人「误会」的称呼代替。
「岭大编委」总编辑陈佩妍在声明中指出,以简称「岭大编委」为数十年来约定俗成之事,对校方决定深感不忿及失望,但为继续为岭大学生服务,将配合要求更改名称。
前编委:削资源属校方打压手段之一
刚投身社会的Fern(化名)去年毕业自香港一所大学,在学时曾任大学编委会及学生会评议会。她向本台形容,岭大校方今次要求编委会停用简称,令他们需要重新制造纪念品,亦是校方打压手段之一。
她说:「每年学生会批予编委会的拨款都不多,如果他们将预算用来制作纪念品(筹款),那我不知道他们如何出版刊物。他们可能会慢慢由有实体刊物出版,变成没有实体刊物,剩下电子版。由有刊物变成只得社媒新闻,因为资源减少了。」
学生会成员定期接校方致电「关心」
至于学生会方面,Fern指学生会成员会不时收到校方的「关心」,例如会有人提醒他们不要让「老鬼」回校参与会议等。
Fern说:「学生事务处的职员,他们会定期打电话向学生会成员了解近况,包括问『你们之后会如何做呀?』、『你们之后会否解散呀?』之类,我会形容是好像中学学生会那样。」
校园内讨论气氛渐灭 学生相约校外聚会被国安警「温馨提示」
Fern又这样形容《国安法》实施后大学校园内的改变:「我是觉得很绷紧,即是好像大家都各有各的生活,但你不会再看到任何的人摆摊位、或者做其他任何事情,好像只有舞蹈学会的学生或者照旧如常在练舞。整个校园是很静的,它只是一个场所,但不是一个让你有一些公民讨论、给你有一些自发行动的地方。」
人权观察的报告又提到,香港部份大学又会雇用前警察负责校园保安工作,摄录和监视学生进行未经校方许可的活动,但Fern指有大学生打算在校外聚会,竟接到来自其他单位的「提醒」。
她说:「可能他们『围内』说想做些甚么、几时聚会,都会有国安警通知他们,说知道他们可能明天打算有些聚会,不要在那里办了,不要办吧,都有这些『温馨』的提示。」
有另一位学生表示,现在很多师生都害怕在课堂内的言行都会被纪录下来, 所以已没有讲师和学生敢「乱讲嘢」,怕随时被举报。学生提问越来越少,校园内学术讨论气氛也逐年减少。
前助理教授:大学教育质量严重倒退
理工大学前应用社会科学系助理教授锺剑华认为,以上种种例子反映政府及大学高层现在是有默契地压抑大学的社会功能,同时大学教育的质量正严重倒退。
锺剑华说:「现在在做的根本不是大学教育,因为你大学连学生会都要打压、编委会都要打压,不让他们存在。学生会没有活动、没有学生组织,更加不要说学生参政、或者参与校政,根本就没有空间。就连讨论都不容许,我觉得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至于Fern亦质疑现在读大学的意义何在:「参与过校政的人,他们的人生或者视角都会有些不同。但是当你都少了一个渠道去关心身边的事情的时候,你的大学生活可能只剩下读书,可能拍拖、住宿舍。那我会想,大学生读书是『本份』,那还有没有其他意义呢?」
人权监察倡海外合作学府设保密申诉机制
人权监察的报告建议,担任香港研究资助局学术评审委员的外籍学者,主动追踪香港大学校园遭到中国和香港政府骚扰、监控、审查或威胁的申诉事件;亦建议与香港大专院校合作的海外学府主动了解中、港政府对香港院校直接或间接的打压,并为师生设立保密申诉机制,为受影响师生提供协助。
编辑:温晓平
文章来源:RFA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