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1日星期六

顏純鈎:告別為了重逢,離開為了回歸——推薦陳健民﹑陳祖為﹑邢福增﹑張燦輝的《最後一課》

作者臉書



張潔平創辦的飛地書店發展得很好,最近她們也開始做出版了,真可喜可賀。最新出版的《最後一課》,集合了四位香港知名教授告別職業生涯的「最後一課」。此書的選題很有意思,也碰巧四位教授都有過這麼一次別具意味的經歷,把四位教授的文章合併起來看,更令人感慨和讚賞。

四位教授分別是陳健民﹑陳祖為﹑邢福增﹑張燦輝。陳健民那場演講我看過現場錄影,今次是重溫,其餘三位的文章都是首次拜讀。四位教授的「最後一課」,各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別致的生命角度,各有深刻的感悟,讀來興味十足。

我年輕時讀過法國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說《最後一課》,一間法國鄉村小學因德軍入侵而被禁止上法語課,老師與學生悲痛而又莊嚴地共同上完最後一堂屬於自己的課。不知飛地編輯的靈感是否來自都德,不過對照當日法國與今日香港,真是一個巧妙的隱喻。

陳健民用大量親身經歷,講述自己文化啟蒙的漫長歷程。一個人的身心成長和生命實踐,總有各種因緣際會,有的人錯過了,有的人把握了,命運因此不同。如何辨識提升個人價值的機遇,如何實踐萌生於內心的生命衝動,這是做人最基本的功課。

陳祖為的文章由告別港大說起,說到自己的職業生涯﹑師生關係,為學為人的種種省悟,特別談及人生面臨種種選擇的困惑。實際上困惑便是人生,每次面對困惑的選擇便是生命的實踐過程,命運是什麼?命運是你一生所有選擇的總和。

邢福增的最後一課主要談及當代華人基督教史的書寫,這對我來說是全新的一課,拜讀之下長了不少知識。作者探討當代中國的政教關係,遊走於歷史與現實之間的困惑和苦澀,舖陳學術研究和實際事工之間的張力。

張燦輝教授的文章探討死亡與年老哲學,這個話題對我特別切身。人一出生就面對死亡的難題,對生命的認識,歸根結底在於對死亡的認識。子曰:不知生,焉知死,然則不知死,又焉知生?人唯有直視死亡之必然性,才能領悟生存之偶然性。
陳健民的最後一課是在2018年涉及「佔中運動」和「雨傘革命」受審前開講的;陳祖為於2021年年底辭任港大教職;邢福增在2023年提前退休;張燦輝是2020年國安法頒佈後就離開香港。他們的最後一課,都與中共統治的黑暗有關,與他們對香港政治環境的徹底失望有關。

四位教授的文章,都涉及宗教信仰的問題,這是一個人生大課題。我沒有宗教信仰,家中老一輩信佛教,我對佛教﹑天主教都沒有研究。二十多年前,有一次與梁鍚華教授和和前輩詩人洛夫同車,我們談起宗教信仰(梁教授是天主教徒),當時我脫口而出,說有沒有宗教信仰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宗教情懷,兩位前輩都深以為然。

不同的宗教有一些共性,都對人世悲憫,尊重與珍惜生命,具有平等自律的信條,這是人世善之集大成。我們在世上清正做人,溫厚處世,追求公平和自由的世道,是以人類千年流傳的文化共性為基礎的,這正是我們與邪惡為敵,願為一個公平合理的未來付出代價的理由。

我們見過有宗教信仰而沒有宗教情懷的人,也見過沒有宗教信仰而有宗教情懷的人,跟著我們的良知走,跟著有強烈道義感的人走,跟著人間正道走,如此便不會迷失自我。

四位作者都是「港產」的教授,他們有如此明慧的生命洞見,和香港這一方水土有深切的關係。香港就是有條件生產這種洞察世情和徹悟人生的有識之士的地方,這與香港的歷史文化有直接關係,這也是我們一想起今日香港就痛徹心扉的原因。
有幸的是,他們現在都定居在台灣,那裡自由民主的空氣,有利於他們傳播知識和持守自我。最後一課是告別,但告別是為了重逢,最後一課也是離開,但離開是為了回歸。我相信他們四位都有機會看到香港的光復,也肯定能返回自己熱愛的土地。

為本書作序的吳靄儀說:「我僅向願不枉此生的讀者推薦此書」,「不枉此生」四字可圈可點。同樣作序的周保松說:「在我心目中,他們是真正的知識人。」為本書作「前言」的張潔平說:「課堂不在,才有最後一課;不甘心,不忘記,薪火相傳,才有最後一課。」——旨在斯言!

文章来源:新世纪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