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4日星期四

中国人口“十四五”期间进入负增长“少子老龄化”人口红利消失

受到育龄妇女减少,生育意愿走低等因素影响,近年中国出生人口数量和出生率持续下滑。中国国家卫健委8月1日公布,“十四五”(2021到2025年)期间中国将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少子老龄化”将成为常态。有评论认为,妇女权益未受保障是影响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

中国国家卫健委8月1日在《求是》杂志发文说,随着长期累计的人口负增长势能进一步释放,中国总人口增速明显放缓,“十四五”期间将进入负增长阶段。

中国多省出生人口创数十年新低

文章表示,育龄妇女生育率意愿持续走低。经济负担重、子女无人照料和女性对职业发展的担忧等因素是制约生育的主要障碍。

中国多个省区市近期先后公布去年的出生人口数目,不少省份的出生人口都创几十年来新低,只有广东省的出生人数超过100万。

公益机构“北京益仁平中心”旅居美国纽约的创办人陆军向美国之音表示,人口负增长对于中国来说绝非好消息。

“北京益仁平中心”创办人陆军
“北京益仁平中心”创办人陆军

陆军说:“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最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其中一个原因是人口增长,而且增长速度不慢。整个社会才会保持充足的劳动力。要是劳动力停止增长,提前进入老龄化。对于中国来说,想要进一步发展经济,早日步入现代化发达国家的行列,(人口负增长)会增加阻力。尤其中共当局一直寻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没有足够的劳动力人口,甚至整个国家提前步入老龄化,(对于实现这个目标)也会构成相当的阻碍。”

中国国家卫健委预计,2035年前后中国将进入人口重度老龄化阶段,即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三成。

陆军说:“如果跟正常国家比起来,它的劳动力可能更少。在中国这样一个老年人权益得不到保障的社会,老年人的情况也会比其他国家更糟糕。老年人的权益没有得到保障,导致他们在经济发展失速的情况下,经济和医疗状况比起其他国家会更没保障。”

学者:权益缺乏保障 妇女生养意愿低

根据中国国家卫健委的调查数据,中国育龄妇女生育意愿继续走低,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为1.64个。陆军认为,权益长期缺乏保障是不少妇女对生育犹豫的主因。

陆军说:“未婚未育的女性求职时往往被雇主另眼相待。他担心你被录用后,你到了他单位要休产假。进入二胎化三胎化之后,雇主就会问你‘已经生了几个孩子’。如果你只生了一个孩子,那就意味着你可能还会要生二胎三胎。把责任归于雇主是不公道的,因为政府应该通过生育保险,或者为育龄妇女提供更多支持,减轻雇主的负担和压力,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地录取育龄女性。”

“21世纪经济报道”7月31日报导,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蔡昉日前在一个论坛上表示,人口负增长意味着资源动员增量减少,人口红利将转向改革红利,未来政策取向应是不断扩大内需消费。财政作用相对于货币政策将更为重要,财政支出会更贴向民生、社会福利。

老龄化导致人口红利锐减

中华经济研究院大陆所所长刘孟俊
中华经济研究院大陆所所长刘孟俊

接受美国之音采访的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大陆研究所所长刘孟俊也认为,中国的人口红利正面临“见底”。

刘孟俊说:“人口年轻的话,打个比喻,‘种田的人多、吃粮的人少’,储蓄增长速度会比较快,转换成投资的动能。现在人口老化,是不是开始要吃政府或自己的退休保险,或者自己的退休金。年纪大了之后,储蓄累计速度会减慢甚至倒退。”

刘孟俊说, 人口老化将对医保、住房甚至基础建设构成压力,最大的问题是,目前中国当局剩下的时间已不多。

刘孟俊说:“疫情冲击之后,很多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锐减。很多家庭要依赖政府去救济。中国还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人口红利已大幅消退,甚至现在还人口负增长。这可能会导致时间紧迫,也就是给中国的时间太短了。推动一胎化的时候没有同时建立社会安全保障的退休体制。这也是时间紧迫的成因。”

去年中国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比2020年少了138万人。


文章来源:VOA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