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上官乱
歪脑 12/19/2024
近日,台湾自媒体人八炯所推出的"中国统战纪录片"引发了广泛关注,影片采访了曾经在大陆留学、创业,并被当做"爱国网红"包装的台湾饶舌歌手陈柏源,并曝光了大陆的"统战机构"如何以邀请旅游、资助创作、合作业务等方式"收买"他以及一些台湾网红,以便让他们参与统战宣传。影片犹如一颗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网民对"统战套路"、"舔共网红"、"台奸"的火热讨论。
其实,关于台湾年轻人参访大陆的 "统战"争议早就存在。自从年初台湾总统大选结束以来,赖清德政府上台后,由于其政治立场更趋向于保护台湾主权,中共对其言行的反应比较强烈,两岸情势暗流汹涌。中国大陆不时祭出军演、军机扰台和取消农产品关税优惠等手段,台湾也以不断加强赴陆警告等动作作为回应。但在这样的局面下,仍有不少台湾年轻人,好奇与疑惑战胜了紧张与恐惧,陆续去大陆一探究竟。除了自称"生来就是为了体验"的百万订阅自媒体人钟明轩,屡次前往大陆"寻奇",哪怕引发网友空前的讨论也在所不惜,还有另外一些台湾大学生也纷纷报名参加民间团体的大陆参访行程,这与媒体上的紧张气氛形成了微妙的对比。对这些年轻人来说,不管立场和体验结果如何,"亲眼去看看"似乎才是最重要的。那么这些访陆行程,到底是不是如网上描述的那么凶险?会不会影响他们的身份认同和对两岸关系的看法?他们的回答令人意外。
越警告越好奇?政治洪流下,年轻人的"大陆寻奇"
【图略】2022年10月2日,北京郊区一个旅游景点,游客走过的带有中国共产党党徽的宣传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装置 ( REUTERS / Tingshu Wang )
今年7月份,台湾媒体中央社曾报导,台湾国安人士提醒台湾学生,"中国近期积极锁定台湾青年第一次赴中的"首来族",以交流为名,邀请赴中,参访活动夹带"红色景点",输出统战资讯;⋯⋯至于行程内容,国安人士表示,包含"红色体验",参访如毛泽东故居、中国共产党历史相关的博物馆,达到习近平"讲好中国故事"的宣传效果。⋯⋯行程中加入参访如比亚迪、华为、大疆、腾讯等公司,并以优惠政策吸引台湾学生在当地就学、就业,也透过交流的学生加强两岸文化、生活的连结,有些营队甚至鼓励台湾与中国学生深度交往,希望让这些学生对中国有不同层面的憧憬。⋯⋯中国日前宣布的惩治台独的"22条意见",以及自7月1日起实施国安新规,委会也于日前示警,建议民众审慎评估赴陆必要性,注意对岸国安红线带来的风险。"
【图略】2024年9月21日,参观者在北京毛泽东纪念品收藏家举办的展览上观看已故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的画像 ( AFP / GREG BAKER )
但这种警示不仅没影响到钟明轩等年轻自媒体人的"大陆寻奇"之旅,也没有影响民间团体组织的两岸参访活动,其中以马英九基金会为代表。马英九基金会从2019年开始举办青年培训营"大九学堂",培养了200名左右学生,经常参访大陆。这些学生的立场和访问大陆的原因各有不同,有些学生出生自外省人家庭,本来就了解大陆,也有一部分学生原本对大陆心存疑惑,但在长期的两极对垒的媒体报道中,反而愈发好奇,想亲临现场亲眼观察,做出自己的判断,可谓"钟明轩效应"的扩散现象。
Wilson(化名)是来自中部某国立3大学的学生,他是大众印象典型的"外省三代",爷爷是跟随国民党政府来台的山东老兵,两岸开放探亲后,他家至今跟山东老家亲戚保持联络,他从小到大也多次随爷爷去山东探亲。今年4月,马英九和习近平第二次会面之后,"大九学堂"也再次组织访问大陆的青年营队,8月底,他就报名参加了大九学堂的潮汕文化体验之旅。
【图略】2023年3月27日,支持者聚集在机场外,欢迎前台湾总统马英九前往大陆祭祖 ( REUTERS / Ann Wang )
这场旅行由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带队,主要探访广东潮汕地区的"世界遗产和非遗文化"。Wilson随着团队参观了各地的博物馆,还和当地人一起体验鼓阵,行程之余,他也抽时间自己观察当地的日常生活。他对中国大陆的了解超过很多同行的同学,因为他不仅见识过大陆大城市的样貌,也了解农村地区的景象。国小的时候,他第一次随全家去山东探亲,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被亲情包围的感觉让他记忆犹新。在某个暑假,他还在东北地区的农村待过一个月,当地农民的纯朴感染着他,但农村脆弱的建设和可怕的旱厕也让他印象深刻。
但是,这两年他再去大陆之后,发现他去过的农村,旱厕已经变成了抽水马桶,城市的容貌和饭店的规格、服务也和之前大有不同,无处不在的移动支付更是几乎征服了每个台湾来的同行者。他还发现,虽然潮汕地区多是三四线城市,但是当地的博物馆有很多志工小朋友,平均年龄只有10岁左右,却对当地的历史知识谙熟于心。"毕竟,台湾博物馆的导览员大都是退休长辈,听小朋友志工导览这种体验还挺新鲜,"他说。
来自北部某国立大学的Peter(化名),则是来自本省人家庭,这次也不吝参加大九学堂的大陆参访营队。他说,自己倒不是因为对潮汕文化情有独锺,而是因为"好奇"。"过去,受台湾本土媒体的影响,还是会害怕,担心过会被统战。"他说。但是去年,他老家的一位乡长改变了他的想法。这位乡长常常去大陆,他对Peter说,早年大陆的确不够发达,但这几年发展很快,不管好的方面还是坏的方面,都值得台湾年轻人亲自去了解。"乡长告诉我,不要听人说,要自己去看。而且,很多台商朋友也这样告诉我。"Peter说。于是去年,他就报名参加了福州的海峡青年节,他发现,"过去以为大陆很穷,很荒凉,而且非常不自由。结果去了之后,发现当地确实很发达,也没我们想的那么不自由。然后整个行程中,也没有什么明显的统战宣讲,顶多听过一两句'两岸一家亲','欢迎回来看看'什么的,反正大家就爱听不听,当耳边风就好。"
他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当时一落地福州之后,他和同团的朋友第一时间就先去换人民币,结果后来发现,整个行程基本用不到什么现金,几乎都用手机支付。不管走到哪里,他都直观地感受到两个字:"壮观"。无论是在山西大同看到云冈石窟的千年佛像群,还是人潮汹涌的广东河岸夜间灯光秀,大陆古老和现代的景观都带来强烈的感官冲击。他觉得,且不论意识形态,这首先是值得一见的世界面貌。
当然,台湾媒体和官方的警告还是会在他们的心里时隐时现,但他们也会在其间寻找微妙的平衡。
难以撼动的自我认同,和新一代的媒体识读能力
那么参访大陆的经历会影响他们的自我认同和对台湾的认同吗?他们真的会被"润物细无声"地"统战"成功吗?
Peter仔细想了想,回答:"不会"。他认为,台湾媒体太低估了年轻人的判断力和媒体识读能力。虽然他自认为属于"台派",但已经不会对媒体的报导或者政论名嘴的说词照单全收了,"什么大陆高铁没有椅背(2024年民进党某政治人物的争议言论),还有用温度计当量尺来测雪深(2014年TVBS记者报导争议),都让我觉得,媒体并非全然可信,必须要自己去验证。"他说。
而且,他觉得和大陆人当面交流,就算意见不同,也能让他有所思考。他家里在做养殖业,这也是他未来创业的方向,过去每次得知大陆动辄惩罚性禁止台湾农产品和海产品进口时,他都会气愤不已。但是去年在福州打车时,他曾和一个滴滴司机聊天,也听到了来自对方视角的感受。司机说:"咱们大陆也有香蕉,好吃又便宜,但我们还是会花更多钱买台湾香蕉。可是,台湾既然成天骂我们,我们为什么还要买呢?"虽然他听了还是会不舒服,但是觉得将心比心,这种"委屈"之情也有道理。就算对方不知道事情的全貌,这种反应也是很正常的,如果他只待在台湾,就连这种交流机会都没有。
【图略】2021年3月3日,中国宣布禁止从台湾进口菠萝后,台湾总统蔡英文在台北与台湾南部领导人一起参加了一场推广台湾菠萝的活动 ( REUTERS / Ben Blanchard )
Wilson也会在参访的间隙如同"雷达"般寻找真实中国的蛛丝马迹。在行程间隙的自由游览时间里,他会去仔细观察大陆社会的现实。比如,跟大陆学生聊天,他会发现,大陆普通城市的房价比台湾便宜不少。但是当他自己去逛街时,观察很多店铺贴出来的招聘信息,又能直观地了解大陆服务业薪水比台湾低不少。这让他对大陆的经济能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
Wilson当然也知道台湾不断发出的赴陆安全警告。他并不讳言,知道大陆这两年抓捕了一些台湾活动人士。但是他认为,现在大陆和台湾政府的针锋相对主要还是集中在政治层面,日常民间交往并没有受太大影响。"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政治归政治,商业归商业,"不过他还发现,"今年选举前,有新闻报导说,有一些地方的里长去大陆交流,回来之后也是被台湾政府这边约谈,其实台湾基层去访问大陆在过去都很常见,这种事情会给去大陆的普通民众造成心理压力。"
"就我的观察,其实去大陆的台湾民众,什么政治色彩都有,也有一些人,去了大陆之后,回来批评(大陆)得更严厉。不管怎么样,对普通人来说,大家都只是出去玩而已,这是民众的自由。"他说。不过最明显的是,他发现,大多数很多年轻人去了大陆之后,不管立场如何,基本都不会像以前那么两极化了,"主要是年轻人觉得现在媒体对大陆的塑造已经有点偏激,非黑即白。"
这种跨族群、跨立场的好奇还体现在一件事上,就是成千上万台湾年轻人涌入了TikTok和小红书。截至2024年初,台湾共有565万名18岁以上的TikTok使用者,虽然远不及1135万用户的Instagram,但是增长速度却非常快,从2023年10月到2024年1月,TikTok在台湾的受众规模增加了57.2万人。
Peter把TikTok看作一个养成系(慢慢培养AI算法)的工具软件,由于经常点赞养殖类的账号,现在他已经可以经常在上面和各地养殖业的博主交流了,"前不久我就在TikTok上看到上面有一位大陆的养殖业博主,他介绍的(养殖用的)发电机组合特别适合我,所以我也去买了这样的设备。"他说。
Wilson的专业是经管类,他也会每天关注TikTok、小红书上的什么东西最红最流行,以及最近各国流行什么网红店,他觉得这可能是自己未来创业的方向。
国立中正大学的Judy(化名)自称是"前柯粉",现在是泛绿支持者,她也经常使用TikTok和小红书,就连去日本旅行都会参考小红书上的攻略。但是她认为这并不影响她的立场,"这并不影响我的台湾认同啊,如果两岸打起来,我一个女生也是会上战场的。"
国立中央大学的雅雯(化名)也曾告诉我,她虽然是民进党的支持者,但是她不仅使用TikTok和小红书,还喜欢看陆剧,比如《琅琊榜》,她起码看了五遍。 "我觉得只要是优秀的创作就值得被我们喜欢,就像我也喜欢韩国女团,日本的漫画,中国人以前不也喜欢我们台剧吗?"雅雯说。
两岸人无奈的默契:用"敏感"铺就的共识
Wilson当然也知道台湾不断发出的赴陆安全警告。他并不讳言,知道大陆这两年抓捕了一些台湾活动人士。但是他认为,现在大陆和台湾政府的针锋相对主要还是集中在政治层面,日常民间交往并没有受太大影响。"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政治归政治,商业归商业,"不过他还发现,"今年选举前,有新闻报导说,有一些地方的里长去大陆交流,回来之后也是被台湾政府这边约谈,其实台湾基层去访问大陆在过去都很常见,这种事情会给去大陆的普通民众造成心理压力。"
"就我的观察,其实去大陆的台湾民众,什么政治色彩都有,也有一些人,去了大陆之后,回来批评(大陆)得更严厉。不管怎么样,对普通人来说,大家都只是出去玩而已,这是民众的自由。"他说。不过最明显的是,他发现,大多数很多年轻人去了大陆之后,不管立场如何,基本都不会像以前那么两极化了,"主要是年轻人觉得现在媒体对大陆的塑造已经有点偏激,非黑即白。"
这种跨族群、跨立场的好奇还体现在一件事上,就是成千上万台湾年轻人涌入了TikTok和小红书。截至2024年初,台湾共有565万名18岁以上的TikTok使用者,虽然远不及1135万用户的Instagram,但是增长速度却非常快,从2023年10月到2024年1月,TikTok在台湾的受众规模增加了57.2万人。
Peter把TikTok看作一个养成系(慢慢培养AI算法)的工具软件,由于经常点赞养殖类的账号,现在他已经可以经常在上面和各地养殖业的博主交流了,"前不久我就在TikTok上看到上面有一位大陆的养殖业博主,他介绍的(养殖用的)发电机组合特别适合我,所以我也去买了这样的设备。"他说。
Wilson的专业是经管类,他也会每天关注TikTok、小红书上的什么东西最红最流行,以及最近各国流行什么网红店,他觉得这可能是自己未来创业的方向。
国立中正大学的Judy(化名)自称是"前柯粉",现在是泛绿支持者,她也经常使用TikTok和小红书,就连去日本旅行都会参考小红书上的攻略。但是她认为这并不影响她的立场,"这并不影响我的台湾认同啊,如果两岸打起来,我一个女生也是会上战场的。"
国立中央大学的雅雯(化名)也曾告诉我,她虽然是民进党的支持者,但是她不仅使用TikTok和小红书,还喜欢看陆剧,比如《琅琊榜》,她起码看了五遍。 "我觉得只要是优秀的创作就值得被我们喜欢,就像我也喜欢韩国女团,日本的漫画,中国人以前不也喜欢我们台剧吗?"雅雯说。
两岸人无奈的默契:用"敏感"铺就的共识
两岸学生交流已经有20多年历史了,绝大部分的交流活动,都是民间主办的。除了马英九基金会,还有新党前立委李胜峰办的"鲲鹏会";由中华杰出青年经贸发展协会主办的两岸交流团"春雨参访团"等,以及清华、北大等学校的台生交流营。如果说这种交流有什么明显的成果,那就是在交流者之间形成了一个个新的默契,虽然有的默契看上去有些无奈和荒诞。
首先,是两岸学生交流中的言论尺度默契,大家好像都刻意避免讨论政治。Peter说:"我们过去就自然不会说对方不爱听的,比如避免说'中国',入乡随俗嘛,也可以说是自我审查,但更多是不想让别人为难。"有一次,台生团中有人无意中说了个"中国",瞬间引起台湾学生们互相对视,直到看见大家没特别反应,才恢复平静。而和台湾学生的"敏感"相比,大陆这边反而相对淡定,甚至有些刻意避免落下"统战"的话柄,"或许他们都知道那些统战说词对台湾学生没什么用,也知道对台湾年轻人来说越灌输越反感。"他说。
Wilson说,就算是行程中有陆方的长官发言,也只是偶尔有一些意识形态的词句,但是并没有贯穿整个过程。"可能有一些大的行政长官,必须要做一些陈述,可能也就开头一次结尾一次'欢迎回来',不太会提到'统一'这样的话题。""不过每次的团都的确会固定参观一些展览馆,导览过程中,对方都会提到中共历史和领导人的故事。"他说,但是不确定这是不是针对台生的特定说辞。
而这次随团辅导老师、文化大学新闻系教授庄伯仲对"默契"一词更有切身体会。十几年前,他们邀请了几位大陆学者来台交流,其中有一场演讲,本来在学校的大会议室举行,但是会议室里有非常显眼的中华民国国旗,让大陆学者们很为难,低声对主办方说:他们没法在里面演讲。主办方表示理解,认同的问题还在其次,而是假如有人拍照,难免会拍到他们和中华民国国旗同框,回大陆后他们怕是会有麻烦。学校也很理解这种担忧,但是学校也不可能为了大陆学者而撤掉国旗,这要是被媒体报导出来,学校同样也会面临巨大压力。于是最后大家达成默契,学校给他们换了一个小会议室,而里面没有国旗。
私下什么都可以聊,而公开场合尽量避开直接谈政治,或者使用中性词汇,至少在表面上是"互惠对等",这就是两岸交流的新默契。
这次的潮汕行,是庄伯仲第二次带队。他过去曾带学生去参访过河南安阳、开封、洛阳等地的博物馆,并与当地高校交流。每次都是学生自愿报名,自付交通费,然后对方落地接待。陆生来台参访也是同样的方式。这次他带团的学生中,有大一新生,也有毕业生,有爱好历史文化的,也有想了解大陆发展状况的。他想起30、40年前两岸刚开放的时候,外省人带孩子回大陆去探亲的情况。当时的台湾政府以为大家会发现那边的"水深火热"、"民不聊生",结果大家并没有这样的经历,反而是消除了很多刻板印象。
"当然,媒体和陆委会的提示大家也都知道,但是也没有被困扰,学生的头脑都很清楚。"他说。整个行程中,学生们照样正常地使用Facebook和LINE,只是有的人提前就装好了VPN,有的是买了中国通信运营商的港澳专用网卡,无需翻墙上网。而负责接待他们的机构没有什么政治说教,也避免使用矮化、贬低的言辞,只说"多多交流"。"其实十年前我带队的时候也没有这些说词,因为他们知道,台湾年轻人不喜欢政治说教,越说越可能适得其反。"
他认为,即使在现在的情况下,两岸年轻人大部分仍然可以坦诚交流,"大陆学生肯定大多也是比较有头脑的,但也不想引起不必要的困扰,台湾这边也不需要苛责他们(陆生),或者嘲弄他们的自我审查,或要求人家承认中华民国,大家处境不同,我们为什么去要求人家呢?"
还有,关于Peter关心的养殖业动辄遭受的大陆惩罚性禁令,庄伯仲也有自己的解读,指出台湾农产品对大陆市场的依赖,"虽然每次大陆祭出禁令,台湾这边就骂声一片,但是也没有什么反制措施,是因为一直以来都是台湾单方面出口农产品到大陆,而对大陆的农产品进口几乎为零,哪怕是在马英九主政时代。农委会和陆委会早都公告过,我国对830项中国大陆农产品实施管制进口,第三国验证的有机产品也不行。"
多数人的现实选择:坚挺台湾,但观望对岸
【图略】2024年5月23日,一名游客在金门双口滨海公园俯瞰厦门 ( AFP / I-Hwa CHENG )
总的来说,在当下的情势下,大部分台湾年轻人去大陆旅游的兴趣并不高,不想去的原因的确跟政治相关,很多人认为大陆很危险,连去香港转机都要考虑。
据教育部统计资料,台湾于2011年首度开放陆生来台就读学位,当年就有928位中国学位生,随后人数逐年增加,在2017年达到巅峰的9462人,自从2018年中国停止批准台湾自由行之后,每年陆生人数也逐年下降。2020年,中国也以新冠疫情考量为由,暂停中国各地学生赴台就读学位。台湾人每年出境至中国大陆的人次也在2018年达到高峰,有约417万人次;但到了2023年,台湾人赴中国的人次仍只有176万。媒体分析主要是因为台湾赴中国旅行团尚未恢复。
而少部分年轻人在当下两岸情势下,对大陆逆势上扬的"好奇心",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现实的反应。据媒体报导,今年1月至3月间,与去年同期相较,台湾学生对大陆大学查询和询问度则增加逾50%。庄伯仲观察,这有几方面原因,疫情结束之后,台湾与外界的交流在慢慢恢复;大陆采取了更多惠台政策,对台生的招生门槛进一步降低;台湾因为少子化的原因,生源不足,大学也希望陆生过来读书,为学校带来经济利益。
然而这种"好奇心"带来的红利仍然是有限的,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大环境变化。一年前,笔者曾在国立台湾大学随机采访学生,问他们的未来规划,总结起来就是,理工科学生未来如果要留台湾工作,首选肯定是台积电这样高收入的高科技企业;如果家庭条件好或者自身有能力,就尽量去国外读书和发展;如果是学文化艺术类,比如影视和戏剧,那大陆市场还是比台湾更有巨大吸引力。
但选择去大陆上学,也面临几个现实问题。一是大陆热门的专业可能不一定适合台湾,比如律师、医师等需要另外考执照的科目,因为台湾不承认国外的执照,所以回台湾也无法执业。而在大陆学的互联网类专业也不一定适应台湾电商企业,因为大陆电商规模大、分支多而细,面临的问题也有天壤之别,专业程度自然也有差异。
再则,随着中国就业环境低迷,经济问题自顾不暇,台生的身分红利其实也有限:部分台生在台湾没有读到很好的学校,但是可以借由身分"红利"申请大陆的重点大学。但现在大陆失业率高,很多大陆重点大学毕业生都找不到工作,转而考研,台生在就业市场上也只能各凭本事,身分"红利"几乎失效。
所以,随着大陆经济转冷,其实各方也都回归理性了,大多数台湾年轻人虽然不排斥了解大陆,但也是选择立足台湾,观望大陆的态度。
Peter说,他现在有同学依然计划去大陆做了交换生,但是他自己因为已经在创业了,所以只是去大陆参访而已。他认为大陆机会还是很多,可以增长见识。"但是,大家的想法都是能赚到钱就赶紧跑,不宜久留,哈哈。"自己未来做养殖业,作为卖方,不会拒绝大陆市场,但是看到过去几年大陆实施的禁令,也深知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Wilson也表示,自己会以台湾创业为主,如果经营到一定规模之后,当然也不排除把大陆当作一个发展市场。
和几位台湾年轻人交流后,笔者感受到,两岸民间互访由来已久,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并不如网上舆论那样紧张和对立,文化上大家能够互相欣赏,而大陆的庞大市场和经济发展势头虽然一度对台湾年轻人有吸引力,但如今盛况不再,政治与制度的差异更加凸显,他们的态度也都很现实。"统战"虽是大陆当局一个持续议程,但对于负责组织和接待的中方员工来说,这也是一份普通工作,保持体面的"默契"其实大过于意识形态宣传热情。相对的,对大陆抱有好奇的台湾年轻人也有着自己的主体性,当参访被推上"统战"争议的风口浪尖,他们的观察与思考也许正好说明,民主的价值是经得起检验的。
文章来源:新世纪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