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新疆首府乌鲁木齐某小区居民楼失火造成至少10人丧生的惨案引爆了中国人三年来在严格的新冠清零政策下积累的不满,连日来中国不少城市接连爆发反抗新冠封控政策的示威活动。其间喊出的“要自由“,“要人权”以及要求“习近平下台”的口号,为这次围绕政府防疫政策的抗议活动注入了一种政治内涵。中央政府提出要坚决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的同时,显然也开始适度放松此前严苛的防疫封锁措施。也就在此时,前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去世。对他的功过评说,无论在官方,还是在民间,似乎都出现某种变化。“北京之春”荣誉总编胡平先生接受本台电话采访时认为,中国各地的抗争运动在高压管控之下发生,凸显中国人并没有放弃对自由民主的追求。中央政府或许想借江泽民葬礼,转移舆论对抗争运动的注意力,但民间其实也在借称赞江泽民,来讽喻当今政权。
六四以来最重要的一个进展:国人重新对自己的力量恢复信心
胡平:“当然,这些运动首先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的人心:中国人对自由民主的追求并没有熄灭。这从这次抗议活动中可以看得很清楚。虽然运动到目前为止持续的时间还不太长,但是尤其要看到的是这些抗议活动发生在习近平上台十年以来,尤其是在中共二十大结束后建立习近平个人独裁体制之后。这种体制,借助高科技手段,对各种不同声音的压制达到了空前严厉的程度。在这种背景下,还是爆发了这样的抗议。1989年的民运还是发生在政治环境比较宽松的背景下,形势相对有利一些。而现在是中国政治环境最严峻的时刻,却爆发出这样的声音,可想而知这种声音的力度之大。对它的坚定与坚决,大家因此可以有一种更深的体认。我觉得我们对整个中国都应该有一个新的认识。”
“当然,目前这个运动还在进行。我觉得它发展到很大规模的可能性不太大。但对很多人来说,这次运动强化了大家的信心,让很多人有了自信。以前没有这样的公开表示,有这些想法的人感觉自己很孤单,很无力。而外界也对整个中国、对中国老百姓、对中国的人心,都做出了完全错误的评价。这些(抗议)事件让大家恢复信心。如果你身在中国,你看到自己的行动、做法、口号,得到这么广泛的呼应,你就会感觉自己有力量。我觉得,这是六四之后这些年,尤其是习近平上台十年以来,最重要的一个进展,也就是国人重新对自己、对自由民主的追求,以致对自己的力量恢复了信心。这一点很重要。”
“民间利用纪念江泽民,批评习近平”
法广:各地出现反抗清零防疫措施活动的同时,前国家主席江泽民逝世的消息传出。从目前公布的消息来看,中国官方有意高调组织悼念活动,而民间也出现了一些对江泽民的某种怀念。而在此之前,江泽民多年都在网络上成为网民嘲讽奚落的对象。怎么理解中国官方以及民间对江泽民评价的这种转变?
胡平:“就因为有习近平。和习近平相比,江泽民、胡锦涛就都变成“好人”了。而民间很多对江泽民的悼念,名义上是悼念江泽民,实际上是借题发挥,批评习近平。如果江泽民不是死在习近平“新时代”,不是死在今天这个时候,如果他早死十年,民间都不会有这么多悼念的声音,可能更多地还是谴责、批评的声音,至少是无所谓的声音。这次民间出现这么多说江泽民好话的言论,实际上都是在指桑骂槐,借此批评习近平。这些我们都可以从网上的一些言论中看出来,而且这些言论也不掩盖这样的意图。”
“官方当然想借悼念活动,转移舆论对反对动态清零抗议活动的关注,当局也可以在这种情况下,更方便地打压那些发出政治异议声音的人。但在这些悼念活动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民间利用纪念江泽民,批评习近平。这种声音给外界以更深的印象。所以,我想,当局对纪念江泽民本身也感到有些难堪,因为它没办法禁止那些纪念言论,而有些纪念言论明显暗含着对习近平的批评。比如称赞江泽民和平交出权力,开启了一个先例,那不就是在批评习近平搞终身制么?!但这种称赞江泽民的话,又怎么好删除呢 ?!另外,网上重现江泽民当年的一些影像片段,比如他可以直接面对记者,能够直接接受境外采访,而习近平从来不敢和记者面对面接触,尤其不敢和境外媒体记者接触,遇到问题只能看小本本……人们历数江泽民的种种好处,包括在江泽民时代那种相对宽松的政治气氛,那都意味着对现在这种状况的批判。而对这种指桑骂槐的声音,当局很难去压制。”
在民间抗议压力下,中国的新冠清零政策开始松动。欧盟一名不愿披露身份的官员向法新社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2月1日在与欧盟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在北京会谈时表示,之所以放松清零政策,是因为现在的奥米克戎新冠变异病毒致死率走低。
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已经接近三年。中国是几乎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然坚持清零防疫、拒绝与病毒共存政策的国家,而为达到清零目的,三年来反反复复的封锁防疫措施及频繁的全民核算检测已经令百姓不胜其烦,由此而生的此生灾难更引发民间不满,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也日渐显现。但一些城市在压力下,陆续放松封锁措施之际,中国的新冠确诊人数也达到自疫情开始以来的最高峰。北京当局承诺将加快疫苗接种,尤其是针对年长者的疫苗接种。尽管中国国产研发疫苗的有效性一直引发质疑,但当局仍然没有决定开放外国产疫苗进入中国防疫市场。政府如今在舆论压力下被动接受放松封锁防疫措施,能否有效应对由此而来的感染人数反弹还是未知数。但持续坚持清零政策的合理性可以说已经不攻自破。
文章来源:RFI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