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深圳经济特区40周年庆祝大会上,回顾了深圳特区40年历史,但习近平对40年来香港对深圳的贡献,特别是经济特区成立初期,邓小平指示「多造几个香港」一事,习近平更是只字不提。(刘少风/陈润南/郑日尧 报道)
习近平周三(14日)出席深圳经济特区40周年庆祝活动并发表讲话,在接近1小时的讲话,习近平至少7次提到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重要发展战略,亦赋予深圳一个历史使命;不过就甚少提到香港。
在6000多字的讲词之中,习近平花了2000多字论述深圳的历史,但「香港」两字,习近平在这2000多字中只提了一次,即「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促进内地与香港、澳门融合发展。」
相比在深圳经济特区30周年,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演讲提及香港5次,发言开首及结尾都有提到「要加强与香港合作及交流」。可见在40周年大会上,香港由「合作」变成「融入」。
香港时事评论员刘锐绍周三对本台分析,习近平今次演说对香港著墨部分不多,有别于过往南下时的讲话,并没有提及香港对深圳发展的贡献,反映香港融入深圳等地的大湾区发展,弱化主导角色。
刘锐绍说:大家看到习近平对香港的部分著墨不多,甚至只是贱香港变成配角,与过去江泽民年代,对香港在深圳发展过程贡献的讲话(相比),很清楚弱化了香港过去的角色。
刘锐绍指,改革开放多年来,中国每年引进的外资,有6成至7成都是经香港引进,他认为这个情况暂时无法改变,无论深圳做多少金融改革,短期内也不会超越香港。
另一香港时事评论员林和立亦对本台指,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押后发表《施政报告》,出席深圳经济特区40周年庆祝大会,除了考虑「撞期」因素,相信是因为害怕深圳比香港取得更多优惠政策,担心在不久将来超越香港,贬低香港作用。
翻查资料,香港为深圳经济发展带来不少贡献。其中深圳市前海蛇口特区为港深合作的一例,中共利用香港服务业发达的优势,在前海合作发展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企业数目由2013年5215家增长至2018年的17多万家,年均增长率高达99.5%。统计反映,前海特区实际利用港资年均增长率达到206%;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达到84%。
对于习近平的讲话是否淡化香港对深圳的贡献,中文大学经济系副教授庄太量周三对本台指,无需执著于香港有否在会上被提及,他认为香港虽然在90年代为深圳提供资金及技术,但深圳的地区改革才是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如愿意开放市场、与其他地区制度不同、及市长有为等。
香港时事评论员林和立亦对本台表示,的确有趋势显示中央想将发展重点转移至深圳,当局正希望吸引更多外资投放深圳。在高科技发展、GDP及人口方面,深圳有一定优势,但他认为,深圳要超越香港并不容易。
林和立说:如果要取代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将来看不到会发生,性质不同,深圳失去两个作为金融中心的条件,即是资本项目、外币管制开放,真正的法治都没有,可见将来很难挑战香港的地位。
亦有分析指出,香港对深圳的影响和贡献,一直非比寻常。《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页72–76提到,1988年6月3日,邓小平于「九十年代的中国与世界」国际会议与会代表会面时提到:「现在有一个香港,我们在内地还要造几个「香港」……」邓小平当初构思深圳特区,目的就是要造「几个香港」。
前深圳市长于幼军曾公开表示,不能忘记跟深圳一河之隔的香港的杰出贡献。他认为深圳现在最重要的是不要忘记初心,「搞特区不是要把香港比下去,而是要再造几个香港」。
改革开放后,深港经济关系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香港产品市场的北移,销往深圳;第二阶段是1980年代中期开始,香港新界的制造业转移到了深圳;第三个阶段是服务业的北移,香港人民转往深圳消费。2009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1.6万亿港元,深圳9000亿港元。从1980年到2015年,香港的GDP从206.6亿美元增至3099.3亿美元,人均GDP从4080美元增至42423美元,而进出口总额从300亿美元增长到了1.1万亿美元。深圳经济总产值从2001年不及香港的18%,到2010年香港的62%,再到2015年香港的92%。
文章来源:RFA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