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外界所料于周三(7日)公布「新十条」措施,其中首次明确轻症者可居家隔离,亦未再提及「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消息公布后市场反应不佳,中、港股市报跌,大陆网上搜寻「移民」数字倍增。有大陆居民指,新措施难挽回人心,「开闸」后料「润潮」更汹涌。学者则指,从当局大规模抓捕示威者及封杀反封控资讯可见,中共非真心「复常」。
中国国务院周三下午发表公告并举行防控记者会,称进一步「优化」上月公布的「二十条优化防疫措施」,「新十条」新冠防疫措施要求「坚决纠正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等做法」,当中未再提及「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记者会上亦首次无官员戴口罩。
消息公布后,「新十条」、「不再核酸」等相关字眼成为热搜。同时各大搜寻工具平台如微信、百度上,「移民」一词的搜寻次数突然暴增,日环比暴增逾1倍,达近1.2亿次,重上今年3月和6月内地疫情扩散时的高峰水平。
上海居民第一反应:「能移尽移」
上海居民小张认为,中国以「清零」为由管制出入境,但真正目的并非防疫,而是防止资金外流及限制百姓人身自由。她说,移民是人民用脚投票 ,一旦放宽出入境「润潮」料更汹涌。
小张说:这次微信指数中的「移民」讨论热度突然上升,我认为是和官方放松疫情管制有关。很多人真的相信禁止出入境是和疫情管制有关,以为疫情放松了,出去的机会也变大了。我认为一开始时,政府会做一些姿态开放一些人出境,但是终究政府严禁出入境的目的不是因为疫情,而是外汇或人身限制。可能政府会允许一些人出入境,但只是一个短暂的窗口气。
外间对中国前景不乐观的态度亦反映在资本市场上。内地上证指数周三午市后一度攀升但随后急挫,收市较上一交易日下跌;而有更多外国投资者参与的香港恒生指数的情况则更为惨烈。
官媒《北京日报》报道,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分会周一(5日)召开专家共识会。这次会议达成共识,「新冠肺炎应更改名称,改为新冠病毒传染病」,以病突出传染性,有助提示民众防护并防止感染后发展为重症。
《路透社》日前引消息报道,中国可能最快于明年1月将新冠病毒的管理级别,从现行最高级别的「甲类传染病」降级到较不严格的「乙类传染病」。
司令:防疫调整仅属「皮毛」 国民身心俱疲
中国金融学者司令向本台形容,中国目前防疫政策的调整并非真正解放,但即使扩大松绑,甚至宣布全面取消「清零」,亦难以挽回民心和国内、外投资者信心,「因中国当局无预警性、时松时紧的政策表现,已令人身心俱疲」。
司令说:因为核酸检测、一系列的禁足令让民众叫苦不迭,已到一种感觉是「一天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司令又指,当局虽然一方面表面上放松「清零」的手段,但实际上正利用已「防疫」为名建立起的大数据监控,进一步打压人民的人身和言论自由。由此可见,当局无意真正松绑。他举例,最近大批涉及北京「四通桥抗议事件」和「白纸运动」的示威者和网上发布者被抓捕、秋后算账,腾信和字节跳动属下媒体也疑在官方压力下清洗反清零示威影片和信息。
司令说:哪怕这里解封了,又再一次毫无预警、征兆下又封锁,不放过任何一个逃跑机会。而且事实上,中国政府已将疫情防控的枷锁,套用在当权者不喜欢的群体和声音上,予以各种不同的码,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或把他们强制送入方舱。
当局公布的「新十条」包括,首次明确指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采取居家隔离,而无须再受强制集中隔离;又指出不得随意扩大范围及采取各种形式的临时封控;除了高风险地区包括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托幼机构、中小学等特殊场所、或指明处所要求外,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高风险区「快封快解」,若连续5天没有新增感染者,要及时解封。
另当中亦指出要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并确保生活、医疗物资需求足够,强调非高风险区不得限制人员流动,不得停工、停产、停业。
记者:李若如 编辑: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文章来源:RFA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