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4日星期一

墙外文摘:“回归”的不只是政权,还有殖民体系

有评论指出,当中国政府跟香港官僚努力洗脱香港过去的殖民史,生产出诸多“去殖”的论述时,反倒此地无银地显现了殖民性如何根深蒂固地深植在香港。

    
Hongkong | 25. Jahrestag der Rückgabe an China

香港主权移交25周年纪念活动

(德国之声中文网)新加坡"端传媒"发表文章《主权移交25年:一场此地无银的"去殖",从未真正解殖的香港》,作者荒原狼认为,二十世纪极为丰富的解殖文献则告诉我们,殖民与解殖从来不是止于国旗与最高长官之所属,而是深植到整个经济社会的体制之中,宰制著体制内的每个个体,使其无法摆脱殖民所带来的阶级压迫与不平等,即使那些政策早已不再以殖民之名而为。

作者详细讨论了教育自主、食物自主和规划自主之后认为,当中国政府跟香港官僚努力洗脱香港过去的殖民史,生产出诸多"去殖"的论述时,反倒此地无银地显现了殖民性如何根深蒂固地深植在香港。即使政体或者殖民状况有所不同,但殖民的体制和权力关系在回归后被承继过来,成就了新的精英管治阶层。当香港每三年被论述边缘化一次,永远需要中港融合来"打救",需要融入北大人的发展大计中,结果令城市规划和社经政策继续被宰制,同时当中的压迫剥削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殖民性仍然深深印烙在香港社经秩序之中,自治与自由仍是遥遥无期。

文章说,如果今天要再谈殖民,真的不应分神去关注殖民地是否负面这些历史沙石的问题,毕竟殖民体制不需要正名才能实行,权力关系也是通过各种知识生产和机制系统,施展到不同的群体之上。回到殖民性的反思,才是真正踏上解殖之路的重要一步。

香港国安法不是港人视角

台湾"风传媒"发表文章《回归25周年,东方明珠风华不再》,作者孔令信认为,2022年的七一没有港人大游行,因为《港区国安法》已经取消了港人民主自由的权利。作者引述"亚洲主教团协会"主席的缅甸薄茂恩(Charles Maung Bo)枢机主教的话说,香港曾经是亚洲最自由、开放城市,如今已变成一个警察国家,言论自由、新闻自由、集会结社自由、学术自由都被剥夺,宗教信仰自由也有备受威胁迹象;最近香港的亲北京媒体不断对教会进行文宣攻击,导致宗教领袖必须更多自我审查。看到一座城市从昔日的自由灯塔,如此激进快速地走上一条黑暗、受压迫的道路,令人心碎;看到中国政府如此明目张胆违背在国际条约中对香港作出的承诺,令人震惊。

文章认为,一部中国人大快速、强硬地完成立法的港区国安法,完全用的是北京观点而不是港人角度来处理香港事务与人权。这不就是一国一制最具体的写照?至于在英属时代的民主与自由,固然充满了英式殖民氛围,然而,自由与开放成就香港在世界经济上的"东方之珠"地位,但是如今的香港呢?一部《港区国安法》早就凌驾于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之上,少了自由与民主,香港已和内地三线城市没有两样了。

香港司法的社会改造正在进行

台湾媒体"报导者"发表文章《国安法两年后的香港:司法铁幕的"社会活体改造术"》,作者陈清指出,中国709大抓捕斩除数代维权律师,至今余波未了。同类事件尚未在香港发生,但法律界面对的压力和阴影可谓路人皆见。即便两大律师团体都在内部选举中选择"重返专业"、"不讲政治";甚至在最近的终审法院海外非常任法官辞职事件中,主动为政府、为香港的"司法独立"辩护──每个人都要接受国家的检阅和处置。

文章说,与此同时,政府"改革"法律援助体系,声称是避免有人"滥用"体系,将公帑支出法律援助金集中在少数的律师身上。而有关"改革",让刑事案件的被告人不得在接受政府援助下自选律师,也限制律师和大律师每年可以透过法律援助接收的司法覆核案件数目。

作者认为,律师离港、承压、接受法律援助的刑事被告人选择心仪律师的权利受限,预计将迫使更多被告选择自辩,在没有法律专业的协助和保护下面对检控和庭审。这对于一般被告的合法权益而言,难言是有保障的结局。但没有接受过法律训练和法庭程序消磨的被告,亦可能为一板一眼的走过堂带来不一样的变化。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