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0日星期二

中国“动态清零”终极目标是为了中共20大?台湾呢?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5月9日在主持防疫视讯会议时说,要“坚持‘动态清零’不犹豫、不动摇”,为中共20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环境”。但在疫情初期也坚持“清零”的台湾已经决定走第三条路,被称为“新台湾模式”

据新华社报导:孙春兰说,中国防疫进入Omicron变种病毒流行新阶段。要进一步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要求,升级防控标准,提高应对处置能力。发生疫情地区要採取“更坚决果断措施”,刻不容缓做到“四应四尽”,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

从技术上,孙春兰指示说:要提升监测预警灵敏性,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採样圈”,拓宽监测范围和管道,及时公开透明发布疫情讯息,对缓报、瞒报、漏报严肃追责。要提高隔离点、方舱医院建设储备标准,做好规划选址和基础设施、必备物资准备,确保需要时24小时内投入使用。

从工作方法上,孙春兰提出: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防控工作落实到点位和人员,老城区、工地、学校、养老福利机构等场所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重点人员严格做到闭环管理。要继续做好以老年人为重点的疫苗免疫接种,推进核酸检测结果互认,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生产生活影响。

孙春兰最后强调的是:要确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总书记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落实中共中央、中国国务院决策部署。并要“坚持‘动态清零’不犹豫、不动摇”,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抓早、抓小、抓基础”,发现一起、扑灭一起,确保疫情可管可控,为中共20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环境。

中国独立学者吴强在四月中旬就对“德国之声”分析当时的上海防疫封城,他认为:中国执行“动态清零”防疫政策被赋予了很高的政治安全意义,防疫政策的动机是政治性的。因为中共高层认为:只要有疫情就会威胁社会安全,更对“政治安全”构成极大挑战。

吴强指出,“动态清零”是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亲自指挥部署的基本总方针,要义是把病毒当作“恐怖主义分子”、“洪水猛兽”,必须全部消灭,一个都不能容忍。只要有疫情存在,就会威胁中国社会与“政治安全”,特别是对“政治安全”是极大的挑战。这种清零,既然是被赋予了很高的“政治安全意义”,所对应的防疫力量也是整个举国体制的动员,也就是以警察跟意识形态宣传部门为主。接著,中国的整个行政体系都被动员,之后再动员全国的市场经济与整个社会,最后让中共完成了“总动员”。

吴强认为:中共20大后将建立的极权体制其实已经确立下来,不会受到真正的反抗。而上海人透过这次疫情中,更提前看到20大后极权体制的到来。

英国卫报5月9日文章就台湾的防疫政策进行评论说:过去被誉为全球防疫模范生的台湾,如今面临Omicron疫情海啸,卫生当局认为清零政策已不适用,转为“与病毒共存”,试图找出新模式。台湾前副总统、同时也是流行病学家的陈建仁博士在接受卫报访问时表示:“这是正确的决定,也是我们必须做的决定。”

英国卫报指出,香港、台湾和中国是维持清零政策的最后三个主要经济体。香港清零失利,疫情严重。中国大陆坚守清零政策推出对经济造成伤害的封城措施,特别是在上海,目前还没有结束的迹象。台湾似乎在看到两种选项后,决定走第三条路,称为“新台湾模式”,亦即坦承无法遏阻Omicron蔓延,但可以力图在疫情大流行初期阶段(early pandemic-era phase)让疫情曲线趋缓。

据报道:台湾下一步抗疫的策略是:持续松绑防疫管制措施,取消实联制,放宽隔离规定,同时呼吁民众继续戴口罩,尽量在家上班,减少群聚,鼓励接种疫苗,若出现症状赶紧快筛。也信赖民众自行通报确诊,并且自我居家隔离。疫情固然会带来伤亡,但台湾已捱过疫情最严峻的时刻,等到了疫苗、治疗方法以及较温和的病毒株。台湾不再是零确诊的模范生,但台湾希望可以找出某种模式,平静稳定地转变,在封锁边境2年多后,重新加入这个世界。

文章来源:RFI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