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4 年,繼續是法院繁忙的一年。多宗大眾關注、候審逾年的案件,先後在各級法院開審及有裁決,包括首宗串謀顛覆國家政權案,民主派初選 47 人被控,共 45 人罪成判囚;1997 後首宗傳媒被控煽動案,《立場新聞》兩總編輯罪成,其中鍾沛權判囚 21 個月;首宗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還押近 4 年,表證成立出庭作供。
至於反修例暴動案,累計 97% 案件審結,今年有裁決的包括七一立法會暴動案、11.18 油麻地圍捕案。元朗 7.21 暴動案截至本年底共 17 人罪成,包括林卓廷等 8 名非白衣人。另外,首宗涉及《反恐條例》的案件,8 人罪成最高判囚 23 年 10 個月。
《法庭線》整理今年的法庭新聞,分成「國安煽動篇」、「基本權利篇」、「反修例篇」、「社會案件篇」以及「司法篇」,與讀者一起回顧案件焦點。
踏入 2025 年,仍有多宗重要案件陸續開審,包括支聯會被指煽動顛覆案、南丫海難死因研訊、快必終極上訴,《法庭線》會繼續追蹤記錄各場審訊。
國安煽動篇
首宗串謀顛覆國家政權案、民主派初選 47 人案今年審結,45 名罪成被告判囚 4 年 2 個月至 10 年,共 14 人提上訴;劉偉聰及李予信獲裁無罪,律政司已就劉的無罪裁決提上訴。《法庭線》另在過去兩年,透過探訪與書信,追蹤被告吳政亨及梁晃維的心路歷程。
1997 年後首宗傳媒被控煽動案、《立場新聞》案亦於今年有裁決。前總編輯鍾沛權被判監 21 個月,若以量刑起點 23 個月計,為舊煽動罪下「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案件之中最高。前署任總編輯林紹桐因健康情況,獲判處扣除還押日子後、可即時釋放的刑期,當庭獲釋,他不服定罪提上訴。
同樣涉及傳媒的首宗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蘋果》高層張劍虹、陳沛敏、「重光團隊」成員李宇軒等 6 人,先後以控方證人身分作供。經過 92 日審訊,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被裁定表證成立,他選擇出庭作供,案件明年 1 月 6 日續審。
另外,《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俗稱 23 條)今年 3 月生效後,至少 4 人被控新煽動罪,當中 3 人認罪,分別涉在巴士椅背寫「光時」、穿印有「光時」衣物遊蕩及在 YouTube 等發布「革命無罪造反有理」字句,判囚 10 至 14 個月。
在新法例下,獄中減刑的門檻提高,因「煽動分裂國家」罪判監 5 年的馬俊文,提司法覆核挑戰新安排失敗。法官李運騰指,新安排顯然就國安罪犯能否提前釋放,提出更嚴格條件,涉案有關監管釋囚的條文亦非模糊、肆意,又指應充分考慮國安委意見。
新安排亦應用於 47 人案。法官判刑時提到,有 8 人具真誠悔意、重犯機會低,「相信」當局在衡量是否給予獄中減刑時會予以考慮。不過《法庭線》截至 12 月底,獲悉至少有 10 人接獲懲教署通知,經評估後確認不會給予獄中行為良好減刑。懲教署回覆時引馬俊文司法覆核判決,指法庭同意必須將國安視為最重要因素。
同受影響的港大學生會評議會案,4 名被告承認「煽惑有意圖傷人」罪,刑期上訴得直,由 2 年監禁減至 15 個月。其中張敬生申請人身保護令,指自己在獄中行為良好,應獲三分一扣減而即時釋放。法官黎婉姫指,國安委決定不受司法覆核,對法庭有約束力,裁定懲教署繼續羈押屬合法。4 人於今年 11 至 12 月刑滿獲釋。
案件整合報道:
基本權利篇
終院今年處理兩宗涉及集會自由的案件。在 8.18 流水式集會案,李柱銘、吳靄儀等 7 人就「參與集結」提終極上訴被駁回。終院指,香港法庭不應跟隨英案例,「應遵從本港已確立的違憲審查原則」,又指拘捕、檢控、定罪及判刑過程,已受完善法律和程序管轄。
鄒幸彤 2021 年六四煽惑集結案,鄒原審罪成判囚 15 個月,一度上訴得直獲撤銷定罪。律政司終極上訴得直,恢復對鄒的定罪裁決。終院指,完全理解警方不信服支聯會有能力執行措施,維持公眾安全,警方的禁令「顯然合符比例和合法」。
另一宗涉及表達自由的案件,「馬屎埔陳伯」陳基裘被指沒許可證下在獅子山展示條幅,則被裁定無罪。裁判官林子康指,被告由舉起條幅至放在獅子山牌匾上,歷時約一分鐘,不屬條例所指的「展示」。陳基裘在庭外哽咽稱:「能夠喺今日鬆一口氣,我個心態(是)繼續維護公義、維護人權,我哋做得幾多得幾多」。
法庭另為平權路帶來突破,房屋政策、遺產條例司法覆核案,政府終極敗訴。終院裁定,海外結婚的同性伴侶與異性夫婦一樣,具有同等密切的關係,又指異性配偶從沒獨享申請公屋及居屋權利。申請人吳翰林感激法庭肯定亡夫的苦,「肯定你對同志平權的付出」;公屋案申請人 Nick Infinger 則形容爭取平權多年,今次裁決「叫做有少少成果,算係畀自己一個交代」。
另一邊廂,吳翰林的母親接受《法庭線》訪問,指目睹兒子為爭取平權高調受訪、打官司,幾年間飽受精神及財政壓力,受抑鬱困擾自殺離世,坦言對官司有保留。
其他相關案件:
反修例篇
首宗涉及《反恐條例》的案件,14 人被指計劃於 2019 年 12 月 8 日民陣港島遊行期間,使用槍械及炸藥殺害警員。7 人不認罪受審,經過逾 80 日審訊,陪審團裁定 6 人無罪,1 人交替的串謀爆炸罪成,連同認罪 7 人判囚 5 年 10 月至 23 年 10 月。法官張慧玲指,被告為滿足政治訴求,企圖濫殺警員,惡毒之處不能以筆墨形容。
《反恐條例》第二案亦於今年開審,Telegram 頻道「九十二籤」被指於 2020 年初,策劃明愛醫院、羅湖港鐵車廂等 3 宗爆炸品案。8 人被控《反恐條例》、「企圖製造炸藥」等罪,預料審期 100 日。
反修例暴動案方面,據《法庭線》統計,截至 2024 年 12 月 30 日,共有 847 人被控暴動,97% 案件審結,共 710 人罪成,包括七一立法會暴動案、11.18 油麻地圍捕案。
在七一立會案,王宗堯、鄒家成及劉頴匡等 12 人,暴動罪成判囚 4 年半至 6 年 10 個月,另外兩名報稱記者的被告暴動無罪,「進入或逗留在會議廳範圍」罪成罰款。暫委法官李志豪指,立會具獨特憲制地位及象徵意義,示威者行為等同衝擊法治,屬「暴動案中最嚴重」,將 6 人的量刑起點定在 7 年監禁,屬反修例暴動案中最多。
開審前認罪的孫曉嵐、「佔旺女村長」畢慧芬就刑期提上訴。另外,《法庭線》訪問留守會議廳、罪成的年輕爸爸吳志勇、暴動無罪的學生記者黃家豪,了解他們被控經過及心情。
而在 11.18 油麻地圍捕案,213 人被控暴動罪,最後一案於 9 月審結。除 7 人被指潛逃,17 案共 200 人罪成﹐最重判囚 5 年 4 個月。法官形容,本案是「香港有史以來,其中一宗規模最大及最暴力的暴動」。記者統計,97% 罪成被告不涉直接證據,法庭主要以衣著、裝備等環境證據,以及身處現場,推論被告參與暴動。
至於元朗 7.21 案,累計共 17 人罪成,包括 8 名非白衣人,其中林卓廷等 7 人還押至明年 2 月判刑。法官陳廣池拒納自衛等辯解,又指林卓廷在 FB 發帖會引人入元朗,讓助手直播「明顯地是有『抽政治油水』的念頭」。
白衣人方面, 今年再有兩人罪成判囚 4 年 1 個月及 4 年 7 個月,累計共 9 人罪成。暫委法官陳慧敏指,白衣人襲擊黑衣人「造成仇恨、欺凌、威嚇、滅聲效果」,又指他們不應以「私了」方式自行執法。另外,律政司就脫罪的王志榮提上訴,上訴庭發還原審考慮,蔡立基則上訴得直,獲撤銷定罪。
案件整合報道:
- 反恐首案整合|「殺警計劃」是甚麼?誰是主謀?如何被指涉恐怖主義?
- 7.1立法會暴動案整合|新聞片拍到被告在做甚麼?被告為何進入會議廳?
- 721非白衣人案.判詞分析1|擲物、射水外 法官如何反駁各人到場、逗留的辯解?
- 721非白衣人案.判詞分析2|官指林卓廷「渲染黑社會介入」 林庭上如何解釋?
- 721非白衣人案.判詞分析3|官指眾人沒報警 如何裁林卓廷與警長通話不算?
社會案件篇
幾宗轟動一時的新聞事件,今年陸續搬上法庭。男團 MIRROR 於 2022 年 7 月演唱會屏幕墮下令舞蹈員受傷,工程總承辦商「藝能工程有限公司」2 男 1 女被指虛報設備重量,串謀欺詐,案件今年開審,法官裁定表證成立,明年 2 月結案陳詞。受傷舞蹈員李啟言(阿 Mo)則入稟向僱主公司「舞館」索償,明年 2 月再訊。
香港保護兒童會轄下院舍「童樂居」於 2021 年爆出虐兒醜聞,34 名職員被控虐兒罪,最後一案於今年 10 月審結,共 33 人罪成。其中 31 人刑期由 1 個月(涉掌摑幼童)至 5 年 4 個月(涉拍打後腦、扯頭髮共 49 罪),餘下 2 人涉目擊施襲但沒阻止,被判 180 小時社會服務令。
樓齡近 60 年的石硤尾大坑西邨開展清拆重建,預計 2029 年落成並供應逾 3,000 個單位,不過興建與管理該邨的「平民屋宇有限公司」與入住多年的居民,就收樓、安置問題鬧上法庭。
平屋設下今年 3 月搬遷期限,其後循民事控告 67 名拒絕遷出的居民,部分人沒律師代表。平屋與當中 13 人和解不果,區院司法常務官宋泳琛拒絕「平屋」申請恢復收樓程序,指注意到大部分居民為年邁基層,爭議關乎他們在晚年生活和生存,「若有任何訴訟方企圖乘財力和資源之優勢,以程序之便快速地針對居民取得判決,以草草了事,法庭有責任加以制止。」平屋不服決定提上訴,法官高勁修經聆訊後,決定恢復收樓訴訟程序,案件明年 5 月進行案件管理會議。
另一方面,有居民在律師協助下入稟申請司法覆核,指平屋在提供相稱的替代住所之前就終止租約,違反政策或政府指令,要求法庭推翻「平屋」提出的補償方案、終止其租約並將申請人逐出住所的決定,案件定於 2025 年 4 月聆訊。
司法篇
今年有 5 名終院海外非常任法官不續任或提早請辭,不續任的 3 人包括澳洲首席大法官紀立信、前加拿大首席大法官麥嘉琳、英國法官范理申,提早請辭的兩名法官,則為英國前最高法院法官郝廉思及岑耀信,終院目前還有 6 名海外法官。
其中岑耀信於 2024 年 6 月撰文指「香港法治岌岌可危」,又接受 BBC 訪問稱 47 人案裁決是他辭任的「最後一根稻草」,特首李家超、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先後批評。
案件整合報道:
2025 案件預告
未來一年,繼續有多宗國安相關案件陸續開審,包括支聯會被指煽動顛覆案,鄒幸彤早前申請海外證人以視像直播方式作供被拒,排期明年 5 月 6 日開審。支聯會拒交資料案終極上訴,則於明年 1 月 8 日開審。首宗煽動罪終極上訴亦會在明年 1 月開審,人民力量前副主席「快必」譚得志爭議控方須否證明煽暴意圖。
至於反修例案,有數宗暴動重審案押至明年處理。其中在 8.31 灣仔案,3 人發還重審後改認罪,還押明年 4 月判刑;社工陳虹秀維持不認罪,明年 3 月裁決。10.6 灣仔案亦有 5 人發還原審處理,當中 3 人擬認罪,2 人將申請重開案情,明年處理法律爭議。
另一方面,2012 年造成 39 人死亡的南丫海難,家屬爭取多年的死因研訊,將於明年 5 月開審,為期 60 天,據了解不設陪審團。39 名死者中,將有 7 名死者親屬參與是次研訊。政府力推北部都會區發展,社工謝世傑申請司法覆核,挑戰環保署有條件批准牽涉新田科技城的環評報告,排期明年 6 月聆訊。
文章来源:法庭线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