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4日星期三

解颜:甘地的思想及其对抗争者的启示(1)

摘要
甘地不是高不可攀的神话人物,也不是无视现实的偏执宗教狂,而是跟大家一样在平地上行走的普通人。或许可以说甘地是个自学成才的科学家,靠着勤奋、执着和对生活的热爱发现了一些真理,导致了世人看到的成功。他做的事是普通人也能做的事。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则斯仁至矣。”求真理和求仁都是既难也容易的事。
———————–

圣雄甘地是世人耳熟能详的名字。自从十几年前第一次接触到他的自传《 我的真理实验》(下称《实验》),到现在我已经读过三遍,每次读都既感到精神上的提升,又学到实际生活的智慧。

最近一次读时想到,甘地的名字虽然对中国人并不陌生,但多半只是停留在符号的层面。多数中国人对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以及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和方式去做这些事并不了解,或者有误解,而不了解或误解的原因可能是甘地的做事心态和方式与中国的典型政治人物的做事心态和方式差别很大。另一方面,我也感到甘地的做事心态和方式对有志于帮助中国走向民主和自由的人们会有所启示,所以在这里将我理解的甘地的简要生平和主要思想写下来,给有兴趣者参考。

1869年10月2日,甘地出生在印度西海岸的古吉拉特邦。当时印度还是英国的殖民地。甘地十八岁时远赴伦敦学习法律,三年后回到印度开业。因事业不顺,转赴南非谋生,在那里开始领导印度侨民反对种族歧视的运动。1915年,甘地返回印度,主要从事底层大众的维权、教育、经济自立等工作,其中最为世人所知的是他发起的不合作运动。1948年1月30日,印度正式独立不久,被印度教极端分子枪杀,终年78岁。

《实验》的主要部分写于他在狱中的1924 – 1925年,那时他领导的不合作运动刚刚兴起,并遇到挫折,而印度正式独立还在二十多年之后。书的内容最初在他主编的古吉拉特语刊物Navajivan 上连载。长期跟随他的秘书Mahadev Desai 将其翻译为英文,刊登在甘地主编的英文刊物Young India 上。后来出单行本时,译本又由一位要求不署名的英文学者润色。

甘地把书名定为《我的真理实验》与他的宗教信仰有关:他是虔诚的印度教徒,而他认定的神就是真理。他的所有生活就是一系列探索真理的实验,如实验室中的科学家那样。这本书给我留下的印象是:甘地不是高不可攀的神话人物,也不是无视现实的偏执宗教狂,而是跟大家一样在平地上行走的普通人。或许可以说甘地是个自学成才的科学家,靠着勤奋、执着和对生活的热爱发现了一些真理,导致了世人看到的成功。他做的事是普通人也能做的事。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则斯仁至矣。”求真理和求仁都是既难也容易的事。

甘地心目中的真理的具体含义在后文“甘地的宗教观”一节中有更多的分析。

除了记录他的各种真理实验,甘地在书中也充满温情地回忆了许多各具优秀品格的人物,其中有影响了他的思想进程的长辈,也有许多同辈的朋友和晚辈的志同道合者。从甘地对这些人的描述一方面可以看出甘地的思想的来龙去脉,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甘地自己看重的是什么样的个人品质。
甘地写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对抗争运动参加者的启蒙教育:“我一直努力在做的一件事是把我看到的真理以及我得到它们的过程记录下来。这些写作给了我无与伦比的平安,因为我希望把对真理和不伤害原则的信心传给那些动摇者。”【1】

他在这里提到的“不伤害原则”(ahimsa) 源自印度教的悲悯众生的教义。佛教中的“不杀生”教义也源于此。这个教义在狭义上只是指身体的侵害,如杀生。甘地将此加以扩展,加入了不以恶语伤人,也不对人起恶意。不伤害原则是他的非暴力抵抗运动的主要思想依据。

本文主要以甘地政治生涯早年的事迹来介绍他的思想。内容来自《实验》(英文版)和甘地的其它一些著作及几本英文传记。在全文最后的参考文献中,有章节序列号的文献都注明了引文出处的章节,没有章节序列号的文献注明了页码。

限于篇幅,本文不试图对甘地的生平做一个完整的概述,或论证甘地在历史上的地位,而只是选择叙述一些我感觉对当代人的思和行或许有所助益的内容。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甘地的生平简介,第二部分是甘地思想的简单小结及其对当代抗争者的可能的启示。文中引用的文字是我从英文版翻译而来。对于读过这个简介之后还有更多兴趣的读者,《实验》是了解甘地的思想和实践的最好的读物。

1. 甘地生平简介
1.1 少年时代

甘地出生于一个官僚家庭。父亲的教育程度不高,但富于团队和实际事务的管理能力。母亲是极为虔诚的印度教徒。据甘地回忆,他的母亲在宗教活动期间欢欢喜喜地每天只食一餐或全天禁食是常有的事。从甘地的生平来看,父母双方的这些性格和特长对他都有很大的影响。
甘地少时的学业并不出众,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但可以说是顺从父母的好孩子、听老师话的好学生。直到上了高中,“每次得到奖状或奖学金都让我惊讶。但我特别在乎自己的名节。犯一点错就会哭。每次被老师批评都无法承受。记得有一次被体罚。我不是在乎那个惩罚本身,但在乎那是因为我犯了错。我哭得好伤心。”【2】

甘地十三岁时在父母的安排之下结婚,而这样安排的主要理由只是当地传统的婚礼耗资不菲,所以让甘地跟其两个哥哥同时结婚就可以以一笔钱办了三件事。甘地在看到家人紧张忙碌的准备时才得知自己要结婚的消息。由这样的安排可以看到甘地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强势和对孩子的意愿的完全忽略。这或许是造成年轻时的甘地羞怯、自卑的原因。

甘地在《实验》中以沉重的心情特别记录了他在高中时交友不慎的故事。甘地的母亲、大哥和妻子都讨厌甘地的这位朋友,但甘地听不进去。

甘地家乡的主流印度教派严格素食,这位朋友却鼓动甘地瞒着父母吃肉。而甘地也愿意接受这样的诱惑:

“我问他,他的解释是:‘我们印度人弱小,因为我们不吃肉。英国人能统治我们,因为他们吃肉。你看我多健壮,跑得多快,因为我吃肉。’……

“我在我大哥和这位朋友旁边显得又弱又小。他们结实、强壮,又胆子大。这位朋友的能力好像是给我施了魔法:他可以跑很久、跑很快;跳高和跳远都很棒;无论多少体罚他都能承受。他经常给我表演他的各种能力。每个人见到别人有自己不具备的能力时都羡慕不已,这位朋友的能力也让我羡慕不已。我好想也像他一样。我不能跳,也不能跑。为什么我不能也像他一样强壮?”【3】

从这一段回忆来看,吸引年轻甘地食肉的不是肉味,而是他的自卑感。而这位老到得多的朋友也牢牢抓住了甘地的“七寸”,把他感召为自己的忠实追随者。

甘地编织了一个理论来给自己的新见解打气:“我希望我变得强壮、有胆量,我也希望印度人都如此,这样我们就可以打败英国人,让印度自由。”【4】“变得强壮、有胆量”应该是让他心动的主要原因,而“打败英国人,让印度自由”则像是拉大旗做虎皮了。

甘地跟着朋友一起吃了几次肉,每次出去都要向父母撒谎圆场,这带来的负罪感后来让甘地实在不能承受,促使他停止了秘密吃肉的行动。

这位朋友还把那时已经是有妇之夫的甘地拉进了妓院。“他把我送进去,告诉我该做什么。他已经把一切都安排好,也把钱付了。我进了那罪孽的血盆大口,但无比慈悲的神把我从我自己的手中救了下来。我好像是挨了重击,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我坐在那个女人的床边,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她不耐烦了,恶骂、侮辱着我,把我赶了出去。我感到我的男子汉形象受了损害,羞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但后来我不住地感谢神救了我。”【5】

甘地在成了印度的道德偶像之后不避讳写下发生在四十多年前的这些事,这说明这段经历对他的严重困扰,也可见其苛刻自省的习惯。他这些小小的道德历险一方面固然是有朋友的诱惑,但根本的原因还是他对父母和文化强加给他的那一套戒律不理解,心中总是有抗拒的冲动。

甘地没有写这位朋友为什么要自己拿出不小的开销来诱惑自己下水。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甘地的母亲、大哥和年轻的妻子都讨厌他,所以他要把甘地拉下水来报复。他也的确成功地挑起了甘地对妻子的疑心和怒火;这是甘地后来懊悔不已的事。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作恶者需要有人结伴、追随、仰慕。一个人作恶会感到孤单、恐惧,而率领着追随者一起作恶就刺激、过瘾。

1.2 在伦敦

1888年,在甘地父亲好友的劝说之下,18岁的甘地远赴伦敦学习法律,希望以此踏上通向印度上流社会的捷径。甘地母亲答应儿子出洋留学的条件是要甘地起誓三件事:不吃肉、不喝酒、不接近别的女人。在甘地家乡的宗教传统中,起誓是人对神的许诺,是不可以轻易违背的事。

十九世纪后半叶的英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而伦敦是全世界的中心。羞怯的年轻人甘地来到这座威风凛凛的大都市,操着蹩脚的英文,惶恐地寻找着自己的位置。

不断有朋友劝他食肉。甘地一方面坚持苦守誓言,另一方面心中也在苦苦斗争。这斗争从高中时代就开始,在伦敦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他也置办了西装、礼帽,参加了跳舞课、小提琴课、演讲课,努力让自己在各方面显得像个英国绅士。

有一天他在一家素食餐馆买到一本论述素食好处的书。

“从读到这本书的那一天开始,我可以说是成了一个出于选择的素食者。我珍视在母亲面前发誓的那一天,一路走来时也为了真理和这个誓言一直坚持戒肉。但在内心深处,我却觉得每一个印度人都该食肉,也盼望我自己某一天能自由地、公开地成为肉食者,并且说服更多的人加入。但现在我选择素食,而我的使命也将改为宣传素食。”【6】

甘地的思想斗争是两种外界力量争夺他的价值空间中制高点的战斗:先入的一种来自他从小浸润于其中的宗教传统和他在母亲面前的誓言,后来的挑战者是强大的英帝国的文化。他被夹在当中,不知道自己价值观的落脚之处在哪里,直到那本书帮他确认了他不敢自己独立确认的判断。
从《实验》的叙述来看,从心中接受素食似乎是甘地的一个人生转折点。他从此发现他只要听从自己的内心,就不必屈从于外在的强制力。

他也很快发现装扮英国绅士的努力的可笑。他退了跳舞课、演讲课和小提琴课,从经常下馆子改成自己做饭,从出门坐车改成步行。他发现这些改变让他活得更“真实”、给他“无边的快乐” 。
1891年,21岁的甘地在伦敦通过了律师资格考试,但人一多就说不出话来的他对自己的前途忧心忡忡。

“我对印度法律和伊斯兰法律一窍不通。我连怎么写诉讼状都不会。我听说梅赫塔爵士在法庭上的演讲像狮吼一样雄壮。他怎么在英国学到了这样的本事呢?不要说达到他那样的能力,我连能不能靠法律把生计维持下去都没有信心。”【7】


文章来源:民主中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